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典故事连载系列之
《贪欲比丘》
佛住在波罗奈国鹿野苑时,一日早晨到城裡托钵,看见一位比丘也到城裡乞食,他坐在路边的一棵树下,对所乞的食物起了爱憎之心。
世尊对著这位比丘说:「比丘,比丘,不要种苦因,此贪念会使您身上发出难闻的臭味,如脓汁流出,招致蛆虫及苍蝇聚集。」比丘心想:「世尊竟然知道我心裡起的恶贪之念!」对于这样的恶念会招至如此恶报,心生恐怖,并感到非常惭愧忏悔。
世尊回到精舍用斋毕,收衣钵、洗足已,便到房内打坐,之后则到僧中对比丘开示:「今早我到城裡托钵,遇到一位比丘,他对所乞的食物起了恶贪之心,于是我对他说:『「比丘,不要种苦因,此贪念会使您身上发出难闻的臭味,如脓汁流出,招致蛆虫及苍蝇聚集。』当时这位比丘心想:『佛竟然知道我的心念!』于是感到惭愧恐怖。」
这时,有一比丘从众中而起,整理好衣服,合掌恭敬地向佛请示:「世尊,为什麽说是种苦因?又为何会生臭、流秽汁,并招致蛆虫及苍蝇聚集呢?」
佛陀开示大众:「忿怒烦怨就是种苦因,贪著五欲则会生臭,不收摄六根、不清淨持戒,使心出流,就如同秽汁流出;若遇境不能摄心,种种贪爱、忧恼等恶念则会应运而生,如同招引蛆虫及苍蝇,亦即起惑造业而感苦果,障碍修行。」佛陀接著又说了一首偈语:
耳目不防护,贪欲从是生,是名为苦种。
生臭汁潜流,诸觉观气味,一于恶贪嗜,
聚落及空处,若于昼若夜,远离修梵行,
究竟于苦边,若内心寂静,决定谛明了。
卧觉常安乐,诸恶蛆蝇灭,正士所习近,
善说圣贤路,了知八正道,不还更受身。
六根不收摄,当根尘相对,识生其中,产生贪欲,就种下苦的种子。因贪而有所求,求不到生苦,求到又怕失去,且无法满足,心始终患得患失,忧怖苦恼,无法安心修行。而贪欲更会使自心愚痴、昏昧,心不清淨,如身上有恶臭脓烂汁流,一闻此气味,即知为贪欲所生。所以当行远离之法,住于修行人聚集之处,避免六根追逐六尘,清淨戒行,才能真正离苦。此外,心不为境转,随时随地安忍不动,即使在睡眠中,也能保持觉性的存在,心就能处在安乐当中,一切恶念无从生起,就如同灭除蛆蝇。修道之人依之学习,即是走向圣贤之路,并依八正道如实而行,就能了脱生死,不再受生轮迴。
佛陀开示后,比丘们了达佛所言说,欢喜依教奉行。
--- 典故摘自《杂阿含经 • 卷三十九》
省思
经云:「爱不重不生娑婆。」贪欲为生死之根,只要有一些些的贪念,就无法脱离生死轮迴之苦,若能远离爱欲,就不会招感苦果,遇境若能制心不动,保持无念,就能离苦,达到究竟安乐。
(此评论仅用于引导,并不代表本平台观点)
声明
本文图片来自网络
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有不当请与我们联络
我们会第一时间进行处理,感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