世事无常,别说来日方长〡一首《念无常颂》揭示人生的真相

2021-02-11 00:52:00 发布: 人气:2


图片








道场是我们去极乐世界的跳板,就像十米跳台的跳板,它是你助跑、入水的助缘,你不能助跑、弹跳后又坐下来;道场是我们修行的平台,不能执着它。在这里修行才是核心,我们也是因为修行才相聚在这里的。


过去出家人是居无定所的,佛陀本人也是经过六年参学、五年苦行,也是居无定所的,后来佛陀成道后到了鹿野苑,才有弟子供养建设了檀香阁。最初佛陀的弟子们、五比丘都是坐树下的,坐树下也不能做常住想,一般性不过三天就要换一棵树,否则你会有执着,会执着这颗树是我的。所以为什么修道,就是因为无常,如果连修道都变成世俗的、常态的,就忘掉本意了。




《佛曲大家唱》里有海公上人的一首

《念无常颂》,揭示了我们人生修行的真相。



“今后我当死,尽人莫不知”,每个人都会死,这是每个人都知道的。“日日又不死,由此常心生”,虽然每个人都会死,但今天没死,明天没死,就觉得大概自己不会死了,然后也不想死的事了。


图片


“譬如夺标人,得失虽有二,总以得为准,决不以失记”,就好像投掷飞镖,投准投不准各有百分之五十的几率,但是投的人往往都抱有一定能投准的期望,不会想投不准的情形。


“此不正思维,正知正念蔽”,这已经渐渐偏离正思维了,这种思维就会把我们修道的初心,把我们应有的正知、正念都遮蔽了。






“时起久住心,执常谓不死”,多数人都会想我可以一直活着,所以忽然有一天生病了,医生宣布时日不多,就特别不能接受。有人年纪很大了,生病去医院,遗书后事也不交代,因为他觉得去医院很快就回来了,他不会想到有可能再也回不来。


“便觉现前身,继续多需备,求暂时诸乐,避目前苦计”,不仅仅不会常念自己会死,而且会常念自己不死。然后为现前的身体准备很多东西,从物质上到精神上要避免受苦,避免匮乏。


图片


“亡躯舍修行”,为了这一切,失去了正念,身体也不安住在修行的状态了,“力求苦守据”,经办各种营生,我们说“忙”,一个“竖心旁”加一个“亡”。“更求长生法,总不念及死”,甚至想我怎么能健康呢,吃一点什么补品呢?





“于诸解脱法,成佛等大事,无暇及观察, 而复生畏惧”,众生就是这个现状,对于每个人都要死的事实,不去臆想,甚至也不想怎么解脱生老病死的困境,圆满人生、成佛这些大事更是没有闲暇来观察、思维。你要跟他讲佛法,讲生死,他反而畏惧、回避这个话题。

图片


“或游心圣道,趋重于世事”,或者我们曾经用心在圣道、在佛法上,但过程里,过往的习气还是让我们趋重于世间轮回的琐事。


“纷扰度时光”,之前我总觉别人出家了还让他做执事,难以启齿,佛法是很圣洁,理论是很好,但是佛教在人间,属于社会的一部分,后来我想明白了,这是为三宝做事,不是为自己,这跟在家做自己的事是有本质区别的,我们要提起这样的正念。




我师父常说一句弥勒佛说过的话,

他说:“劝二人修行比自己精进;劝至十余百,福德已无量。”这已经成为我师父一生劝人修行的动力。“劝至过千人,即是真菩萨;劝至过万数,即是阿弥陀。”


这里说劝,实际上也有帮助的意思,我能成就大家修行,有护念大众的心,那就比你只顾自己修行的功德大;你同时又顾及到寺院,能帮助三宝,不要说广义的三宝了,就是一个现前的道场好了,那福德又是很大的。




“万劳谢一死”,每个人都会死的,只不过我们为三宝做事,那我们也是积累了功德,你虽然没有时间修行,但大家感恩你,到时候集众之力也会把你送到极乐世界。

图片


“复多修行人,念死又未死,渐渐常见生,怠弱不精进。”虽然念着死,但又没有死,然后常见又生起来了,懈怠不精进了,这是我们的现状。


“忽然死王来,迅速不先闻。纵精神腾跃,大势力财能。”死亡忽然就来了,没有一点心理准备。即使你身心健康,又具财富权贵也不能例外。





“文章巧技术,仙药咒术等,或避山海间,王臣兵威等,老少中年人,美容或丑辈。”长得再丑的人也不会想自己要死的;漂亮的人天天被那么多人追崇、羡慕,更不会想到死的。

图片


“智愚贤不肖,皆不免于死,人寿说百年,百年者有几。”我们说人寿百年,有几人活到百年的?“纵许汝百年,百年有尽时”,就算你长寿能活到百岁,那百年也有尽时的。


“百年末后日,亦何异短命。”比如说活到八十岁了,那后面还能活十几年,那八十岁老人跟年轻人比起来,也是光阴所剩无几了。





“况此百年中,刹那不暂停,如织师织布,赴刑场罪人”,就像一个织布的人,也像押赴刑场的人,步步近死。“及少水鱼类,电流等更思”,河水越来越少了,鱼只能在干涸的池塘挣扎,像干电池一样,电量马上耗尽了。

