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电视台《探索频道》(Discovery Channel)以拍摄和播放高品质的纪录片闻名,本文介绍的两个故事选自《探索频道》纪录片《前世今生——轮回的故事》(‘Past Lives--Stories of Reincarnation’)。
人死亡后会发生什么?我们会再回来吗?
答案也许来自孩子——
那些具有前世记忆的孩子们。
坐落在夏洛特威尔斯小镇的美国弗吉尼亚大学里,科学家们正在研究那些声称轮回记忆的案例,他们花了四十年的时间,力图解读那些谈论前世生活的小孩案例。
儿童心理学家吉米·塔克博士一直在收集这些资料,他说:“我们调查的个案通常是一些幼儿自发地谈论前世的生活,很多时候这些孩子两三岁就开始念叨前世生活,并一直会持续到五六岁。”
“过去四十年我们一直在收集这类案例,我们已经收集了超过两千七百个案例。这类案例到处都有,亚洲、西非、南美、欧洲、美国几乎都找得到……我们研究得到的证据表明,我们应该认真看待轮回的可能性。”
弗吉尼亚大学的儿童心理学家吉米·塔克
让我们跟随科学家们和摄制组,一起倾听那些保留前世记忆的孩子们的叙述,寻找轮回的证据。
“你小的时候,我是你父亲”
家在美国佛罗里达的伊安现年五岁,是个天真可爱的孩子。有一次他太调皮,妈妈玛丽亚说要揍他,不料他对妈妈说:“其实我是你父亲, 你还是个小女孩的时候,我从不揍你。”
玛丽亚吃了一惊。但是儿子反复说起自己以前是玛丽亚的父亲,他说自己以前是个警官,有一次在商店里遇到坏人,被坏人开枪打死了。他还说到了母亲小时候的很多事情。比如她小时候,父亲养有两只猫,一黑一白,黑的叫“疯子”,白的叫“波士顿”。
有一次,伊安对妈妈说:“妈妈,你小的时候,我是你的父亲,那时候我的猫咪叫什么名字来着?”玛丽亚回答说:“疯子?”他说:“不,白色的那只?”玛丽亚说: “波士顿。”伊安接过话来说:“我以前通常叫它波士(Bos),对吧。”
母亲当时极为震惊:他不仅知道两只猫和它们的颜色,甚至父亲对猫的昵称他都知道,而这是别人都不知道的细节。当在伊安身上发生越来越多类似的故事时,她便不得不相信儿子就是父亲的转世。
家在美国佛罗里达的伊安
当节目组采访玛丽亚的时候,她描述了一些很特别的线索:伊安一生下来六小时,就因为先天的心脏缺陷不得不接受一次心脏大手术。医生说他有先天性肺动脉瓣发育不全,造成了心脏右侧也发育不良。
玛丽亚回忆说,父亲原是纽约市警察。在伊安出世一年前,遇到抢劫案,被匪徒开枪击中,因公殉职。报告中说他死于枪伤造成的肺动脉破裂,这正是造成伊安先天病痛的同一个动脉。
塔克博士说,其实这种现象在很多转世记录中都有,就是身体上一些先天的特殊胎记和色素沉积,甚至一些器官的先天缺陷,都与前生的创口或者意外有关。
当摄制人员采访五岁的伊安的时候,他坐在秋千上对妈妈说道:“我不想再回来了,可是上帝把我交给了你……”
“我的家不在这里”
冰岛大学的心理学教授额仑多·海若生在斯里兰卡,对许多声称有前世记忆的孩子做过调研,他通过心理学测试和统计数据分析表明,这些孩子虽然比同龄人掌握更大的词汇量,而且往往智力发育也略微超前,但他们的心理特质和一般的孩子并无统计上的显著差异——除了一个例外,那就是这些孩子往往都患有创伤后应激障碍。
这种心理症状是指人在遭遇或对抗重大压力后,其心理状态产生失调之后遗症。可是这些孩子们在这一生中并没有遭遇到重大危险或压力的经历。海若生教授认为,他们前世记忆中的死亡经历,正是造成他们创伤后应激障碍心理的最好解释。
冰岛大学的心理学教授额仑多·海若生
