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藏菩萨本愿经》讲记
第二十三课
第六讲
尔时世尊舒金色臂。摩百千万亿不可思不可议不可量不可说无量阿僧祇世界诸分身地藏菩萨摩诃萨顶。而作是言。吾于五浊恶世。教化如是刚强众生。令心调伏。舍邪归正。十有一二。尚恶习在。吾亦分身千百亿。广设方便。或有利根。闻即信受。或有善果。勤劝成就。或有暗钝。久化方归。或有业重。不生敬仰。如是等辈众生。各各差别。分身度脱。(原文)
尔时世尊舒金色臂,摩百千万亿不可思、不可议、不可量、不可说无量阿僧祇世界诸分身地藏菩萨摩诃萨顶。
在忉利天集会的时候,所有十方的无量世界,无量世界量有好大呢?不可思、不可议、不可量,就是地藏菩萨分身的身无量无边的,这都是神力。
释迦牟尼佛舒臂,每一个分身地藏菩萨都得到佛的摩顶。分身地藏菩萨有好多,佛就舒好多臂,这不是咱们想像得到的。这种通叫意念通,如意,每个分身地藏菩萨都感觉着佛摩他顶。就是佛是一臂,遍摩无量无边的地藏菩萨顶。这个是慰劳的意思,说度众生辛苦了,众生难度,佛就是慰问的意思。
智慧、大悲心
同时佛又对这些分身的菩萨说,你们在这个五浊恶世,就是这个世界的时间不好,这个时间不好,混浊的意思,就是善业没有,那就度起来困难了;而且刚强,难调难伏,把这些人能调伏的让他心里头能够遂行三宝教导,不生邪见,生正见,非常困难。
但是你们已经度了很多了,不过还有两种没有度的。两种是含义,以什么力量来度?这两种就是靠智慧,第二个是以大悲心,不厌烦。这个我们体会不到,我们看看每个妈妈带她小孩的时候,那小孩不会说话,一岁到两岁之间的时候,他什么也不懂,妈妈就非常的耐心。佛菩萨度众生如母忆子,就像妈妈来抚育儿子抚育女儿那样子,这个我们能想像得到。
在这个世界上,五浊恶世这个时候,来度众生的时候非常难。像极乐世界、药师琉璃光世界那就方便了,生到那都是善根成熟了,没有恶念了;不只行为没有,心里头都没有了,那就好度,像这五浊恶世娑婆世界那很难。
同时我们用我们自己的思想体会,比如你回家乡对你的亲友,你劝他信佛的时候,不是那么容易。即使他当面不说,他背后认为你这是迷信,怀疑。
很多人就这样说,就直接跟我说,你们说你们是学智慧的,你们一点智慧都没有,那肉吃起来多好吃,营养又好,你们不吃肉,什么肉都不吃。你跟他讲杀生道理,你给他讲老虎是血食的,有些动物都吃血食的,你愿意不愿意把你给它吃?就将心比心。
你可设种种方便跟他讲,一个靠自己功德,二种你也得善调伏有智慧。你看第八品,阎罗王问佛说:地藏菩萨那么大智慧,那么大的道德,在地狱把众生度出去了,一出去他就忘了,他又造恶又回来了。为什么不一次把他直接度好?
