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丈升座时,为什么最后要从怀里取出一瓣香?

2022-01-12 00:04:00 发布: 人气:7

点击图片观看《天台宗纲要》第39集

视频时长:31:41

图片


圆教的无作四谛、不思议不生灭十二因缘、称性六度十度、不思议二谛、圆妙三谛等道理,其实只是一种道理。


什么道理呢?就是《华严经》所讲的一真法界,禅宗所讲的不二法门,《法华经》所讲的佛之知见,《涅槃经》所讲的大般涅槃,《般若经》所讲的实相般若、中道、空性,《维摩经》所讲的不思议解脱,乃至真如、法性、实相、法界、寂光、毗卢。


从智上说是文殊菩萨,从悲上说是观音菩萨;从金刚体性、摧邪扶正上说是东方药师如来,从祂的圆满、无不摄入此法界上来说是西方阿弥陀佛,从能生一切善上说是南方宝生如来,从所行一切皆不灭上说是北方不空成就如来。


乃至我们的戒体,我们受戒的时候依什么对境忏悔?就是依这个对境来忏,所以也可以称为金刚萨埵。



“藏通别圆”


图片



佛的无作妙体


有的人不明白,为什么别解脱戒被大乘戒所摄、大乘戒被三昧耶戒所摄?他以为这是三个,实际上不是。别解脱戒的戒体,这个无作妙体是佛的无作妙体,佛的无作妙体里就具足了菩提心,也具足了三昧耶。


当我们很认真地修别解脱戒、让祂成为真实的因的时候,虽然祂不能涵盖菩提心戒,但是能不能通?能。当以别解脱戒为因,慢慢增长、受用,越来越解脱,心量解脱、见地开发,自然就会显露大乘的根性,大乘菩提心的特质就会显现出来。菩提心再增进,最后进入不二的状态,有了这种更高的智慧,三昧耶就会现前。


图片



处处都是圆教的理


汉传佛教为什么叫大乘佛教?都是以圆教为因、以圆教为指归。放生是圆教的,早晚功课是圆教的,吃饭也是圆教的,种种仪轨都建立在圆教上。


就像汉传佛教里,方丈升座的时候,最后要从怀里取出一瓣香,说偈:“此一瓣香……”比如虚云老和尚在南华寺升座的时候,他说:“此一瓣香,不从天降,岂属地生?爇向炉中,专申供养。”这句句都是圆教的理。


所以汉传佛教所谓的显宗真正是大密宗,处处圆顿。为什么从怀里掏出香?这都是有表法的。


法不自生,大悲而化。八万四千法门,哪一法不是从诸佛的悲怀里生的?所以汉传佛教其实特别高,历经两千余年,禅、净、密、律一代一代的祖师,继承了佛陀最高的实相理地。所谓显宗,这是什么显?是显密的显,是帮我们把密的圆顿开显出来的显。


图片



行在因中


佛的八万四千法门,藏、通、别、圆,是不是都是佛的功德力?都是佛分上的功德,都是佛接引众生的。


虽然圆教那么圆满,实际上有可能对我们恩德最大的还是藏教,因为这才最对我们的机。所以佛陀给我们设的人天乘、声闻缘觉乘,我们要感恩戴德地去受持。只不过有了这样真实的因,当果现前的时候,我们不要停滞,要相信佛,除了藏教,通教、别教都要层层递进。


也是这个道理,虽然渴求着圆妙、圆顿、圆满的圆教的理、佛的知见,我们把这个设为自己的目标,但还要好好地行在因中。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师父说,一起修《普贤行愿品》营造一年吉祥

图片

除夕普茶时,虚云老和尚嘱咐的话

图片

为什么通过鼻子,可以看到一个人心灵的状态?

图片

这辈子我们一定是凡夫吗?

图片

修行中的剑客和诗人

图片

一起对阿罗汉说:随喜,随喜

图片

这个故事,你懂了吗?

图片

生命最高的追求,也莫过于此

图片

修供养,让功德增胜的妙法

图片

【清凉福城】离家寻道忆往昔

图片

你不是鱼,你怎么知道鱼在哭?

图片
图片
图片

相关文章
· 【悟公上人法语】这样子来念佛,一定能念好
· 藏、通、别、圆,我们最该学哪一个?
· 我们的见地,要像站在须弥山顶一样
· 倘若人生常如此,便是最吉祥
· 【茶香慧日寺】:善知识的重要性
· 虚云老和尚:去泥存水,水清自然月现
· 【日语视频】慧日法语甄选|有了智慧,才能知道黑白
· 值得了解的佛教雕塑艺术简史
· 文殊菩萨要我们开光吗?
· 佛法僧,为什么称为三宝?
· 字字无量光 步步金莲台
· 释迦牟尼佛成道日:观赏敦煌壁画《降魔成道》
· 佛陀在一行中利益无量无边的众生
· 悟入普贤菩萨不增不减的大光明藏
· 帮助成就他人出家有多大功德
· 今天,佛陀为了我们而成道!
· 【意大利语英语双语视频】慧日法语甄选|什么是菩提心的动力?
· 新年修福慧 为国祈泰和 | 云端共诵《普贤行愿品》
· 帮这个忙,竟然有这么大的功德
· 【画话】佛陀请你喝腊八粥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