图片


“又此百年中,尽日扰纷纷,杂话饮食等,夜来复昏睡。”人生百年,睡觉去掉三分之一,加上烧饭、吃饭、洗衣等资生产业,还剩下多少是属于你可以掌握的?


“奔赴苦思维,伤情拭眼泪,病苦困床席,避逃冤家类,老年多衰病,久忧长不死。”这百年中,还要谈情说爱、生病、生烦恼。还要在爱恨情仇里,被你爱的人、恨的人消磨光阴,基本上十岁以前不懂事,老的时候老苦又来,再去个尾。除了睡觉三十多年,还要掐头去尾,有多少时间可以拿来修行?


没有修行的功德力,就没有办法迈过生老病死的坎,所以叫“久忧长不死”,一个老病久的人,最后连死的能力也没有。死的课题他没有办法解决,更没有办法面对,他既没有资粮,不受老病死的苦,也没有选择的权利,完全就是一个被打的状态,毫无还手之力。


所以我师父才说“卧也自在,坐也自在,一切自在”,实际上就包含这个道理。他老人家可以预知时至,可以决定什么时候走,他根本不会被生老病死套在脖子上,随他摆弄,这就是一个修行人的自在。





“清净好时光,百年中又几。”像现在这样又打坐又念佛,清净的好时光,人生百年,能有几天呢。

图片


“智人善观察,应当勤戒定”,戒就是关闭诸恶趣门,定要定在善境中,最后的两句“死王何时来,不先与我信”,王是指阎王的王,阎王爷什么时候来,不先与我信,这就是海公上人再问我们,准备好了吗?


所以我师父说:“人生,唯生死是大事,除了生死,其他都是好商量。”我们能够活着,学习佛法,就是暇满人身,即便不是天生的暇满,你也可以争取的。当你决定到佛门中去,谁能束缚你啊。我们既然来到这里了,每天都要提策自己有无常想,好好修行。


然后这里有师父、有道友,大家都会帮你,所以我们感恩常住、感恩道友,这样大家和乐,每个人都积累着自己的资粮,既有修行,又有氛围,彼此成就。


摘录自2月6日妙吉祥法堂开示







往期微信

古文殊寺简介

古文殊寺佛像随喜

古文殊寺原创短片合集

新年如何趋吉避凶、诸事吉祥

特别的礼物,给特别的你

这个神咒能拔除一切业障

趋向解脱的生命,是一场盛宴

你的音声里藏着你的命运和福报

乘愿再来的人有什么特质?

从哪里看孩子的福报和未来?

图片




扫码关注我们

图片
图片

相关文章
· 新年念诵《心经回遮仪轨》,遣除寿障等一切违缘、障碍 |内有《心经》讲记合集{精美版}
· 智慧涵盖乾坤,文明生生不息
· 【佛典故事】共相怨害喻
· 生命的指南针
· 这份吉祥超越时空加被着每一位有缘者
· 【恭迎华严菩萨圣诞 】祈愿众生在新年里消灾延寿,吉祥安康,心想事成!(转发功德无量)
· 【新年献礼最新视频】全网首发2020年大事记 | 2020,洞见一切
· 蓬莱拾遗 | 能洞察一切诸法体性虚幻,则无不是桃源净土
· 聆听莲座下:捡到了两万巨款
· 恭逢华严菩萨圣诞〡辞旧迎新,遣除一切灾障违缘,开启新一年的吉祥缘起!
· 【佛典故事】忧波毱多尊者的前世因缘
· 这是一个消业障、增福德的窍门
· 如何才能利益累劫的冤亲?
· 新年学习《心经》遣除违缘福慧增上 | “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善知识是大因缘
· 年末大扫除超强秘籍|搞卫生也可以法喜充满!(附大扫除最佳搭档)
· 蓬莱拾遗 | 若遇寒热、天灾、疾病、饥渴,应如是转念
· 绝对精彩:哲学家父亲对僧侣儿子的18个拷问(四)
· 不信因果,可能是因为缺乏福德
· 【佛典故事】佛之语密
· 但愿这一次轮回,可以终结无量劫的轮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