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讲《地藏经》,首先就要让大家知道“地藏”是什么?“稽首本然净心地”,就是要“了达心地”,你有“心地”了,你就知道“地藏菩萨”是什么了?“地藏菩萨”又是这个大愿力充满、大福德具足,无量劫来,你才刚刚认识到:哦,原来还有“本然净心地”这个宝。地藏菩萨知道有多久了?无量……劫了。
祂就空空地知道了,坐在那玩儿吗?祂广摄方便,广度众生,亲近供养无量诸佛菩萨,广度父母,这样做了无量无量无边劫了。这时你才有一点能够“见到”地藏菩萨了吧,如果你心里有了这些认识,就有点知道了,那你是不是可以“皈依”了?你皈依,能不能离开你的心?这叫“南无”,皈依是“南无”。如果你这样皈依,你过去的杀盗淫妄酒、所造的恶业感得的恶果,可否得到解脱?可以。
因为你皈依了,你爬到地藏菩萨这艘大船上了,你登上了这艘慈航就不会掉到苦海里去了。如果你从这艘慈航里下来,“秤砣”就会沉到水里,把秤砣放在脸盆里就不会掉到水里了,何况,在地藏菩萨这艘福德大船上,千、万、亿、无量无边的众生站在上面,也不会下到地狱里去、不会再沉到业海里去了。
这里,还是要有善知识来给我们开显,开显完后“你应当皈依”!这就叫地藏菩萨啊!皈依了可以不遭恶报,不会下三恶道啊!那我们要相信,相信才会皈依,所以,果地的佛菩萨能“救”众生,但是我们要“信”,要不离自性而信,“自性”才是通诸佛菩萨的。
正因为如此,《金刚经》里,佛的身体是不是金刚的?金刚在哪里?能“以色见佛”吗?能“以色声香味触法而见如来”吗?能“以音声得见如来”吗?那以什么得见如来呢?要不离自性而见,就是“稽首本然净心地”,“本然净心地”是谁的?是我们每个人都有的。所以,人个个都有佛性啊!——“从你佛性的窗口,你才看得到佛性啊!”否则,你依颠倒轮回的心,你就“眼耳鼻舌身意、色声香味触法”里,又怎能看到佛呢?
世间不学佛的人,他看到99米的地藏菩萨了,请问他真的看到地藏菩萨了吗?现在你学佛明白了,即使仅看到“地藏菩萨”几个字,也知道这是谁了! 这时的“见”是以眼睛、鼻子见的吗?不是以“眼耳鼻舌身意”见的,也不是以“色声香味触法”见的。
《金刚经》里有偈言: 若以色见我,以音声求我,是人行邪道,不得见如来。那善知识是谁呢?善知识肯定知道,祂不会骗我们,会给以正确的方法引领我们、种种善巧引领我们而见到地藏菩萨,所以才叫善知识。
大乘经典《法华经》里,最后讲到“妙庄严王两个儿子显神通”,他看到很奇怪:“哦,这么大神通,你们老师是谁啊?”“我们老师是佛,我们现在要去见佛,你要不要去见?” 妙庄严王马上感兴趣了:我儿子本事这么大,在天上能翻跟头,欸,那我倒要看看这老师本事有多大,能把我儿子教得这么稀奇古怪的!
他依这样的好奇心去见了佛陀,一听佛说法: 哇,开智慧了!他还会执着世上的金山银山吗?妙庄严王连皇帝都不要做了,明白了道理之后:这个是累赘、是枷锁啊!
妙庄严王把弟弟叫来:“皇帝位转给你了,皇帝帽子给你戴,你帮我好好地做哦。”然后自己出家做比丘,听佛闻法修行,不久即证阿罗汉果,也有大神通了,从天上飞过来见佛,给佛顶礼,完了跪着。先感谢谁?妙庄严王这个时候,就当着佛面说:“我的两个儿子实在是我的善知识啊,转我的邪心!不是儿子转我邪心,我怎能有机会来见到佛呢?”