这在下文第八品讲到,我们想想就知道了。同时你劝他,像咱们讲《法华经》常不轻菩萨见到人都称他未来诸佛,众生并不接受,他不但不认为是善意,他认为是挖苦他,所以众生心很难。
但是得要你自己明心见性开悟了,自己明了了,知道性体,同一体性跟众生。因此付出来的耐心,耐心就是忍耐忍辱,还有精进心,一回不听劝他十回,十回不听一百回,总要把他转变来信,这个就很难很难。
分身地藏菩萨
所以佛就安慰这些个分身地藏菩萨说,你们在这个五浊恶世里头,来度这些个刚强、不调和、不柔顺的众生,想让他们心柔软一些,不要有邪知邪见,因一切法生灭法,要了解世出世间的因果。你们已经教化不少了,不过十有一二,就是还有一批人恶的习气还在。意思就是嘱托这些菩萨,还得付出更大的耐心,因为还有这些众生恶习还在。
所以改变一个人、帮助一个人,不是那么容易的。先从我们自己说,我们依着《地藏经》教授的方法来调和我们自己,这些个分身地藏菩萨他们现了无尽的身来说很多的方便,但是很难,他不信。佛法是唯信能入,就已信的能够健康成长也很难。
现在我们这在座的四众弟子都是信佛的,我们自己感觉我们自己接受佛法的程度又如何?就体会到那些个菩萨来教化众生的时候,他的付出很难。
佛跟这些化身地藏菩萨说,不但你们如是化身,我,就是释迦牟尼佛自己说,吾亦分身千百亿,我也是分身无量亿,设很多方便善巧。在众生当中,有的他善根很好,就叫利根,或有利根,利根就是很聪明、有智慧、有善根的,他一闻就能领受、信,信能受。
或者他过去种的有善根,现生就具足着十善业的果报,但是也得要精勤不懈的劝导他,使他的善根开发,能够消除业障。还有有的利根的人,利根就是很聪明、很有智慧的,他一闻就信,信就能领受。
像我们道友有很多感觉着自己很愚痴,这是客气;当然从另一方面说,修道当中,闻法之后,自己感觉着没有什么成就。昨天我给几个新的发心道友剃发,我就是那样想,就这一关很难,出家这一关没有善根的很不容易。闻了就信,信了而且能行,这是过去的善根成熟了。
有的不是这样,他不但不信,他要谤毁。有的暗钝,暗钝就是他没有智慧,在黑暗当中;在黑暗当中,就说他心里头没有智慧、没有光明,就如在黑暗。那不是一时两时的就能把他度脱得了,得久化方归,必须熏染很久。
像我们现在都在熏习当中,这是二种熏习,咱们现在都是在这熏习,用净法熏习你那染法,用善根力消除过去的不善的因果,这不是短时间。有的业重,他根本对三宝不生敬仰,还谤毁。
佛这是像那些化身地藏菩萨介绍,说我也如是广设方便来教化众生,我知道教化众生是很难的。有的有善根的,你给他一说佛法,觉悟的方法,教他明白觉悟的方法,断烦恼证菩提的方法,他就听着信了,信了而后就去做,这是好的。有的业障重的,那不容易,要经过很长时间,久化方归。
我有时候给那些道友授三皈,看来很简短,半个钟头三皈就受了。就这么短暂的时间,他不晓得经过多少生才能感得受个三皈,不是那么容易的。受完了,你问他,给他去讲,他听着还是很难得领受的。
受完了,已经有了信心了,你问他:你受完三皈领受感觉如何?有的感觉很欢喜,有的感觉流泪悲伤,那是忏悔,这都是好现象。有的像傻子一样,你问他,受就受了,他跟着就受了,你念他听了,完了他不知道做什么,别人劝他来的。咱们看三皈多简单,这样暗钝的人都很不容易。
佛也如是教化,说我也分身千百亿去教化人,不是容易事情,必须得有耐心,一个智慧,一个大悲。利根的人,或有利根,他一听到他就信了,信了就能行。平常授完三皈,我跟他们讲,你每天早晨晚上都要不离开三皈。到晚上什么事情没有了,睡觉了,“皈依佛皈依法皈依僧、皈依佛皈依法皈依僧”,至少念十遍;早晨一睁开眼睛,就念“皈依佛、皈依法、皈依僧”。这叫什么意思?
