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有情感中,父母对孩子的爱最毫无造作、最感天动地。父母对我们的爱,不会因为我们结婚生子而变化;而我们为人父母后,对孩子的爱却往往胜过对父母的爱。
身为子女对父母要生惭愧心,感念父母对我们的恩德,这种恩是我们发菩提心的最大动力。 如果对父母不孝顺,人性还没恢复,佛性怎么会彰显?所以叫“人成即佛成”。
“亲得离尘垢,子道方成就。” 如果父母还在三恶道受苦,或者懵懵懂懂未入佛门,子女想修行成就是非常困难的。所以佛教特别注重孝亲报恩,学佛之人当知亲恩、念亲恩、报亲恩。而唯有好好学佛,功德回向历代祖先,超荐他们离苦得乐,才真的是念亲恩、报亲恩。
佛陀成道后,回到迦毗罗卫国,为父亲讲法,净饭王当即证得圣果;父亲病重时,佛陀再次回国,最后一次为父说法,净饭王证得阿罗汉果;七天后,佛陀握着父亲的手,送他往生。父亲去世后,佛陀与其他王子一起为父亲抬棺材,罗睺罗作为长孙在前面打幡。
由此可见,佛教非常重视孝道,大乘菩提心也是以此为基础,把一切众皆观想为自己无量劫的父母,对自己有无可言喻的恩德,我们要把念父母恩、感父母恩这生命当中最美好的情感遍及一切众生。所以,要善待对自己好的人,原谅与自己有冤仇的人,像对自己的孩子一样对待一切人,包括自己的仇人,以佛法利益天下所有如母有情众生。
——摘自传喜法师2010年5月9日常州观音寺法会开示
“第一视频”传喜法师专辑上线啦!
想看法师更多开示?
点击下方“阅读原文”,更多精彩继续......
声明:本文由“佛教慧日”微信平台原创,转载请注明出处。图片来源于网络。
爱出者爱返 福往者福来 随喜转载 功德无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