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佛友当成朋友,是很可惜的

2021-10-06 00:34:00 发布: 人气:2


图片
图片


梦参长老开示


如果学佛了,大家都互称师兄,也称为道友。道友就是以道为友,大家在一起的目标,是为了学佛,是为了修行,不是为了拉帮结派,也不是为了攀缘。大家心中有个共同成长的目标,这样关系才能长久。


有的人把佛友混为朋友,并不赞叹,朋友总是世俗化。佛弟子之间,谈论得更多的,是佛法,而不是别人的婚姻、感情、事业,这些都要远之,可以给他建议,但不能插手。这样就夹杂了,不纯了,以后慢慢地就有烦恼。


有的人进入某些团体,就想着跟谁特别好。世俗上可以特别好,但在佛门中,应该平等相待,不要有特别。靠太近了,就会有怨,朋友好起来可以两肋插刀,如果有怨恨了就有烦恼了。有这个想法,就是染污。如果把佛友当成朋友,是很可惜的,最后连佛友都做不成了,要谨慎。


图片


还有,不要以世俗的观念来看佛友。不管你是当官的,还是老百姓,不管你有钱没钱,都一样平等。佛陀是太子出家,历史上皇子出家的,实在很多。比如说达摩祖师,龙树菩萨,尤其是印度那里特别多。中国也有,梁武帝也出家,还有唐朝的宰相裴休也送子出家,他儿子是翰林,出家后法名法海。


这说明什么?进入佛门,就要放下世俗的成就,世俗事业再大,有佛陀大吗?当然,在世俗有成就,也是福报,也值得赞叹。但在修行的高度,是应该平等。只有这样,才能生起对法的信心,而不是来佛门了,还在攀比。


图片


佛友之间,不谈是非,不谈世间的事情。要知道,道友很难得,这个叫同行善知识。如果修行,只有你一个人,能修得下去吗?肯定不行。要有善知识,其中教授善知识,护持善知识,还有同行善知识。


然后你在想,你身边学佛的多,还是不学佛的多?所以要珍惜啊。在城市,年轻的道友多,有共同话题。那如果跑到偏远乡下,学佛的都是老太太之类的,你说你能有多大的信心坚持。


要把道友当成宝贝来看,大家来共同护持一个道场,要珍惜。你有世俗的事情,可以跟世俗人谈,好不容易遇到了道友,就好好谈佛法,谈修行,有的人到了寺院,不谈佛法,就谈世俗,这就是颠倒。


弘一大师说,君子之交,其淡如水。人和人的关系就是如此,淡淡的就好。如果真的在修行的,大家的心都是相通的,不用太多的话。如果不在修行中,说太多,心灵也无法靠近。所以到道场后,尽量少说话,多念佛,多看佛书。


图片


有的人亲近师父,但一靠近师父,就容易观察师父的过失,结果不仅得不到加持,反而造业,这也要明白。为什么会观察过失,因为靠得太近了,加上自己业障重,看不到功德。这也很糟糕,就容易染污了内心。


道友之间,关系要清澈,在一起的目的,就是以佛法为桥梁,这样才能长久。要搞是非,搞人我,搞世俗的人情,那就到世俗中去。当然,也不是说学佛了,就一定装得很清高。心怀感恩,报恩道友的心,是要的。行动上也可以做,去关怀道友。但在心理要明白,彼此是道友,是为修行而来,不是为攀缘而来。


图片


学佛人互相之间称“莲友”,意思是像“莲花一样的朋友”。这实在是最吉祥、最美丽、最尊贵的称呼。


一个人一生能拥有一个像莲花一样的朋友,可谓幸福满足;如果我们被别人称作是莲花一样的朋友,可说是对我们最大的褒奖与赞美。


莲花出污泥而不染。若有钱即是朋友,无钱不是朋友,则是被金钱所染。有权时高朋满座,无权时一个不来,则是被权位所染;顺我之情即是朋友,不顺我情即不是朋友,则是被情感所染;赞同我就是朋友,反对我就不是朋友,则是被知见所染;经常联系即亲密是朋友,长时不联系即淡漠非朋友,则是被时间所染……


《观经》说:“若念佛者,当知此人则是人中芬陀利花,观世音菩萨、大势至菩萨为其胜友。”芬陀利花是大白莲花,莲中极上。佛以念佛人为莲,观音、势至二大菩萨为此莲之友,故称莲友。可知莲友第一称乃是观音、势至二大士。


真心普愿、恒愿一切众生念佛成佛,不论其贫富贵贱、作恩作怨、逆我顺我,常做此想,是即莲花之德,南无阿弥陀佛!



图片

古文殊寺简介

古文殊寺佛像随喜

古文殊寺原创短片合集

文殊菩萨智慧灯共修活动通启

你认为很冤枉的事,其实没有半点不公平

梦参老和尚:最好的业障对治方法

这个神咒能拔除一切业障

这份牵挂和呵护,你知道吗?

乘愿再来的人有什么特质

【清凉福城】在五台山,不要忘记我们为什么来这里?

甘露醍醐 | 给自己一些修善业的自由

扫码关注我们

图片
图片



相关文章
· 这是积累资粮极大、极快速的方法
· 悟公上人 | 来认识一下佛教的天龙八部
· 木铎清音 金声玉振|普通的生命,也能传递觉醒的智慧
· 【茶香慧日寺】:当你自己会修行的时候
· 虚云老和尚:为佛弟子修道岂可坐享其成
· 【中英双语】慧日法语甄选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
· 【德语视频】不要跟着情绪走
· 甘露醍醐 | 你的佛缘,是否经得起岁月消磨?
· 澡漱盥洗时应如何发愿?——日诵净行品40愿
· 禅门公案的启示|如何才能见到文殊菩萨?
· 悟公上人 | 有一颗恳切至诚之心,念佛就会相应
· 修身养性,离不开传统文化的呵护
· 【谈谈闻思修】如何修学佛法——什么是如法的闻思修
· 【悟道法师净土精要】为什么苦劝吃素 念佛
· 【意大利语英语双语视频】慧日法语甄选|什么是莲花?
· 甘露醍醐 | 给自己一些修善业的自由
· 眼睛看不到因果,因果就不存在吗?
· 一步一步来,事情是可以改变的
· 悟公上人 | 念佛人要专一其心
· 所谓大道无言,该如何去认知这无言的大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