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传了六百多年的做人道理,你知道多少?——传喜法师深度解读禅宗至论

2017-07-14 00:03:00 发布: 人气:6

图片

图片



说在前面

早在元明之际,公元1395年,宁波鄞州区有一位学习天台宗的大师,名叫妙叶法师,又称妙协法师。


天台宗特别注重教理,其行门为“教学天台,行归净土”。妙叶法师修行时写了《宝王三昧论》。


《宝王三昧论》实际上有上下卷,我这里拣择最重要的部分为大家讲解,这都是提醒我们修行人的。

图片
图片
图片



《宝王三昧论》


一念身不求无病,身无病则贪欲易生。

一个人身体很健康,就会忘乎所以。


二处世不求无难,世无难则骄奢必起。

三究心不求无障,心无障则所学躐等。

四立行不求无魔,行无魔则誓愿不坚。

五谋事不求易成,事易成则志存轻慢。

六交情不求益吾,交益吾则亏损道义。

遇到什么事都想占便宜,这就会亏损道义,不要只做对自己好的事。


图片


七于人不求顺适,人顺适则心必自矜。

与人打交道时,不要让大家都顺着我。如果什么都顺着自己,自己就开始端起架子。


八施德不求望报,德望报则意有所图。

做好事不要想着别人的报答。如果做好事就想着别人报答,意有所图,就不叫做好事了。


九见利不求沾分,利沾分则痴心亦动。

有好事自己不要想:哎呀,我也要揩一点油。


图片


十被抑不求申明,抑申明则怨恨滋生。

受到委屈时不要申明,索性就忍辱。你一申辩,辩来辩去还辩不明白,怨恨就会生起来。


如果忍辱就挺好的,我忍着,冤枉我就冤枉我,自己心里面笑笑,这样人就会越来越厚重,而且相貌越来越好。


是故圣人设化,以病苦为良药,以患难为逍遥,以遮障为解脱,以群魔为法侣,以留难为成就,以敝交为资粮,以逆人为园林,以布德为弃屣,以疏利为富贵,以屈抑为行门。

你做好这样的准备了,你有这个功夫了。


图片


居碍反通,求通反碍,是以如来于障碍中得菩提道,至若鸯掘摩罗之辈,提婆达多之徒,皆来作逆,而我佛悉与记莂,化令成佛。

在电视剧《佛陀传》中,释迦牟尼佛一生下来,就被堂兄提婆达多深深嫉恨,想尽办法害他。佛陀出家、成佛后,提婆达多发现没有竞争对手,觉得没意思了,于是也去出家,继续跟佛陀作对。


鸯掘摩罗是一个“大魔头”,他所在的村庄,不仅没人敢走夜路,白天也没有人敢独行。


佛陀正在路上走着,可怕的一幕发生了,杀人魔王鸯掘摩罗提着刀,从树后蹿出,想杀死佛陀。虽然杀人魔王面色漆黑,头发蓬乱,如同疯癫,佛陀却透过肮脏的面庞直视他的眼睛,解读他的心灵。


佛陀看着他的眼睛说:“你以前不是这么坏的人啊,你愿意做这样的杀人魔王吗?”


图片


被佛陀说中心底的鸯掘摩罗痛哭流涕,两行清泪洗刷着肮脏的脸庞。


最后他把刀丢在一边,虔诚跪在佛陀面前:“在这个世界上,我从没有遇到像您这样的人。一看到您,我的心就能宁静下来。您的语言抚平了我心灵的伤痛,使我能够安宁下来。”


图片


在佛陀的感化下,杀人不眨眼的大魔王竟然放下屠刀,老百姓们目睹此景不禁目瞪口呆。


正是面对这样的凶恶暴徒,才能显出佛陀的威德力,以及他的功德圆满。



图片



天欲害之


 必先福之,

   

天欲福之


 必先之害。


智慧



图片


这种智慧和品德,东方人本身就具有,但如今在社会上不够普及。


中国有句古话:天欲祸之,必先福之;天欲福之,必先祸之。


这个观点多么辩证。与妙叶法师所说的“居碍反通,求通反碍”,是相似的道理。


声明:本文文字和图片均由「佛教慧日」微信平台原创,转载请注明出处。

爱出者爱返 福往者福来 随喜转载 功德无量

图片


相关文章
· 无著菩萨:人心的九个结,你有吗?
· 了知邪见树正见
· “我希望你运气坏一点”:一位大法官在儿子毕业典礼上的话好狠却更暖
· 在一座山的面前,看见了生命的长度和信仰的深度
· 【微语】观音菩萨在哪里?
· 观世音菩萨是如何成道的?
· 农历六月十九,恭迎观世音菩萨成道日,作何善恶成百万倍(转发功德无量)
· ▶她4岁开始怀疑人生,6岁纯素,10岁登上TED舞台!想要改变世界?不用等到长大以后!
· 用利他对治我执
· 父母必看!诺贝尔奖得主的家训,他们的教育和我们有何不同?
· 世人不知有因果,因果何曾饶过谁?
· 视角 | 来世还想为人?难!——请看短片《来世不动产》
· 时时勤拂拭
· 我的拖延症有救了!哈佛高材生、14分钟、治疗拖延症!
· 假如有人出10亿让我放弃你|教育的真实含义
· 不要把孩子,当成“产品”去比较 ——泰国逆天短片,感动了全球20亿人!
· 不可忘却的纪念——译经祖师不空三藏圆寂纪念日
· 【微视频】发心,很重要
· 纪念追思一代高僧明旸老和尚圆寂十五周年(内附珍贵照片)
· 忍耐和慈悲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