梦参老和尚留给我们的开示:什么叫做禅?

2017-12-03 00:01:00 发布: 人气:4
图片

点击上方佛教慧日可以订阅哦!


图片

禅就是“心”


一般禅堂的禅,大都是宣扬“祖师禅”。与“如来禅”依着心、意、识来参不同,“祖师禅”是断绝了心、意、识来参。


大家想一想离开心意识,你还参什么?因此进入禅堂的时候,你要至心观想,什么叫“禅”?“禅”就是心,简单说就是直指人心。


禅门一炷香,顿超直入、立证菩提。顿超直入不假次第、没有言说,到这个时候不用讲什么开示,所有的开示一律都没有,只能到那个地方,参、不参,都是多余的,就是心!



图片

坐禅时候点一炷香,那么点了当即明白,这一支香坐下来,立证菩提,怎么证得呢?这就要大家参。


在禅门当中,这种悟得、直指成佛之说,只是明心。理上顿悟、事须渐修,在佛的“如来禅”就不是这个样子讲,它要你不着一切相。像我们供一尊佛像、供桌,还要烧香、供这么多东西,在禅门就没有这些器物,有的就是中间立一尊达摩像,有的中间连达摩像都没有。


“祖师禅”这种禅,大家参禅之前,禅师的语录,那是看不得的,最好不要看,看了不但自己进不去,也会影响你的思维。因为我们现在说的是自己的力量,这都是相当地有力了,自力很强的。我们自己的自力不够,那么“如来禅”也好,因为这个次第是依着心、意、识,总要有个方便才能进修,“祖师禅”是没有的,总要你断绝了一切杂事及杂念才行。

图片



图片

现在,我们把这个禅,做深入地解释,禅者就是心,直指你的心,你现在就观吧!


心在不思善、不思恶的时候,一念不生、万法皆空的时候,你的身、你的心在何处?你怎么样来印取?我们依着佛经来了解它的道理,“依文解义,三世佛冤”,依着经典来解释佛的玄理的话,这是佛的冤家,不是佛的弟子;“离经一字”,如果你讲经,离开经的一个字,“即同魔说”,在这不即不离的当中,你怎么去悟得?在这中间你怎么掌握?这叫什么?在《华严经》,就是离相真如、真空绝相。


图片


在这个时候,你的心在何处?身在何处?是你的心知会身体吗?还是你的身体影响你的心?要参的时候就要这样参,身心本自空。这个“空”可不是我们一般说空性的那个“空”,“身心本自空”,那你如何去舍取?你怎样投入、怎样认识?认识了就大彻大悟了,不认识了,那还得几十年、几百年、几千年!


身心本自空



图片


图片


你真心想投入,依此法门,修行要道,那就离开心意识、离开语言、离开文字,一切都没有了,乃至离开你的身心,这个不是我们所能做得到的。


我刚才说,大家没有干什么之前,不要看那些语录。看了语录,一种你容易入魔,一种你容易未得谓得、未证谓证。你参禅会有很多境界相,现在境界相现前了,你以为得到了,或者以为你成了,也会机锋转语,其实入了魔了!如果你能放下,当时识得,什么都没有了,真的未得到之前,要先远离这个过患,把它摸清楚。



长老的一生垂范人间,

是人天的福田、人天的眼目。

祈愿长老不舍娑婆,乘愿再来!



图片


图片

声明:本文内容转自「正法清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不当请与我们联络,我们会第一时间进行处理,感恩!

图片

相关文章
· 纪念梦老,不忘教言 ——《把骄慢转成谦恭卑下》
· 在文化里,富养孩子
· 梦参长老留给我们的开示:观照心念的来去
· 农历十月十五 禅宗三祖僧璨大师圆寂纪念日(殊胜吉日,转发功德无量!)
· 一代高僧,就此西归|“被关了多少年,就要再住世多少年……”(附罕见影像资料)
· 暗物质、负物质是什么?
· 如寻舍利及丝发,未识文殊与世尊
· 生能度众生,死也能度众生——缅怀梦参长老
· 具谦下、谦卑的心,修行才能进步。
· 现代社会的当机法门 ——梦参长老专访节选
· 赶路、赶路,不要停留在这里,不要停留!
· 有自私心就有阴暗面
· 走近一代高僧,聆听他们最后的嘱托
· 起心动念,佛菩萨都知道
· 这是一个“蓝天”的故事——冯小刚力挺,窦唯上阵,江一燕零片酬出演……
· 出家人无需客套,以法相见
· 农历十月十一日 明代高僧憨山德清大师圆寂日(作何善恶成十万倍,转发功德无量!)
· 世界因你的改变而变得美好
· 舍利重光 照古腾今——法门寺佛指舍利盛世重光三十周年纪念(1987-2017)
· 五台山是幻化的智力所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