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像流水,不舍昼夜,不可逆转。但在时间的河流里撒下了什么种子,却是每个人自己可以把握的。每一个生命都有生有死。生,千差万别,死,各个不同。在从生到死的这条路途上,在看上去无比强大的时间面前,我们并不是完全被动,束手无策的。
时间不是真理,它只是人为的一种设定,是虚妄的。《道德经》里说:“凿户牖以为室,当其无,有室之用。”开门凿窗,立壁盖瓦,有了门窗四壁间的空虚部分,才有了房屋的作用。时间也是一样,对它作一个划定,是为了使用的便利。
大年三十将近十二点时,大家一起疯狂倒数:五、四、三、二……我们都以为那是真实的,其实那一时刻,世界很多地方依然是日常的节奏,平静得很。所以一旦执着时间为实有,痛苦与烦恼就生长出来了。
我个人也是在对时间的思考中开始对生命有所觉悟的。那时随着年龄增长,身心成熟,精神层面就越来越渴望探知生命的真谛。总想着,我们来到这个世间,就像一个偶然事件,没有人发请帖,自己也好像没有准备,懵懵懂懂间就“扑通”落地了。然后学会爬、学会走、学会说话,然后上学、交友甚至结婚、生子……就这样一步步想象自己的旅程时,就知道最后两步无非是“衰老”和“死亡”。生命就像一个定好的时钟,或长或短,每个人都在往约定的终点走。如果真是这样的话,我们的生命经历那么多的喜怒哀乐,它的意义又在哪里呢?
觉悟作为人的不足与缺陷,觉悟在时间面前的无能为力,想要探索生命的奥秘,领略站在时间之上的微妙,我大概就是在这样的心路历程中最终确立了对佛法的信仰。
以这样不同的时间概念来看待同样一件事情时,也会出现很奇妙的差别。比如计算释迦牟尼佛涅槃至今的时间,我们认为是三千多年,而在忉利天主玉皇大帝看来,不过一个月而已。这样的时间概念是不是很有趣?但同时,这样不同的时间定义,也使我们认识到,人的寿命在天人眼里,不过就是朝生夕死的蜉蝣,甚至只如体内细菌,分秒之间已是一生。
但我们比天人更有优势的地方,也恰恰在于我们是“人”。我们有痛苦,有烦恼,我们对生命有困惑,对死亡有忧惧,我们愿意思考,渴望解脱,更重要的是,我们还有时间,有相对的闲暇。所以,暇满的人身是无比宝贵的。
以人身而值遇佛法,这是我们终结无量劫轮回最大的机会。佛陀选择来到人间成无上正等正觉,就是以亲身的修行向我们证明时空的狭隘和相对,证明当主体改变时,客体的束缚将不复存在。
所以,皈依佛陀,依教奉行,你的每一天都会是新的,每一步都是在走出时空对你的“有量光有量寿”的设定。
——摘自传喜法师开示
往期精选:
全球前世记忆真实案例为你解开轮回转世之谜(内有珍贵影像资料)
恭逢三界导师释迦牟尼佛涅槃日:为何您的告别是在春暖花开之时?
令权威科学家敬仰,更多不可思议往生实例证明佛教修行真实不虚!
回向
文殊师利勇猛智
普贤慧行亦复然
我今回向诸善根
随彼一切常修学
声 明
本文由「佛教慧日」微信平台原创
转载请注明出处
公众号:fojiaohuiri608
请长按下方图片
识别二维码 关注佛教慧日
点赞是随喜,评论是思考,转发是分享!
请将这份爱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