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数草莓籽了,来听有声书吧!
《慈风普扇》,一定别错过!
春日·复苏
不能外出的日子里,你都做些什么?很多人的日子都是追剧看网综、鱼缸逗小鱼、客厅厨房卧室卫生间循环游,数坚果、瓷砖、葡萄干。与其这样,不如趁此机会,静下心来,在传统节日里学习传统文化。等到春暖花开,你就是朋友圈最有文化的仔!
垂柳·争春
线装书局推出的《慈风普扇》属于佛教智慧类散文集,分3个篇章、5个部分、42篇。涵盖生命的议题、文化的传承、精神生于道、佛教与科学、自信与自觉等内容,引导人们从错综复杂的信息里找到安身立命的定海神针。
本书紧扣时代脉络,与五千年的传统文化接轨,解读泱泱数千年的中华道统,分享道是人类文明的核心,启迪心灵、唤醒心灵,呼唤人性的回归。同时又超越宗教和信仰,以多维的视角,引领读者直探生命的本义,实现生命的超越,阐释中国传统文化的内涵与本质。
我们手握《慈风普扇》,如是祈愿佛陀慈母般的大爱遍满寰宇,将中华文化对世界的美好善意普满人间。
生命·行走
精彩内容采撷
山中大雪纷飞,纷纷扬扬,飘飘洒洒。此时,我们的心若能沉静下来,这是冬季最美的时刻。“好雪片片不落别处”,庞蕴大士对着空中的雪花这样说。乾隆帝亦有:一片两片三四片,五片六片七八片,九片十片十一片,落入花丛都不见。这不是打油诗,而是现前的、当然的、简单的,是有道的。一个人若能安心,世界很静美。
在古人的主流文化里,明道者还是在的。譬如“祈请方家不吝指教”,此“方家”即指觉悟者,又称明眼人,觉悟的人住的地方称“方丈”,明眼人的这个文化就形成了中华文化。明白的人都知道祂在说什么,不明白者不知所云。
赵州禅师80岁觉悟,住世到120岁,弘法40年,人称“赵州古佛”。有一学僧来问:“什么是佛祖西来意?”“庭前柏子树。”与“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二者有异曲同工之妙,虽然一佛一儒,但都是一样的觉悟。孔老夫子带徒弟们去山里春游,回头对众弟子说“吾无隐乎尔”,这即是儒门公案。倘若没有悟道的话,为了奉献一点美好制度老夫子又怎能克服掉那么多艰难困苦呢?
而制度可以造福于民。当孔老夫子看到礼崩乐坏,周的完美社会秩序被打破、被漠视的时候,开始奔走疾呼。周所制定的人与人、君与臣、人与自然、人与神、人与鬼的关系,这种全方位的和谐堪称完美。不仅活人要分层,死人也要分层,天地万物,所谓天旋地转,包括二十八星宿,天干地支,阴阳有序。
生命·行走
我们地球文明,宇宙的“道”是在的,我们既要遵循祂,同时又明白“道”是有变数的。所以,儒家有易,佛家有禅。“易”指变数,“禅”即不定,无所住而生其心;无住生心,即为不定,生命是不定的。《道德经》亦言:飘风不终朝,骤雨不终日。天在变地在变,人无长心,天地大道,莫不如此。所以,要体悟一个不变的——阿弥陀佛,佛性是不动的,要找到这个不动的,其本性即是无量光无量寿。
倘若知道祂是无量光无量寿,就要去发现祂不动的特质。如果了解了“不动”这个特质的“因”,你就会感悟到无量光无量寿的这个“果”。因而,东方和西方即五方五部佛,是相互配合的。“东方”乃发生,表因地。如果我们想成佛,“东方”即指发菩提心,证悟金刚体性。
倘若你证悟到金刚体性是不动的,那就增上即南方宝生佛,西方表开花结果,这个果即阿弥陀佛。依着果行事,身口意清净地行,得,身口意清净的业,即是北方不空成就佛。因而这样的生命不空过,如是因才有如是果。这样清净的佛的因、佛的果,自然就进入到佛的家族、佛的部落,汇入中间的毗卢遮那佛部。
春花秋月,夏荷冬雪,天意是很美妙的,而真理则是随随处处的,才有所谓法喜禅悦。一个人心无挂碍或说当心越来越宁净、越来越透彻时,外在微细的显现都会成为不可名状的美。所以,修行愈往后愈要认真,表面的法亦要往深处去听,但还要平静、有觉受。在觉受的同时又不被其隔膜住,有觉受心还要透过去,保持清明,所谓“照见五蕴皆空”,所有相皆不住,“若见诸相非相,即见如来”。
《慈风普扇》喜马拉雅有声书
扫描二维码聆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