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镜子与修行】
什么是真正的
光宗耀祖?
夫妻如果都是佛弟子,我们称作“同修”,意思是在菩提路上一同修行的菩提伴侣。这其实是很不容易的。尤其对世间夫妻来说,不要说一同修行,恩爱到老都是少数。因为凡夫的情绪往往是,爱有多深恨就有多深。
想要超越这种情绪,就需要开发佛性,以菩提心愿来摄受。心发得越广大,越不怕千难万险。我们学佛都想开智慧,但开智慧能不能怕烦恼?越是烦恼越需要智慧,越是烦恼越需要刻苦精进。
当哪一天开了智慧,你就会发现,智慧的体性和烦恼的体性是一体的。我们为什么会烦恼?因为我们一直为境所转。就像用镜子照东西,我们只知道跟着镜中的东西跑,那就叫烦恼;哪一天你发现镜子里的东西来来去去,来无所来,去无所去,你不皈依镜中的影子,只皈依镜中的光的时候,就说明你找到智慧了。
2019年12月25日传喜法师于无锡横山寺蒙山施食法会现场视频
懂得皈依镜子里的光,那就叫“开光”。镜子里的光没有来去,那在来来去去的是什么?是我们的第六意识。我们的第六意识天天在想这个想那个,就像猴子一样,会七十二般变化,会一个跟头十万八千里。所以对第六意识这只猴子,我们能皈依吗?
皈依镜子的光,那是皈依了智慧光,皈依镜子里有生有灭、有来有去的东西,那是皈依了烦恼。而镜子里的东西和镜子的光又是非常微细的,它需要我们用心地去鉴别。所以过去官老爷的公堂上都有一个匾,写着“明镜高悬”。
明镜高悬代表用正大光明的良心来办案,如果贪赃枉法、徇私舞弊,就说明他被污染了,变成了镜子里的尘埃。明白了这一点,相信大家都愿意光明磊落地过一生。一生能做到如明镜一般,这是生命的尊严。
如明镜一般的人生会不会产生“明镜”的结果?当然会。产生的是善业还是恶业?当然是善业。善业有没有善报?当然有善报。所以人活一世,不懂道理,就会成为风中之尘,镜中之影,非常可惜。这就告诉了我们弘道的必要和佛教文化在人间传承的价值所在。
佛的教法存在,佛的教育延续,我们才有机会成圣贤、做菩萨。我们的佛性叫“古牟尼”,如果没有人来教导和挖掘,我们自己能知道吗?佛性在没有得到开发前就像一块璞玉,玉还蕴藏在原石里,没有光明也没有形象,玉的价值还不得显现,我们也就难得受用。
我们学佛就是在三宝的教化下把佛性唤醒,让内在的这个“摩尼宝”发生作用,最终体现出生命的尊严和价值。恢复了佛性,超越了第六意识,找到了智慧光明,这就是“南无阿弥陀佛”,就是无量光。这份光明能超越时空,令我们虽身在娑婆世界,心却能成为舟航,成为自度度人的工具。
所谓光宗耀祖,就是指我们心的智慧光明能成为我们祖先的救命之光。一个人恢复了佛性之光,历代祖先都能得救,所以讲灯灯相映。我们开法会也叫作传灯,从释迦佛陀开始,这盏光明灯,灯灯续燃,祖祖相传,直到今天把我们的心灯点亮。我们的心灯一亮,就能教育自身、救度祖先、影响他人,这就变成一条社会的光明之道。
佛陀在人间成道,虽然说了广大的教法,但还是以人为主。因此佛教提供给社会的最大财富,就是以其不共的高能量文化,育化大众心灵的沙漠,提升大众精神的修养。
所以我们学佛,一步步增长智慧,开发佛性,超度祖先,和谐家庭,进而影响社会,这其实都是实现我们自身明镜一般幸福人生的重要环节。
——摘自传喜法师2019年12月25日于无锡横山寺蒙山施食法会开示
往期精选
悟公上人告诉我们:这个咒一念,可以消无量罪业(转发功德无量)
【修行法门】在五台山,文殊菩萨教化众生很重要的一个方法就是妙音
恭逢药师佛圣诞,祈愿一切有情远离疾苦、增福增慧、国泰民安!(作何善恶成九亿倍,转发功德无量)
【殊胜咒语】这个咒语一念可以破所有地狱,救拔地狱众生(内有此真言手印视频)
传喜法师《药师琉璃光如来本愿功德经》讲记合集全22集 { 精美版 }
(极为罕见!慧日禅寺双色睡莲盛开)莲花在佛教修行里的甚深寓意
汉传佛教蒙山施食殊胜的功德利益(日全食 | 功德九亿倍,转发功德无量)
爱因斯坦的选择让我们反思:面对人工智能时代,我们人类该何去何从?
悟公上人《佛说阿弥陀经》讲记合集 全68集(视频&文字精美版)
回向
○
文殊师利勇猛智
普贤慧行亦复然
我今回向诸善根
随彼一切常修学
声 明
本文由「佛教慧日」微信平台原创
转载请注明出处
公众号:fojiaohuiri608
请长按下方图片
识别二维码 关注佛教慧日
点赞是随喜,评论是思考,转发是分享!
请将这份爱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