君子不争,谦养其德

2023-05-07 00:03:00 发布: 人气:3


图片
图片



推荐音频同步收听



信众提问:


因为我信佛,家里有佛教的氛围,我的孩子从小就皈依佛门,我让他学习传统文化。无论是佛法还是传统文化,都讲究忍让。但社会上有一种现象:很多家长鼓励孩子去争、去抢,否则就会吃亏。我的孩子才6岁多,当小朋友欺负他的时候,他总是会往后退。


我比较困惑,虽然我们从小教育孩子要让着别人,但时间长了,也怕孩子变得胆怯。如何运用佛法和传统文化的智慧处理好这个问题?




师父答:


这是大家,尤其是家长们,都很关心的问题。一方面,我们提倡复兴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另一方面,如此提倡是因为我们的社会缺失传统文化,大环境还很不理想。


你刚才也提到,当教育孩子忍让的时候,又担心孩子会吃亏。我想,这是因为我们自身对传统文化的理解还不够深刻。


当前社会讲究竞争,坚信“成者为王,败者为寇”,大家往往都处于“利”的层面。但实际上,在利上争,是不长久的。当别人争的时候,我们要能退,要能忍,要能让。

别人争的是利,我们养的是德。他得到的是利,我们得到的是德。哪一个长久?当然是德长久啊!利,来得快,去得也快。



江海所以能为百谷王者,以其善下之,故能为百谷王。是以圣人欲上民,必以言下之;欲先民,必以身后之。是以圣人处上而民不重,处前而民不害。是以天下乐推而不厌。以其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


——老子《道德经》  

 

图片



地低成海,人低成王。如果一个小孩子从小能养成忍让的性格,他其实成就了一种厚重。这种修养慢慢积累起来的话,小孩子就会打开自己的心胸。不是说让了之后就会变得胆怯,不会的。


一个人养其德,反过来,德也滋养了他的生命。有德之人会变得厚重,越厚重的人越成其智慧。长大以后必能成大器,担当大事业。

单单在利上计较的人,逞一时之利、逞一时之气、逞一时之快,这种人的生命恰恰是脆弱的,这种人非但不成大器,还通常会面临许多挫折和失败。一个人争强好胜,往往读圣贤书也是读不懂的。


有的人说:“师父,我晚上睡不着觉。”我说:“那你就读佛经好了”。为什么?一读佛经,读不懂,读不懂就会睡着的。我们说,一个人有德行,就会与圣贤神交,一读圣贤书就通,就能懂。


“物以类聚,人以群分。”你的孩子已经与圣贤排到一个队伍里了,你想想看,他自会有自己的成就的。




图片

古文殊寺简介

清凉石的故事

称赞善知识,也要有殊胜的因缘

解脱难?老佛爷直接为我们改“跑道”

如何彰显事业功德?

蓬莱拾遗 | 得戒与否,有两件事必须知道

 愿你同饮这份“无死甘露”

菩萨不会失掉任何一个度众生的时机

虚云和尚自述年谱 (11)

海青、缦衣,加持力特别大



图片

扫码关注我们

图片
图片


相关文章
· 在家佛弟子修行的重点
· 如何超越时空的障碍?
· 苦行得禅定方便度众生(三)
· 积聚生命的力量
· 怎样依止善知识
· 我们什么时候真正生过?
· 幸福的秘诀
· 立夏:风里乘清凉,雨中可修行
· 清凉微漫|给自己留些空间
· 佛弟子,要有一种怜惜物命的悲心
· 苦行得禅定方便度众生(二)
· 看见云层上空的阳光
· 怎样念佛才不空过
· 禅宗二祖慧可大师圆寂日 | 一花五叶遍尘刹 毋忘当初立雪人
· 恭迎准提菩萨圣诞|诸事圆成,所愿如意!
· 身心越稳定,就会与道越相应
· 断臂求法,断头弘法——一代祖师的传奇人生|禅宗二祖慧可大师纪念日
· 恭迎准提菩萨圣诞 | 普愿见闻者所愿如意,诸事圆成
· 你所求的,正是释迦牟尼佛所放下的
· 苦行得禅定方便度众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