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需要温度
更需要真理之光
《心经》是佛的智慧
有了佛的智慧光明
生命才会变得无畏
如果我们是光明的
世界也必然是光明的
“舍利子,是诸法空相,
不生不灭,不垢不净,不增不减。
是故空中无色,无受想行识,
无眼耳鼻舌身意,无色声香味触法,
无眼界,乃至无意识界。”
——《摩诃般若波罗蜜多心经》
“是诸法空相”,就是一切诸法显现出的佛性,“不生不灭,不垢不净,不增不减”,是常住的,真心常住,就是背尘合觉,见一切“尘”时都转变成了佛性。
“是故空中无色,无受想行识”,当你安住在佛性当中时,就没有以前“色受想行识”的那种执着了,无色受想行识,无眼耳鼻色身意。因为这只是名字而已,实际上没有色受想行识。
色受想行识,眼耳鼻舌身意,把这些全部归入到佛性的角度时,“眼耳鼻舌身意”这个“用”就不会障碍着你,所以说“无眼耳鼻舌身意”。《金刚经》里“如来说非众生,是名众生”,“眼,非眼,是名眼”,我们现在,在“眼”就迷在眼,在“耳”就迷在耳。
大势至菩萨为什么要我们“都摄六根”?什么是“都摄六根”?在六根门头常能看到佛性,用佛性来“都摄六根”。这就是《心经》里的第一个“观”,要回光返照,“照”到,要把我们的佛性找到,找到之后,就不会迷在“眼耳鼻舌身意”了。这叫“无眼耳鼻舌身意,无色声香味触法”。
这时候你不会迷在外境当中,你安住于自己的佛性,“色声香味触法,非色声香味触法,是名色生香味触法”,“有”对你来说,是没有障碍的。
正如古人所言:“我若无心于万物,何妨万物常围绕?”你觉悟到“眼耳鼻舌身意”都是佛性的显现,你觉悟到“色声香味触法”都是佛性的另一个名字,你不起爱憎取舍之心,所以“无眼耳鼻舌身意,无色声香味触法”。
“无无明,亦无无明尽,
乃至无老死,亦无老死尽。”
——《摩诃般若波罗蜜多心经》
“无无明”,我们能找出个东西叫“愚痴”吗?“愚痴”有体相、形状吗?没有。“无明”就叫愚痴,没有体相也没有本质,正因为没有体相也没有本质,也没有谁会生出一个“无明”来,所以“无无明,亦无无明尽”。
视频:《心经》唱诵
现在我们把灯“啪”打开,黑暗没有了。黑暗真的有生灭吗?这只是人的一种分别念,黑暗只是光的一种对比度,我们却误以为有黑暗。当你自性的光明显现时,就会“无无明,亦无无明尽,乃至无老死,亦无老死尽”。
我们前面讲佛性“不垢不净、不增不减、不生不灭”,“不从父母所生”,我们死后,身体就像脱掉的一件衣服,但佛性并没有死。我们的佛性会长皱纹,会长白发,会死亡吗?不会,所以“无老死”。
为什么普贤菩萨说“虚空有尽,我愿无穷”?如来的体性是无边际的。我们在生死轮回中,一会儿老,一会儿病、死,层层障碍。学佛之后,我们明白了,原来在生老病死中还有一个“不生不死”的,原来我们可以超越生老病死的沟坎、障碍,可以了生脱死。
——摘自传喜法师开示
微信文章往期精选
大悲愿力 人间怙主 ——慧日禅寺举行“纪念悟公上人诞辰一百周年图片展”开幕式
【三百年难遇的殊胜日 今日日食功德九千万兆倍】《大吉祥经》合集三集全{精美版}
【超时空的殊胜加持】这张照片,你需要消化很多年(见者增福增慧,业障消除)
回向
○
文殊师利勇猛智
普贤慧行亦复然
我今回向诸善根
随彼一切常修学
声 明
本文由「佛教慧日」微信平台原创
转载请注明出处
公众号:fojiaohuiri608
请长按下方图片
识别二维码 关注佛教慧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