在你二十四小时,早晨睁开眼睛到晚上睡眠的时候,乃至包括夜间睡着了,就是念念不离开三宝的意思,念念不离开三宝,念念就增长善根。
咱们念《阿弥陀经》十六尊者的当中,有个周俐槃陀伽,那是遇到佛;不是遇见佛,我看他很困难了,换了多少老师,那些大阿罗汉教他,给他作师父,他记不到。假如咱们一个扫把,他念到“扫”,“把”忘了,念到“把”,“扫”忘了,念扫把念不成,钝到什么程度?那些大阿罗汉给他当老师都不行,后来佛根据他的善根,再假佛的加持力,像周俐槃陀伽也是证得阿罗汉果了,尔后他就开了悟了。
还有佛的堂弟,他叔叔的儿子提婆达多,不但不信,一直害佛,身陷地狱,出佛身血。所以这些形容着佛向这些化身菩萨说利生不是容易的,得有大悲,得有智慧。有没有不得度的?在经上说,因缘经上讲,佛住的祇园精舍,东林老母就是不信,一生也不信,随便怎么教导她不信,而且还谤毁。她跟佛住邻居二十五年,就是不信,那个业障该多重?等于不见不闻。这种例子很多的。
像这类众生,如是等辈众生,各各差别,所以分无量的身来度他。所以在《佛说处胎经》的时候,佛向智积菩萨讲,我成就了佛身变化自在了,没有做不到的事,乃至堕畜生类,到一切众生类,我去化度众生,鱼、鳖、虾、蟹都有我的化身。
所以佛问弥勒菩萨说你的心所念的,有哪个地方你感觉着相识,就是很熟练的;有那些个地方不相识。弥勒菩萨怎么答复呢?举手弹指之顷,把手一举,弹个手指甲,举手弹指之间,具足了三十二亿百千念。
一举手,一弹指,这中间起了好多念头?三十二亿百千念。这种微细的念头,我们是不知道的。弥勒菩萨是等觉菩萨了,佛让他这么样说,就知道你那个心识当中的念头极微细。你凡夫怎么能觉察得到,觉察到吧?所以佛告诉你,一切放下,不要执着。佛跟弥勒菩萨讲,每一个众生有这么微细的念头,佛都能入,去教化他。
所以如来为什么分那么多身,在大乘教义里头讲,释迦牟尼佛并没入灭,无量身云。佛跟地藏菩萨也这么讲,你现在分身无量化众,吾亦如是,我跟你一样的,我现在还在化无量身,就是利益众生去。所以如是等辈众生,各各差别,分身度脱。
往期精选:
《药师琉璃光如来本愿功德经》讲记——“我有佛缘”和“佛给我缘”的区别在哪里?(第7课)
《药师琉璃光如来本愿功德经》讲记——四位长老的殊胜功德(第5课)
《药师琉璃光如来本愿功德经》讲记——证得究竟的琉璃光才能超越生死(第4课)
《药师琉璃光如来本愿功德经》讲记——乐音树下琉璃光(第2课)
《药师琉璃光如来本愿功德经》讲记——开启生命的琉璃门(第1课)
恭逢观音菩萨成道日——寻声救苦,千处祈求千处应(转发功德无量)
为什么每个人都需要忏悔?——当收视口碑爆棚的《与神同行》遇见佛法
汉传佛教蒙山施食殊胜的功德利益(日全食 | 功德九亿倍,转发功德无量)
【父亲节】如山的父爱,深厚宽广,如何来报答您——我亲爱的父亲?
爱因斯坦的选择让我们反思:面对人工智能时代,我们人类该何去何从?
悟公上人《佛说阿弥陀经》讲记合集 全68集(视频&文字精美版)
送彩蛋!「慧」看电影之《地球脉动II》干货笔记:天地间真正的生存之道
回向
○
文殊师利勇猛智
普贤慧行亦复然
我今回向诸善根
随彼一切常修学
请长按下方图片
识别二维码 关注佛教慧日
点赞是随喜,评论是思考,转发是分享!
请将这份爱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