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宵
去年元夜时 / 花市灯如昼
今年元夜时 / 月与灯依旧
元宵节起源
元宵佳节,是新年的第一个月圆之夜。
这一中国的传统节日,是起源于东汉明帝,更准确地说,是起源于佛教。
汉明帝有一日梦见一位金人,相好庄严,光明晃耀,醒来后心向往之,询于群臣。太史官傅毅引经据典,认为皇帝所梦金人正是西方的一位大圣人,而经典曾记载,这位圣人的教言将在一千年后传入中国,以年代推算,正适其时。这位西方的大圣人自然就是佛陀。这就有了汉明帝之后遣使西行、迎请迦叶摩腾和竺法兰两位尊者、翻译经典、建寺立刹等对每一位中国人而言意义非凡的举动。尊者到来之后,汉明帝以国家盛大的仪式欢迎他们,请他们住在当时外交礼节最高的一个机构——鸿胪寺。尊者翻译了佛陀涅槃前留给我们的最后一部经——《四十二章经》,然后为皇帝和大臣讲经说法,听闻后皇帝和大臣身心欢喜。两位尊者带来了经书、佛像和佛舍利,皇帝非常欢喜,为了把两位尊者永久地留在中国,把佛教永久地建立于中国,就按照当时官方最高级别的鸿胪寺又造了河南洛阳的白马寺。
随着佛像、舍利的传入,当时的僧人们会在正月十五这一天点灯敬佛、瞻仰舍利。汉明帝知道后,就下旨这一天的晚上,除了寺庙,士族庶民的家里也要张灯结彩,礼敬佛陀。进而,还要求在灯笼上写下佛经里的法句,让大家在赏灯的同时领受佛法经义。
由此,就渐渐形成了元宵节观灯、猜谜的习俗,并相沿至今。但是元宵节的来历真正是为了纪念佛法、弘扬佛法而创建的,我们中国的每一个佳节,其实都有很深的内涵。
元宵节点灯
“无量火焰,照耀无极”,佛教中把火光比作佛的功德威神。灯灯相接,光光交摄,妙用在于:一能破世间黑暗,现佛法光明;二能摧众生烦恼,增众生智慧。因此,灯盏,一直是佛前极为重要的供具之一。
尤其是元宵佳节,正逢月圆,供灯、礼佛等等善行更是一种天人合一的修行。我们居住在地球上,上有天下有地,自然也就像海水的潮汐一样,会受到月亮磁场的影响。如果能在月圆之时,让心灵安静下来,入定,这就是与天地相交、获取自我增益的“好时候”。
祖先就发现了这个规律,所以把初一和十五称为“修行日”。修行人会普遍地把握时机,在这一天发愿、行善、思惟经义、皈敬真理。这“好时候”,其实也就是中国人一直在追求的——天时,地利,人合。
敬畏自然、相应自然乃至乘着自然之力来提升自我生命的内在境界,让我们的心灵拓展,然后趋于平静深邃。这都是来自老祖先的这一份宝贵总结,我们作为后代应该要好好铭记和践行。
所以在元宵这一天,在盏盏明灯的照耀之下,我们也要虔诚发愿:愿我能相应天地,拓展心灵;愿我能破暗开明,提升生命;更愿我,能为世作灯,燃烧自己,照亮他人!
往期精选:
在超越时空的金光明中与佛陀在一起(慧日法堂最新开示+现场音频,初四蒙山法会直播通知)
慧日寺的传统——新年念这部经开启吉祥缘起(此经保国安民、无上殊胜)
如果没有佛陀来开那一扇门…… (慧日法堂最新开示+现场音频)
回向
文殊师利勇猛智
普贤慧行亦复然
我今回向诸善根
随彼一切常修学
声 明
本文由「佛教慧日」微信平台原创
转载请注明出处
公众号:fojiaohuiri6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