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叶莲舟曼妙时——缅怀一代国学大师叶曼先生

2017-02-18 00:51:00 发布: 人气:13

图片


图片

叶曼先生

著名国学大师叶曼先生(1914——2017)于美国当地时间2月15日上午十点(北京时间16日凌晨2:00)在洛杉矶家中辞世,享年103岁。先生往生时身无病痛,安详自在,身前诸事悉皆安排妥当。


祈愿先生往生西方极乐世界,不舍众生,乘愿再来!


图片


(早年腾讯网采访叶曼先生,讲述其一生经历)

八岁那一年我开始吃素,但吃的不是佛家素,那是因为我曾经看过羊被宰杀的情形,那只羊要被杀前,跪在涮羊肉店门外哭,目睹那种情景之后,那顿饭我就吃不下了,从此下决心不再吃有生命的东西。那时我还是成长时期,需要足够的营养,而我在外面都是以一碗素汤面打发,家人因而很著急。不过他们想,这可能是小孩子说著玩的,也许过段时候就会忘了。可是我就这样吃了十四年的素食,一直到抗战开始,离家出外为止。


我念的是北京大学,以往的北大,曾经也是思想非常自由的一所学校,在那样的学习环境里薰习久了以后,自然会受它的影响。我的思想也就因而跟著转变,对一成不变的观念不予认同,并且强烈地感受到自己肩负著历史的责任。当时因为看着国人的生活条件极差,心中就起一个念头,要把国家社会的经济情形改善,民富则国强,因此我就选了经济系。


从民富国强,慢慢地又开始注意到超自然的精神上的问题。为了寻找这些答案,于是我踏进了哲学的领域,开始试著用逻辑的方式,藉著归纳法和演绎法,推论人生是甚么、人应该怎么活的问题。但是这些理论不但不能给我一个圆满的答覆,反而扰乱了我的思想。那些理论只告诉我们,人是非常无知的。我承认我的无知,但是这些哲学理论并没有对我的无知提供任何的意见,反而把我的无知搅和得更乱。


图片


在哲学上感到乏味后,自然地回归到东方思想。东方的思想在生死的问题上,有较具体的说明。《论语》记载著一段,孔子站在桥上,看着流水不停地流着,便说,“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年轻的时候还感觉不到时间消逝的快速,步入中、老年之后,想起孔子的这句话,就有很深的感受。岁月岂只是 “不舍昼夜”?简直是不舍分、不舍秒。虽然已有这方面的认识,可是关于生命的来处和去向的问题还是没有解决。


孔子是不谈生死问题的。这些都不能为我解决问题,我又转向研究道家。道家好像说出了一点点东西来,有一句话说,“生者寄也,死者归也。”活著只是借住在这世界上而已,死后就回去了。这已经是有稍微进一步的答覆了。不过为甚么要寄?又要回到那里呢?慢慢地又从东方哲学,靠近宗教范围了。


生从何处来?死往何处去? 心里的这个问题始终没有得到满意的答案,直到知道答案在佛法里。我听了《楞严经》的课之后心中的满足和喜悦,真是无法用言语来形容,因此我捧著《楞严经》如获至宝。


图片


八十年代中,她当选为世界佛教友谊会副会长,也是这次大会,她结识了日后挚友——赵朴初。这次相识,更拉进了叶曼与大陆佛教界的距离。她经朴老邀请,来到北京,拜访云居寺时,发现当时的寺庙已在日军侵华时损毁严重,当下她便发下宏愿——重建云居寺。1990年,叶曼来往香港、美国、新加坡等地,共筹得三十二万美金善款。其中三十万用来重建云居寺,剩余两万元,捐作云南、贵州等地兴办希望小学,到目前为止,已建成十三所文贤希望小学。


图片

(重建的北京云居寺)


多年来,叶曼先生笔耕不辍,著有几十部著作文集。虽年岁已大,但她却从未停下脚步。2000年后,她频繁接受邀请,录制节目、参加论坛、举办讲座,为的就是能将国学传播出去,让更多人更好地了解和学习中国传统文化。此后,她更是将洛杉矶的房产卖掉,网罗社会上的文化精英,在北京建立文贤书院。


她说:

我想好好盖个像样的书院,作为国学发扬地,

这是我唯一能够替国家做的一点事情了。


图片


2010年,已经96岁高龄的叶曼先生,受邀开讲《楞严经》,前前后后持续一年有余。其间先生旁征博引、讲古论今,各界同修也无论寒暑积极参与,为国学传播起到了十分积极的影响。


修行不光是盘腿打坐,或是在佛像前磕几个头、念几声佛号。释尊当初在菩提树下证悟时,说众生皆有佛性,只因妄想执著不能证得。因此只要灭除妄想执著,就能证得佛性。可是要灭除妄想执著,却不是件容易的事,而且完全看自己下的功夫。世尊在世时就连他自己的儿子和弟弟都不能因世尊而得道,更何况是我们呢?个人的生死,只有靠自己去解决,别人完全用不上力。


修行就是修正我们日常的行为,不要以为佛就只是这尊佛像。这尊佛像就和国旗的意义一样,代表觉。


佛陀是真语者,实语者,如语者,不诳语者,不异语者。他在二千五百多年前给我们说的这些法,为的就是让我们也能到达他所到的境地。并不是我们一天给他磕几个头就算尽心了,而是要依佛陀的教示,见到他所见到的。所以说佛以一大因缘出世,那便是开示悟入佛的知见。我们既然有幸接触这殊胜的妙法,如果不勤加用功,则不但对不起佛陀的苦心,更对不起自己。


图片

叶曼先生照


有人评价叶曼先生,是少有的将儒释道三学融会贯通的国学大家。她一生的经历和为国学传播所做的贡献,也为后人留下了不尽的财富。叶曼先生曾说过:“唯有智慧地度此一生,方才不辜负来人间走了一遭。”回顾先生一生,定然当得起“不负此生”四个字了。



声明:本文文字、图片来源于公众平台“甲和灯”、“香巴拉”,如有不当请与我们联络,我们会在第一时间进行处理,感恩!

爱出者爱返 福往者福来 随喜转载 功德无量

图片


相关文章
· 有声书 •以觉悟心念佛
· 印度之旅‖佛陀现神变降伏外道处•舍卫城
· 传喜法师:不读《法华经》不知成佛之殊胜
· 有声书 •依善知识念佛
· 印度朝圣之旅‖佛陀初转法轮地•鹿野苑
· 有声书 •做大智若愚的修行人
· 印度朝圣之旅‖佛陀成道地•菩提伽耶
· 传喜法师:中华民族的复兴就是文化的复兴、道德次序的复兴
· 【正心专访】传喜法师:关于神通,这才是科学的打开方式…
· 有声书 •以念佛心入佛境界,是为妙法
· 埋怨是心灵的癌症(值得一看)
· 登泰寻古之济南•泰山
· 有声书 • 往生之后才是真的生
· 传喜法师:筝飞太平 世代相传的吉祥 Kite Flies, Peace Comes
· 一世守戒,千万世的解脱
· 有声书 • 了解自己的心
· 登泰寻古之山东潍坊•崂山
· “紫荆花开”——正月十五莲花源寺梵呗音乐会
· 传喜法师:除了网络学佛,还要到寺院亲近师父
· 爱|穿山甲的母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