远看是佛,近看是爱——“信仰”到底是什么?

2017-08-12 00:01:00 发布: 人气:6


点击上方「佛教慧日」关注本公众号


图片



信佛,对大多数人来说,不是先天具备的一种信仰的情感,它需要慢慢培养,经过萌生、感受、熏修,最终坚定地确立。


每个人学佛的理由不一样,得到感动的点也不一样,如果“信”是一种理性的行为,那么“仰”则更偏重感性的觉受。


图片


最初往往是以理性开头的,通过读诵佛经,你了解也实践了很多有益于增加智慧的方法。


时间一长,当哪天你突然从感情的角度来看待和感受佛教时,也许就豁然明了自己的生命正在它的默默哺育下焕然一新。


所以白岩松说:佛教,远看是佛,近看是爱。


图片
图片


以佛教所具备的深厚而永恒的精神力量,来达到自身生命力量的提升,你体会到了就会自然地产生感恩。这就从最初的理性上升到了感性。



图片


图片


但当下社会,不要说以感恩的心态完全皈依三宝,连怀着以逻辑推理来理性探索的人都很少。大家活在这个世上,日复一日也只是活着,作为一个自然人的形态。


然而如果精神层面贫乏,道德领域萧条,迷茫、麻木、躁乱的情绪就会加强。信仰危机实在比经济危机更令人心慌。

图片

当然,人的觉醒、人的悟性的提高不能一刀切,这也是佛教一直坚定存在的理由。人类理解也好,不理解也好,佛教知道自己的价值,知道这个教育机构的树立对芸芸众生的必要,最起码它能带给人区别于动物的最珍贵的尊严。


图片


从麻木的低级的生命境界里提高了,就能跳出三界外,不在五行中,就能从形而下提升到形而上,就能从生灭趋向永恒,这是生命的拯救和进化。


图片


图片



当生命在向高级状态提升时,履行的是道,追求的是德,这时才会对合乎道德的事有真正理性的明确的坚持。对于一个国家来说,就会出现英雄人杰、忠臣良将、力挽狂澜的中流砥柱。

 

在学佛的路上走得越远,生命的状态得到更高的跃迁后,你将渐渐感受到你在学的、其实哪里是最初内心里具体的佛像,你学到的是一种坚持,一种悲悯,一种传承了人类最核心文明的甚深气象。

 

你会为此由衷感动。



图片

图片


声明:本文由“佛教慧日”微信平台原创、配图来源于网络,转载请注明出处。

爱出者爱返 福往者福来 随喜转载 功德无量

图片



相关文章
· 我们的心清净了佛就在其中
· 遇到或梦到似曾相识的场景,在佛教中如何解释?
· 《送你入莲光》,为地震遇难者超度,愿逝者安息!
· 四川、新疆发生地震!今天是观世音菩萨圣诞,让我们为灾区祈福!
· 在善知识的摄受之中不乱跑,就是一种修持
· 为什么我在家修行时,不如在寺院的状态好?——详解居士学佛的误区
· 愿你的心,如明月般清净——原来诵经也是一种修法……
· 无尽明灯——缅怀一代佛教大德智敏法师圆寂
· 90后的别样暑期——原来此诗竟有这样的打开方式!
· 分享 | Angelababy、黄轩和黄磊携手倡导"蔬食,我的新挑食主义",用每一口改变世界!
· 灵性资本
· 智敏上人:世味何如法味长(以此纪念)
· 诵经也是一种修法
· 有这样的发心,功德竟如此不可思议!
· 善良,跟佛教里面讲的慈悲,是不是一个概念?
· 可怜之人必有可恨之处吗?
· 跟我一起做菩萨吧!
· 凡夫喜欢把垃圾装心里很久
· 极简,是一种态度
· 一个关于金钱的梦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