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视频:《观澜知源》“知识”是从佛身上搜来的灰尘

2015-12-29 09:05:00 发布: 人气:7

建议在wifi环境下收看


  作为《中庸》这本书的思想,就这个理学体系来说,或许我是根本不如在座的各位。 《山东大学》了不起,从1902年创建《山东大学》堂,到1926年王寿彭作为第一任校长,他曾是前清状元。然后我们这里在全国排名的话,理学、孔孟之学,《山东大学》是执牛首的地位。不仅在中国,全世界所有的孔家学院,都要来我们《山东大学》取经的。

  我今天要讲的,首先不从他们的理论体系分析,因为研究那个理论体系,又到书本里去了,又到字面意义了。但是一到字面意义,就会背离於道。这个东西很奇特。


图片


  这个《道德经》一开始就说:“道可道非常道 名可名非常名”。我们佛教也讲,佛教说“言语道断心行处灭”,嘴讲出来就不是道了。心思一起动念,它就不是道了。甚至我们儒学也讲:“道也者不可须臾离也,离非道也”。但是你又不能起心动念,喜怒哀乐之未起才是,谓之中。“中”是什么?“中”就是道。也就是说,作为一个领悟了道的人,一个遵循著道的人。就像有人问我:师父,我们去极乐世界,到极乐世界干?是不是没事就在那乐?祂就会帮助别人,帮助别人也来了解这个道,叫“修道之谓教”。教化就产生了。对社会上来说,我们大多数的人都属于“修道谓教”。

  我们就是说,有了教科书,有了文字,本来“道”是不可言说的。甚至我们中国禅宗说:“不立文字,教外别传。言语道断,心行处灭”。 “道”是不可言说的,是勉强去说。为什么要勉强去说?就是因为不忍众生苦,不忍心众生不明白大道的状态,稀里糊涂活,稀里糊涂死,徒生徒死。甚至自己造作业,害己害人祸乱社会,这就是圣人教化的这种仁慈的心怀。佛教叫慈悲,“不忍众生苦”。


图片


  有学者提出《中庸》核心是两个字:一个是“仁”,一个是“诚”。“仁”是老师的状态,老师对社会如果没有承担,对众生如果没有仁慈,他就不会把自己体悟的道,去告诉你。虽然“道”是不可言说,但是还是可以勉强说一说。《论语》讲什么?《大学》讲什么?《中庸》讲什么?我们佛经讲什么?《道德经》讲什么?如果仅仅只是文字上的功夫,反而会偏离道。

  我们佛教也有一句话叫:“依文解意,三世佛怨”。就剖析文字,不要说“依文解意,三世佛怨”了,就把李白的诗拿来,李白如果活著站在你的边上,就依文解李白的诗,你说李白会不会气死?陆游有学生来问他学诗,他怎么告诉学生?他说:“诗在诗之外”。


爱出者爱返,福往者福来。随喜转载,功德无量。

图片


相关文章
· 幼儿园应该是什么样的?一位日本建筑师的演讲在全世界引起轰动
· 传喜法师厦大EMBA讲座《“知行合一”智慧实践》之①l 天地大“道”,你“知”什么?[太极拳,看到了“拳”,那“太极”是什么?]
· 微视频:《观澜知源》解读“朋友”的“朋”字
· 本焕老和尚:诵《普贤行愿品》生西方极乐世界好
· 传喜法师:阿弥陀佛圣诞的由来,永明延寿大师当初为什么出家?
· 微视频:《佛说阿弥陀经》第一集 宝筏渡迷津
· 这家咖啡馆打烊后会故意不关上门,几分钟后的景象让人眼角湿润!
· 传喜法师:信满则成佛! 善知识的“接引”充满我们整个学佛过程
· 华枝春满 天心月圆——12月25日郑州莲花源寺举办“佛音雅乐”2016新春祈福音乐会
· 美国航天局一锤定音:霾是煤造的
· 轮回世界真的美好吗?
· 传喜法师开显《佛说无量寿经》“念佛之密钥”!善知识度化我们的心,就是我们的莲花
· 那个去图书馆看书要先洗手的“拾荒老汉”走了,遗产却震惊了世人
· 传喜法师开显“华严”: 善财童子得“根本智”后 “五十三参”,参什么?
· 传喜法师:“心的依止”!达摩祖师,当初修茅篷为何建好了又拆?
· 特辑② 传喜法师冬至忆念师公! 师徒间的零碎片段一旦植入你的生命,有可能就是你生命中的永恒
· 深冬乍暖枝含翠,倒驾慈航入娑婆——一代圣僧悟公上人诞辰纪念日
· 特辑① 传喜法师妙解“妙庄严王给我们做榜样”,到底该怎样取舍?
· 星云大师:“熏习”的力量
· 为人所诽谤,消无量劫来的罪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