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远
你要的远方,
闰四月十五,月圆日,凌晨时有半影月食。这次月食持续时间很长,将近五小时。半影月食时,月亮没有缺口,一半白色,一半古铜色,有一种不一样的美。
出现日食或月食时,无论作何善行,功德都可增长成千上万倍。因为这时候天体引力非常强,也就是宇宙释放的能量非常大,人如果在此时思维道,善力就会与天地之力相融合,就能够恢复天地间的精神力量。
我从凌晨一点多一直到早上六点,也就是整个月食过程中都没有睡觉。一个人就那样傻傻地看着月亮,沐浴着月光的清凉,感受着长天浩月的辽阔境界。同时也忆念着古圣先贤,思考着此刻这一轮月光下的我们,应该怎样来长养生命的浩然之气。
这轮明月,照过古人,照着我们,也将会照临我们的子孙。所以诗里说:“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只相似。”人生短促,代代更替,而江月依旧,万古长明。那么,我们的生命在天地和明月面前,真的只是匆匆的过客?我们的生活除了苟且,还会不会有诗和远方?
此时此刻,我们大家相聚在这里,既是身处在一种佛教文化的氛围中,又是在五台圣境这样一种壮美的自然景观中。清风抚着我们每一个人,让我们变得清凉也变得清醒。这份清醒最适合我们来作理性的思考:如何超越生活的苟且,让生命活得更有尊严更有质量。
人可以决定自己的命运,但必须是在明白的前提下。追求快乐是本能,决定命运、获得快乐是完全理性的结果。本能是不可能获得快乐的,相反,恰恰是本能制造了痛苦。理性的人、慈悲的人、奉献的人,才会真正给人带去快乐。人类如果没有认清这个课题,没有克服生命的这个本能,诗和远方,或者说高尚的文明就很难现前。
我师父曾建了一个寺庙在山顶上,每天县城里的人都会花半小时跑步登山,锻炼身体。有一次我师父正好坐在那里念佛,边上有打太极的、做广播操的。其中有一个嘴里含着烟,在那里伸胳膊踢腿,看到我师父后就主动打招呼,因为当地人都知道这位老和尚是得道高僧。师父也看看他,慈眉善目地问:“你上来干什么呀?”他说:“锻炼身体。”师父问:“锻炼身体是为了什么呀?”“要健康!”师父又问:“那抽烟呢?”他拿着烟看看,觉悟了,把烟一丢,对师父说:“老师父,我听你的,今天起我戒烟了!”
可见,人需要点化,也需要有智慧接受别人的点化。印光大师说众生都因两个字误了一生,那就是“因循”。因循度日,沿袭过去的老习惯、老习气,于是“苦海无边”。就像抽烟,不是说抽了几十年了这习气就会变得正当,一切恶习,当断则断,当戒则戒,这才是“回头是岸”。
我们学佛,就是想断恶修善,转凡成圣。转凡成圣,这既显示出改变命运、超越自我的大气魄,同时也意味着我们要摒弃凡夫的自私自利,要对自己解剖下刀,要把自己砸得粉碎,要重塑一个新的生命。所以修行人是英雄之上的英雄,是真正的生命的勇士。
这两天我天天听到有人过世的消息,有出家师父,也有出家师父的父母。在轮回路上看到他人死亡,有一句话叫,“我看他人死,我心热如火,不是热他人,看看轮回我。”他死,我难道不死吗?我们每一个人都是会死的。
所以,看到死亡这是现前菩提,是一堂生命的功课,是一种生命的教育。死是必然的,而死的时候能带走什么,能留下什么,有什么是不死的,这正是佛教在讲的大课题。名誉、地位、金钱、过度的物质享受,当你深陷其中时,你能看得到远方吗?远方在哪里?远方一片黑暗!所以我也希望我们每一个来到五台山的人,都能在文殊菩萨的智慧面前得以苏醒。
我们追随文殊菩萨就是想获得生命的智慧,因为众生最大的病就是愚痴。生死虽然事大,生死也是无明、愚痴所生,轮回也只是愚痴的后遗症。所以没有智慧的教育,无以启迪众生的智慧,无以革除众生愚痴的大病,也就无以抵达佛弟子心中最美的远方——极乐的家园。
为什么我们说修“净”土,说佛门“净”地,要净什么?就是净我们自己的心地。念念不净,就念念都是轮回;念念清净,就念念都在极乐。
所以,远方不远,
就在当下。
——摘自闰四月十五传喜法师于大圣五台山古文殊寺开示
往期精选
【三百年难遇的殊胜日 今日日食功德九千万兆倍】《大吉祥经》合集三集全{精美版}
【超时空的殊胜加持】这张照片,你需要消化很多年(见者增福增慧,业障消除)
(福利)上传下喜法师讲经专辑震撼来袭||在云端,聆听妙法金言
我心但欲与莲并,不染尘埃自清净 ——文殊菩萨圣诞日,慧日禅寺双色莲花盛开
修行要不怕修改,三宝地里的一切都是你修改、进步、最终圆满的助缘
传喜法师《大乘瑜伽金刚性海曼殊室利千臂千钵大教王经》讲记合集全11集 {精美版}
超越时间之流 创造有序生命 ——慧看电影之《宇宙的构造·时间假象》
以大圆觉为我伽蓝,身心安居平等性智 ——慧日禅寺进入结夏安居
如果一千年后,我们能用智慧的眼睛,回头看现在的自己......?
回向
○
文殊师利勇猛智
普贤慧行亦复然
我今回向诸善根
随彼一切常修学
声 明
本文由「佛教慧日」微信平台原创
转载请注明出处
公众号:fojiaohuiri608
请长按下方图片
识别二维码 关注佛教慧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