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俗谛与胜义谛】
世俗谛,重在讲一切的现象是因缘和合,这就是世俗谛。胜义谛,就是讲一切因缘能够显相,因缘能够变化,它的根本是因为所有因缘的本性是自性空的。世俗谛强调有是因缘和合的,胜义谛说因缘和合是因为它是空无自性,语言上可以这么说。它的分别就是,一个是在讲有的时候,告诉大家有是因缘和合的。胜义谛呢,一切法的因缘都证明它是空无自性的,胜义谛是要通过修行而证到的。
世俗谛上众生有生死可度,所以要发起广大的,普度一切如母众生的心,这也是世俗谛的菩提心。然后通过修行自己安住在甚深的佛法的智慧当中,去转化众生的业力,同时又能够无众生相,超越众生的假相,超越这些恶业的相,而从根本上来扭转众生的命运,化解众生的灾难,来救度众生,也叫胜义谛的菩提心。
业、因和果,这些事物的规律都是由世俗谛所概括的。那佛法为什么能够转变这些呢?业、因、果报可以转,就是因为领悟到胜义谛的空性。就像现在同样一位医生,配出这副药治这个病,配出那个药治那个病,就是他懂得了这个道理,他配出去的药就能治人的病,就能改变一个人的命运。佛也是以法为空性,以大悲功德力,佛力、法力、缘起的力、真谛的力,改变众生的业、因、果报,所以业因果报不是一个定法,佛承认有业因果报,但是业因果报不是定法。
学佛要如何得力地修行?学佛最主要得力的就是信心,对三宝的恭敬心,特别表现在你对师父的信心。一位师父,他不仅只在这一生修习佛法,积聚了很多的善报的威德力在里面,所以师父给你的语言、教言,凝聚了三宝的精华力在里面,所以对师父要有大信心,对三宝有信心要体现在对师父的信心上。
——摘自《钵水明镜》传喜法师开示录
爱出者爱返,福往者福来。随喜转载,功德无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