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地藏月都要超度、回向,有意义吗?

2021-08-30 00:21:00 发布: 人气:2
图片
图片




每年地藏月我们都念诵、学习《地藏经》,回向历代祖先、历生父母。有人想,每年都这样重复做,有必要吗?针对这个问题还真有人问过佛陀。佛陀举了一个例子,一个人穷困潦倒,什么好事也不能承办,原因之一就是过去世的子孙没有给他回向功德。


人不仅去世之后要为他超度,替他做功德,就是已经转世,乃至重新投胎到人间来,如果前世的亲人还继续追荐,为他修福,对他也是有用的。

 

《地藏经》一开始,佛陀在忉利天宫为母说法之前,感得十方诸佛和无量无边的圣者现前,文殊菩萨天眼都没有办法了知数量,佛陀说以我佛眼也难以知其数量。这么多无量无边的圣者都是地藏菩萨过去度化成就的,地藏菩萨把众生从苦道里、轮回里救脱出来,培养他们成菩萨,最后证得佛果,这样的案例是无量无边的。



图片



百千颂大集经地藏菩萨请问法身赞》的“地藏”,是指诸佛法身的状态。佛法身的觉也呈现在众生身上,众生如果不觉,这个法身觉的功能、愿力就在起作用,因此这个世界才充满了希望。


法身周遍的体性是圣人的人格化,充满了无尽的大愿。我们只要不随顺自己的习气,哪怕就随顺本性的清净,这本性的清净就会像电梯一样把我们带向解脱,因为本性的清净里就具有这种大愿。


图片


这个心地宝藏不仅诸佛证得了,而且是通于一切未觉悟的众生心地的。不觉的话,就是一种沉沦的相,随业流转,但不觉则已,觉则解脱。

 

对于学佛,特别是学大乘佛教的人来说,越学就越有信心,就越觉得“众生者,非众生,是名众生”。这句话也会让我们对自他二利,对度自己、度众生充满信心。众生只是名字上是众生,不是本性上是众生。



图片



所以《地藏经》的道理要年年讲,而且作为修行人要天天忆念,以这个知见去修持。如果娑婆世界的众生能知道苦,能理性地避免苦,能积极地为自己制造快乐,这也是众生在娑婆世界修行的因,是佛陀愿意来娑婆世界度化我们的一个重要原因。

 

所以每天我们回向的时候,也充满这样一种信心。因为今天回向的众生根器和昨天的不一样,跟明天的也不一样,今天听明白的众生觉醒了,今天就可以解脱了。


每天在回向的时候我都在想,你都亲历了娑婆世界,亲历了轮回,甚至亲证了三恶道的苦,还不皈依三宝、皈依解脱,还有什么出路呢?除此之外就只能继续在轮回里受苦。

 

娑婆世界的苦难,如果有一点积极意义的话,在于它能鞭策我们修行,这就是它具有的正面意义。我们如果畏惧苦难,就要求出离苦难的道路,这也许就是苦难唯一的价值、意义。如果我们还没认识到轮回的恐惧,心灵还没讨厌它、厌离它,那说明轮回的苦难对我们的教育还没有发挥作用,所受的那些苦也都没有价值。



1

END

1


图片

古文殊寺简介

古文殊寺佛像随喜

古文殊寺原创短片合集

文殊菩萨智慧灯共修活动通启

《地藏菩萨本愿功德经讲记》 全30集(随喜转发)

每天一万声地藏圣号,念到49天,会出现什么境界?

孝亲报恩吉祥月,怎么做才能真正利益父母?

七月我们能感应到的众生,一定是过去父母

为报父母深恩,这部短小精悍的佛经不可不读

【清凉福城】此时此刻,五台山金色界就在这里

甘露醍醐 | 智慧的眼才能见到文殊菩萨


图片

扫码关注我们

图片
图片

相关文章
· 转凡成圣,这七觉很重要——七不退法第四组(下)
· 悟公上人 | 信愿行的行,有正行和助行(上)
· 【安居法要】佛陀宣讲“诸比丘七不退法”之缘起
· 弘一大师:福气很薄,不堪消受
· 【文化释说英文有声书】第二篇 观澜知源 中流砥柱(三)
· 甘露醍醐 | 智慧的眼才能见到文殊菩萨
· 佛弟子要修持的七不退法之四(上)——五台安居清凉法要
· 圆测大师纪念日|这位三岁出家的新罗王子,是玄奘大师最为杰出的弟子之一
· 【梦参长老开示】这样一观照,妄想就没有了丨呼吸念佛与观照
· 修行的妙法,就在呼吸中——七不退法第四组(上)
· 【音频版】五台山之旅 | 金阁寺
· 有了见地,修行才有迹可循
· 【公案寓言】切勿把布施供养当成买卖
· 【英法德意西波日韩八国语种视频】超时空的加持(慧日法语每周甄选)
· 甘露醍醐 | 当这个盖障去掉,诸佛微妙之法就全在眼前
· 佛弟子要修持的七不退法之三(下)——五台安居清凉法要
· 恭迎普庵祖师圣诞日〡祈雨禳疫,自创咒语,普安十方的传奇高僧
· 【英法德意西波日韩八国语种视频】超时空的加持(慧日法语每周甄选)
· 佛陀涅槃前的重要教授——七不退法第三组(下)
· 皇帝下令每日必诵的咒语,禅宗四大陀罗尼之一——佛顶尊胜陀罗尼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