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行不能乱了次第

2023-05-07 06:00:00 发布: 人气:5
图片




 



小乘的殊胜得到了

你才可能得到大乘的殊胜



图片



佛教里面的修法都是非常秘密的。比如,禅宗如果能开悟证入如来藏的见地,转识成智就是真正的大彻大悟。云门宗里讲的三关:涵盖乾坤、截断众流、随波逐浪。这个“涵盖乾坤”实际上就是法身的见地了,然后再加上这种修持,“截断众流”就是内在的自受用,这个也是秘密的了。


像六祖大师,五祖为他袈裟作围所讲的,实际上就是他后来在猎人堆里十五年要修习的,因为见地有了,还要有修习,要有住处的。


所以天台宗里智者大师也承认佛陀这里是有密法的,包括一些禅宗也是有的。这就是见地的问题,没有修到佛教不共的见地,后面的部分就不能提。因为提了,你又会增加知见,甚至烦恼会更重,但是如果是上根利器,能够有这种智慧,得受用就很快。这就代表这个法是可以修的,但是我们佛法的基础太差,连一个修行相也没有。


我们学习《童蒙止观》,修止观的前提就是持戒要清净,还有要忏悔业障。本来我们求戒就叫忏悔堂,但是我们很多人连忏悔的心态都没有,不仅没有忏悔的相,连调柔的相都不现前,我们都是傲慢的相、无知的相。



图片



实际上,只要有了这种修为,有了这种功德,法界诸佛菩萨自然就会把这个法给你的,不要觉得自己好像很委屈一样。这个虚空法界不缺佛法的,尤其在五台山文殊菩萨这里还缺法吗?就缺我们自己的状态。


《童蒙止观》对我们来说就已经是很殊胜的修法了。修了止观,哪怕修三天,你都会发现这个“我”确实是一堆名词,连正报、依报都只是个概念。物理学科学家研究到物质的微细相时,这种实有的执着也会变得淡化。我们观修的人也是这样。


小乘的这个修法很实用,它的受用就是破我执,就是解脱。它可以现证照见五蕴皆空、四大无我、诸法无我、诸行无常的这些功德,所以我们应该先从这上面入手。


我执小了,烦恼轻了,也常常会清明现前,也有方法入禅定,从这里可以尝到小乘解脱的法味,人无我的空观智慧就比较容易现前。


如果不这样修习,就观气海、观命门火,有时候还会出问题,容易偏到外道上去,增加身执、我见。那就不仅不是解脱法,而是轮回法了,甚至是堕落法,这个还是要警惕的。



图片



在安般修法里面,从风大到鼻触,到名法,这一路剖析下去,解脱的轻安是很快就能现前受用的。对于我们佛弟子来说,要降伏身见、证无我,这就是非常好的一个入手处。


这也属于一种简洁的修法,但如果你不听闻,就根本不知道。我们自性的佛性,如果没有佛法传承、没有佛菩萨加持的这样殊胜的缘起,是不会得这个法受用的。


所以文殊菩萨提醒我们:一、我们有佛性,每个众生都有佛性;第二、没有佛菩萨的加持,有佛性我们也不知道。所以,任何法的受用都是佛菩萨的悲愿力在这个时空把我们拯救出来了,这本身就是很好的。


按照修法次第来说,应当先修小乘,先证无我,证了无我之后,你才发现一切法的安立都是为了利他故,为了转我们这个业报身,为了从根本上净化它的缘故。



图片



就像忏悔业障一样,最简单的就是人跟人之间的忏悔,叫对首忏,也有作法忏,更甚深的就要从智慧的角度忏,甚深的智慧才能从根本上忏,“罪从心起将心忏,心若灭时罪亦亡。”从甚深的法性上去忏悔,这才是忏悔之王。


为什么金刚萨埵叫忏悔之王?金刚萨埵的见是金刚体性的见。《妙法莲华经》中到最后普贤菩萨才出来,金刚萨埵的见就是源于忏悔的对境是普贤菩萨,天台宗也讲到圆教忏悔的对境是普贤菩萨的金刚体性。如果没有这个智慧,忏悔的对境都不得现前。


佛在《地藏十轮经》里就讲到:佛弟子应当次第修行。小乘的殊胜得到了,你才可能得到大乘的殊胜,所以,修行不能乱了次第。



图片



月明天心

图片

关注更多分享


天心素食

图片

关注美味分享




有了佛法,这个清明就变得清澈明朗


三宝的力量在你的生命里占多少份额?


让我们在“信”中,锲而不舍地叠加福德资粮





相关文章
· 【文殊菩萨感应故事】洗心得慧
· 君子不争,谦养其德
· 在家佛弟子修行的重点
· 如何超越时空的障碍?
· 苦行得禅定方便度众生(三)
· 积聚生命的力量
· 怎样依止善知识
· 我们什么时候真正生过?
· 幸福的秘诀
· 立夏:风里乘清凉,雨中可修行
· 清凉微漫|给自己留些空间
· 佛弟子,要有一种怜惜物命的悲心
· 苦行得禅定方便度众生(二)
· 看见云层上空的阳光
· 怎样念佛才不空过
· 禅宗二祖慧可大师圆寂日 | 一花五叶遍尘刹 毋忘当初立雪人
· 恭迎准提菩萨圣诞|诸事圆成,所愿如意!
· 身心越稳定,就会与道越相应
· 断臂求法,断头弘法——一代祖师的传奇人生|禅宗二祖慧可大师纪念日
· 恭迎准提菩萨圣诞 | 普愿见闻者所愿如意,诸事圆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