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学上对于宇宙一切,称之为法,而法又莫不了知于识,所谓“万法唯识”。
如果知识不足,于万法不能透彻明了,不能适应恰当,生活上就不免发生种种的烦恼痛苦,造成心理上的病态,和行为上的罪行。
什么是心理病态呢?就是“烦恼”;浅言之,人类固有烦恼,就是一切众生,都不能免除烦恼。
太虚大师
佛学上的所谓烦恼,包括精神上一切扰害。有贪、嗔、痴、慢、 疑、 和身见、边见、邪见、见取见、戒禁取见等,尤以贪、嗔、痴为烦恼根本;所以贪、嗔、痴又称三毒。对事理不明了曰痴,对事物易起恼怒曰嗔,对名利恭敬等贪求曰贪。其余慢、身疑、身见、边见等等,都缘此而来。
总而言之,一切众生都是有烦恼的,不过或多或少不同罢了。可是种种烦恼病态,平常隐伏不见,要想根本完全没有,那就要做治疗功夫了。
如果心理病态不能去除,烦恼妄动继长增高,小之则害其身,害其家,大之则害于国,害于世界。
所以心理病患,害于自己,害于他人,比生理上的病害,何啻超过千万倍!
太虚大师书法“广集福慧”
佛学对症下药,医治心理病态,所用的修养功夫,就是所谓三增上学,亦曰三无漏学,就是戒学、定学、慧学。这戒,是行为上的基本规范,是基本的修养方法。
在家有五戒,沙弥有十戒,比丘有二百五十戒,比丘尼五百戒,总而言之,戒是初步的治疗。
定,就是禅定,禅定入门法是静坐,但禅定不专限静坐,不过要使心力能够集中统一,身心安定,然后能发生平常所没有的力量,以精神力量支配生理、物理;到了修养纯熟,那么平常所不能见到的也能见到,平常所不能抵抗的也能抵抗。
太虚大师在伦敦街头(1928年)
因戒生定,使贪、嗔、痴制伏不起;再进而因定生慧,乃消灭三毒。
慧,以戒、定之力,而观察透视宇宙间一切微细的变化和真相。如现在科学证验要借助器械一样,借助了戒、定的慧,证明人生真相,宇宙真相,自然不起贪、嗔,识诸行之无常,明诸法之无我。
如果达到了慧的修养,然后心理病愈,和一切自然现象都不起冲突,而成功所谓极乐世界矣。
因此,宇宙的一切都是医学的对象;一切的知识,都是医学的知识,一切的法则,都是医学的法则;一切的功用,都是医学的功用。佛学应病与药,当然也就是广义医学。
声明:本文内容转自「海刊二十三卷三四期合刊」,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不当请与我们联络,我们会第一时间进行处理,感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