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法语
闻法音
悟禅道
标题
请输入标题
信众提问
请师父慈悲开示:什么是“烦恼”?
:
天下没有不散的筵席
我执着地弘扬佛法
就是想所有的众生
永远相聚于莲花国度
——传喜法师
:
传喜法师
佛教里,烦恼是一种苦,苦具有逼迫性,就是你不要接受,强迫地被动接受。总的来说,不管是“烦”还是“恼”,都不喜欢,都不愿意接受。
“烦”和“恼”是两种境界。“烦”是外在的逼迫,叫外烦。“恼”是内在的。没人烦你,一个人在那边牙咬到舌头了,或者是自己想起什么不高兴的事了,自己在那里坐立不安,叫你打坐念阿弥陀佛,念不下去。
外烦内恼,“烦”是别人烦你,“恼”是自己恼自己。
烦恼当下就是你的生命力,只要把你自己的生命力理顺了,就是好事。佛教叫“转烦恼成菩提”,因为烦恼的当下就是你的心性的表现,只要把这个烦恼的外相能够看透,看到心性的宁静,不来不去,你就透过烦恼看到菩提了。
甚至烦恼有时候还是菩提的养料。如果没有烦恼的淤泥,还开不出菩提的花果来。
我们修行要修到外在的“烦”不被它伤到,同时又不被内在的 “恼”所伤到。及时分辨,这个念头不对,那我就绕开走,我绕开它、降服它、超越它。
声明:本文由「佛教慧日」微信平台原创,图片来源于网络,转载请注明出处。
爱出者爱返 福往者福来 随喜转载 功德无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