海若生教授给摄制组提供了一个斯里兰卡的非常戏剧性的案例。
摄制组和海若生教授来到加姆珀哈区的一个小镇维扬格达,拜访尼桑卡家。这家夫妇俩有一个女儿叫狄露茜·尼桑卡。
妈妈说狄露茜从不到两岁就开始不断重复说自己不是尼桑卡家的孩子,她相信自己“真正的家”在丹布拉(距离维扬格达一百多公里,位于斯里兰卡中部)。
小时候她父母送她去一个庙宇办的幼儿园,她却说:“我的庙宇在另一个地方。”吃饭和睡觉前,孩子还是喋喋不休地谈论“真正的家”。
父母以为女儿开玩笑,并没有相信她的话。但是女儿不断地重复,并说了那个家庭和生活的诸多细节,包括她从前的衣物,那一家的家具、财产等等,她说自己在在河边玩耍的时候被人推下了河,不幸淹死,然后到了这里。她对那个河流及周边景物的诸多细节有着清晰的回忆。
斯里兰卡的女孩狄露茜
她会不会在编织幻想呢?海若生教授分析,一个孩子如果仅仅是幻想,她通常会幻想轻松、舒适的场景,没有人会喜欢幻想自己痛苦地被淹死。
对于狄露茜的父母来说,孩子的“前世记忆”一直令他们痛苦,因为孩子甚至拒绝认自己的父母,她相信自己属于另一个家庭。
母亲很伤心,觉得孩子认为父母对她照顾得不好,才有此想法。她的父亲有一次还因为此事而恼怒,打了她一顿。显然“编”这种故事对谁来说都不是好玩的事情。
但是尼桑卡夫妇无法阻止狄露茜不断要求寻找“真正的家”,最后他们不得不到丹布拉最著名的石庙,和寺庙主持联系,因为狄露茜谈到过这个寺庙。
记者采访了狄露茜一家后,把这个故事登报发表了,其中包括狄露茜描述的“以前的生活”中各种细节。几天后,尼桑卡家收到一封来自丹布拉的一个村子的信,写信者读到报纸发表的故事后,证实狄露茜回忆的前世死亡经历和他们死去的女儿西洛米完全吻合,包括现场小河的周围景物。若纳汤加也想见见狄露茜。
狄露茜与父母坐车来到丹布拉的“家”。还没到村子,狄露茜便激动地描述村里的各种东西,甚至告诉司机如何开到“家”。父母很惊讶,因为她不可能到过这里。
最后,狄露茜见到了前世父母、弟妹,顿时跪在地上痛哭流涕,两世重逢,父母们也悲喜交集,旁人无不被感染。狄露茜认出来自己从前用过的东西以及周围的邻居们。海若生教授注意到她在这个家里,性格也变了,原有的忧郁不见了,也不那么拘谨,在这里她似乎更加自在。
后来狄露茜还带领海若生教授到达了她前世被淹死的地方。在一条小河边上,矗立着一块大石头,孩子们常在这里嬉戏,狄露茜说,自己前生就是在这里淹死的。
面对这些强有力的案例,科学家们表示必须认真考虑轮回转世的真实存在。但是进一步的问题却更加深邃:那么轮回转世本身又意味着什么呢?灵魂真的存在吗?这些对于我们现世的生活又有何意义?这都是值得每一个人去发掘和思索的。
师父说
生命,不是死了之后就完全消失。很多科学家,包括现代的一些科学家都已经证明灵魂存在。而佛教很准确 告地诉我们——生命是延续的。就像今天是昨天的延续一样,现在的天气预报可以预测半个月之内的天气概况,这完全不是伪科学,说明明天和后天是存在的,时间是延续的。
人生也是有延续的,有今生有来世,而且今生来世都是自己决定的。佛教有一句话说:“欲知过去因,今生受者是;欲知未来果,今生做者是。”我们这一世外在的相貌,内在的品德,其实很多是受前一世的影响,我们以后的生命将由今天的所作所为决定。所以,从这个角度来说,佛教虽然讲今生来世,但是佛教不是宿命论,而是讲因果,命自我立,可以通过修戒定慧,来改变今天和明天,所以佛教是积极的生命观。
声明:本文转自网络,部分图片来源于网络,转载请注明出处。
爱出者爱返 福往者福来 随喜转载 功德无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