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生命的菜单里,有这一条吗?

2023-07-28 06:03:00 发布: 人气:4
图片




 



把这句佛号从醒的时候念到梦里面




图片




今后我当死,尽人莫不知,

日日又不死,由此常心生。

譬如夺标人,得失虽有二,

总以得为准,决不以失记。

此不正思维,正知正念蔽,

时起久住心,执常谓不死。

便觉现前身,继续多需备,

求暂时诸乐,避目前苦计。

——《念无常颂》


我们知道,夏天来了,秋天和冬天也会紧跟着来,所以不会丢掉衣柜里秋冬的衣服,甚至夏天大太阳的时候,还要拿出来晒一晒为冬天做准备。


一样的,我们平时也不会去为死亡做准备。只要有生的机会,就总是规划着无关紧要的事,不会想有生必有死,也不知道无常在等待着我们。


有的人年纪很大了,病得很重了,在急救室里还说:“我没想到我会死,遗嘱都没写啊!我来医院就是来治病,治好了就回家,怎么就死了呢?”


遗嘱没有写,还没准备好,我还想活,还有多少钱没花完……我们人往往就是这样,年纪再大、病得再重,也不会想到死亡。


我们中国人很忌讳这个话题的,就好像生了不会死一样。我们佛弟子会谈这个,世间人不会谈的,百千万亿的人,生命的菜单里没有这一条的:要为生命的前途做些什么准备。


甚至是有些佛弟子好了,一到长假也出去玩了,计划排得满满的,不会规划时间来寺院亲近三宝,一旦遇到麻烦事了,才会想到来寺院。所以,我们平日里就记得学佛的人,真是有福报、有善根的。



图片



为未来准备了什么?这个问题听起来好像不成立。时间对我们是有隔膜的,它就像每个人的牢笼一样,由不得我们。过去不属于我们,未来也不属于我们,当下也得不到。这就是一个先天局限,我们既没有办法在这个时间轴上往前移,也没有办法往后移,更没办法跳出这个时间轴。


而且,自我的生命感受跟这个时间轴也牢牢地绑在一起,这种束缚就构成了我们生命的不自由。


学佛很重要的一点就是为了克服这种束缚,让生命获得自由,所以我们要念“阿弥陀佛、阿弥陀佛”,无量光无量寿,然后去体证生命的自由。


西方的哲学家认为,我们不可能了解自己,因为我们不可能离开自己。对于二元的世界来说,这的确是办不到的,我们人类没有办法离开时间轴,也没有办法离开自我的躯壳。但这在佛法里是有专门的解决方法,佛教称之为“小乘”,照见五蕴皆空,就能解决了。


证得无我,这在佛教里是很简单的修法。想要跳出这个时间轴获得自由,或许有的人会说做个梦就行了。是的,这也是一个方法,因为当你睡着了,你就离开时间轴了,甚至你在梦中还有能力在时间轴上获得自由。有的人或许有这样的体验:梦中的某个场景会在多少年之后出现在现实生活中。



图片




佛教的修行也告诉我们,念“阿弥陀佛”可以破我执,天天念,如痴如醉地念,就可以把这句佛号从醒的时候念到梦里面。


为什么要念到梦里?因为在梦里,我们的“我执”只有醒着时候的十九分之一。这句佛号,无量光无量寿,超越时间、超越空间的目标,在醒着的时候有可能办不到,但只要能念到梦里去了,或许你会忽然发现,真的超越时间、超越空间了。



图片



月明天心

图片

关注更多分享


天心素食

图片

关注美味分享





佛法加持最大的时候,不要让业障冒出来


对于这样的善根因缘,要懂得珍惜、懂得感恩


修行是修色身还是修心?




相关文章
· 漫画|什么是一念落一法界?
· 原来,得到人身来自持戒
· 未得授记不丧气(一)
· 面对浩瀚的佛法,要歇下我们的狂心
· 修行的方向和境界,你选择哪种
· 恭迎金粟如来圣诞日 | 在人间的真实化现
· 维摩诘大士圣诞 | 金粟如来的化身,佛陀时代智慧典范
· 金粟如来纪念日〡祂化身佛陀时代,示范无碍辩才与智慧
· 供养无量佛
· 从地铺穿越到金色界
· 三皈依,是学佛的开始,更是学佛的基础
· 纪念圆瑛法师圆寂70周年|近现代中国佛教界爱国爱教的旗帜与楷模
· 福田应供,古德流风 ——纪念圆瑛大师诞辰一百四十五周年暨圆寂七十周年
· 丕振宗风,护国济世——缅怀一代宗师圆瑛大师
· 真正的修行人,是想尽一切办法利益众生
· 不同佛前之最初发心(六)
· 让生命与三宝同频共振
· 出家纪念日,最大的恩者是师父
· 如果让我选择一百次,我一百次都会选择出家
· 感恩法乳之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