从世间、文字的角度,释迦牟尼佛涅槃了,请问佛到底有没涅槃?有没有死掉的佛?佛是不生不灭的,是永恒的。所以,我们在像法时代、末法时代要见到佛,就靠善知识!——靠善知识的开显,去除障碍就见到佛了。
在末法时代,如果我们能够生起见佛的智慧,你就是正法了,所以末法之中也有正法,就看你有没有“向正法之心”!请问正法之中有没有末法?也有的,有人不求圣解,也会处在末法。
“讲经说法”,难点就在能否把经典的真实义开显出来?——讲《地藏经》,首先就要让大家“见到地藏菩萨”,然后能跟地藏菩萨同心同愿同德,这才叫真正的“讲经功德殊胜行”!如果仅依文解字,那就像讲小说一样,所以我这也没有备课讲义,给你们念,我讲的时候也倒来翻去,“讲”就是为了要让大家心里明白!心里明白了,《地藏经》放在边上,内容都按照《地藏经》来讲就是了;否则,大家不明白,我们一起读,读到后来依旧“书是书,我是我”。
“若遇善知识。劝令一弹指间”,这里字面看好似很简单。
这善知识实则是谁啊?就是大愿大悲大力的地藏王菩萨、观世音菩萨一模一样!《观世音菩萨普门品》里“云何游此娑婆世界,云何而为众生说法”,如果不说法,众生不得心开意解,不能开智慧,那你就不能“见到”地藏菩萨,“见不到”怎么皈依呢?所以,如果你能皈依乃至“一弹指间”皈依,都不会再堕落恶道里去了,“即得解脱三恶道报”。
到这里,你说:咦,我这个秤砣,怎么不会掉到水里去呢?“有没有错乱因果?” 秤砣放在脸盆里就不会掉下去了,就不会再沉水底了,何况地藏菩萨的大慈航?!
按照因果规律来说,造作了种种恶业的人必然要堕落恶趣,但这个人如果有这样的福德因缘,遇到善知识了,“一弹指顷皈依地藏菩萨”就行了。但是这“一弹指顷”原来是这么不容易的!所以,佛在所有的大乘经典里都一再赞叹:可知善知识者是大因缘!他来给你开显,开显让你知道。这才是最关键的重点!
“是诸众生。即得解脱三恶道报。若能志心归敬。”“志心”,不是散乱心、三心二意的“心”,“志心归敬”,“归”就是皈依,“敬”,还把祂顶戴在头上,这是最重要的。
世间人不明白道理,“归敬”什么?钱最重要。有钱,爸爸妈妈也不要了;有钱,朋友也可以出卖,老婆也可以离婚,“有钱能使鬼推磨”,天天围着钱转!
而觉悟的人“转”钱、“转”这个世间、“转”种种境界;不明白的人为境界所“转”,为钱所“转”,为钱所“转”的人,就像在三恶道里一样;“转”钱的人天天活得像天堂一样,有也好无也好,有也快乐无也快乐。没觉悟的人,是有也痛苦无也痛苦,两者差多少!
在座听法的有很多有钱人,比例来说还是普通百姓多,因为我们越是普通才越有机会来听经,做总裁的有机会吗?他很忙呀,如果行菩萨道很好,为大众服务嘛,很多时候是被事务所束缚、所系缚。
所以,觉悟是最重要的,佛教叫“觉悟的教”,不叫“黄金教”,也不叫“石油教”,也不是“权力教”。佛教不崇拜财富和权力,佛教最崇尚的是觉悟,是觉悟之后“慈悲喜舍”的高贵品德!
“定自在王白佛言。世尊。愿不有虑。我等千万亿菩萨摩诃萨。必能承佛威神。广演是经。于阎浮提。利益众生。定自在王菩萨白世尊已。合掌恭敬。作礼而退。”
这个“定自在王”很重要哦,娑婆世界轮回的众生都是“性识无定”,要想出离轮回就要“定自在王”,要学定自在王!
(未完待续)
——佛教慧日编辑室
爱出者爱返,福往者福来。随喜转载,功德无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