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喜法师: 当你“安住”于般若本性中,就超越了生死!

2015-12-31 08:34:00 发布: 人气:10

图片

《心经》的观修引导之

传喜法师:“安住”于般若本性中!当我们后天的生命完全合进去时,就超越了生死


“无苦集灭道”,佛陀一开始讲人有“生老病死”,“苦”是迷惑造业感召的,有灭苦之法,有道可修;“无苦集灭道”,是从佛性的角度、觉悟的角度来讲,哪里有“苦集灭道”?

—— 我们现在喜欢“乐”、不喜欢“苦”,觉悟的时候,你会觉得“乐很享受”,“苦也很享受、很亲切”,在“何时”能用到功夫?当你生病的时候,你不要排斥它,完全接受它,乃至可以赞美它:哎哟,还有这个感觉呢!—— 很奇妙哦!它本是来侵损你的,现在变成朋友了,再找“痛”“了不可得”。

—— 般若智慧,就是接受一切,看破一切,超越一切,没有对立。这就是佛性所展现的大平等、大清净。

“无智亦无得”,乃至你的佛性,是你动脑筋想出来的吗?是由机巧里产生、造作出来的吗?不是!祂一直就在,无论你是否觉悟,祂一直在的。

——不需要所谓的“智慧”,所以“般若”不翻译成“智慧”。智慧是由经验积累而来,一个人经验越丰富见识越广,有可能懂得越多,但佛性不需要。你得到佛性了吗?是不是“得到的”?不是。

—— “你有没有得到一个皮夹子?”“我皮夹子在口袋里。”如果掉了,你说:哦,我把它捡起来。你有没有“得”,没有“得”,因为从来没有失去过,所以“无智亦无得”。


图片
自在观音


“以无所得故”,现在你的心是不是很平静?这时候不需要有为造作,本来就灵灵明明,无法去消灭。不懂这个道理的人:“哦,这是我的仇人,我要把他杀掉、灭掉。”请问:你能消灭他的肉身,你能消灭他的佛性吗? 可在他的八识田里,这个根一旦种下去了,你今天消灭他,他明天就消灭你;八识田里一旦种下“冤”,生生世世,冤冤相报,是很痛苦的!有句话叫“冤家宜解不宜结”。

“无智亦无得,以无所得故,菩提萨埵依般若波罗蜜多故。”

安住于如来体性、智慧的本体中时,“心无挂碍,无挂碍故无有恐怖,”你若领悟到这个,走黑夜你还会怕吗?有了这个境界,“远离颠倒梦想,”安住于“般若智慧”中,这时你会放光,觉得非常平静。

“远离颠倒梦想”,我们平时“色受想行识”,就忘掉了“般若空性”。如果回光返照,安住在“般若空性”中,就不会有颠倒梦想,就能够“究竟涅槃”。

—— 什么叫“究竟涅槃”?我们后天的生命,回归到佛性中去,佛性本来就是大涅槃、大清净,当你完全合进去时,就是“究竟涅槃”,超越了“生老病死”之相,安住于般若本性中。

现在虽讲“超越生老病死”,但我们还在老、病,只要你不跟“老”、“病”对立,你完全“安住”,不随业逐流,“安住”于清净的如来本性、“般若空性”中,这就是诸佛的“心”,也是我们本有的“心”,这也是佛说八万四千法的“精华”。


今天是教大家怎样去受用《心经》,“读到”一句,“安住”一句,要这样子去“修”。


阿弥陀佛!


(未完待续)

—— 佛教慧日编辑室


爱出者爱返,福往者福来。随喜转载,功德无量。

图片


相关文章
· 传喜法师:聚沙成塔!无著菩萨苦修12年,依大慈心才看到一条癞皮狗
· 《观澜知源》 佛和人的区别
· 传喜法师:“我若无心于万物,何妨万物常围绕?”
· 传喜法师厦大EMBA讲座《“知行合一”的智慧实践》之②l生命中真正的财富! “求知”要“求”什么样的“知”?
· 微视频:《观澜知源》“知识”是从佛身上搜来的灰尘
· 幼儿园应该是什么样的?一位日本建筑师的演讲在全世界引起轰动
· 传喜法师厦大EMBA讲座《“知行合一”智慧实践》之①l 天地大“道”,你“知”什么?[太极拳,看到了“拳”,那“太极”是什么?]
· 微视频:《观澜知源》解读“朋友”的“朋”字
· 本焕老和尚:诵《普贤行愿品》生西方极乐世界好
· 传喜法师:阿弥陀佛圣诞的由来,永明延寿大师当初为什么出家?
· 微视频:《佛说阿弥陀经》第一集 宝筏渡迷津
· 这家咖啡馆打烊后会故意不关上门,几分钟后的景象让人眼角湿润!
· 传喜法师:信满则成佛! 善知识的“接引”充满我们整个学佛过程
· 华枝春满 天心月圆——12月25日郑州莲花源寺举办“佛音雅乐”2016新春祈福音乐会
· 美国航天局一锤定音:霾是煤造的
· 轮回世界真的美好吗?
· 传喜法师开显《佛说无量寿经》“念佛之密钥”!善知识度化我们的心,就是我们的莲花
· 那个去图书馆看书要先洗手的“拾荒老汉”走了,遗产却震惊了世人
· 传喜法师开显“华严”: 善财童子得“根本智”后 “五十三参”,参什么?
· 传喜法师:“心的依止”!达摩祖师,当初修茅篷为何建好了又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