念 佛
是 谁
who
考 · 功课
你,悟到了什么?
这次我们派了几位师父出去参学,前后共计三十三天,最后七天是打禅七。当禅七圆满的时候,有一个环节叫考功课,就是方丈和尚拿着香板拍打每一个人,问你打禅七你悟到了什么。
心 · 无所动
作为禅门的规矩,考功课的时候是不能出声音的,方丈和尚虽然问,但是你不能回答,你一回答就起心动念了,一起心动念这一场禅七对你来说就没用了,也就代表你打完了禅七,妄想心还是很大,你准备回答,代表还想证明自己开悟似的,实际上这是一种失败。
最好的禅七受用就是心无所动,悟到什么,就是心无所动,这实际上就是最高的境界也是最平凡的境界。甚至是无凡无圣,没有所谓的开悟和不开悟这种分别念,这才是禅七打得好。
降伏其心
这个规矩方丈大和尚一再强调,但是最后考功课的时候,问大家打佛七,念佛是谁?结果还是有一位师父开口应答了。高旻寺的班首就把他拉出去了,监香的师父,一人一块板子,每人打三下。
在古代,香板是皇帝御赐的,代表尚方宝剑,有生杀大权。修行不是儿戏,讲这个道理,就是希望大家要平常心,要能降伏其心,打了半天禅七,连自己都不能降伏,这就失败了。
修行人
平凡人
我们学佛,学到后来就越像一个普通人、一个平凡人,越像一个老实人、一个善良的人。
我们不分宗不分派,也不去自我标榜,就是这个道理。
所以每次弟子给我发信息,说有修行的瑞相,我还是要关照说:“不要着相,不要动念,动心就不对了。”就像《楞严经》中所说:“是名善境界,不作圣解,若作圣解,必落群邪。”着相了,就变成了负面的了。也就是说你修行很好,有瑞相,这是对我们的一种鼓励,不能骄傲,一骄傲这个鼓励就变成人生的挫折了,表扬一下还飘飘然了,这就不行了,还是如如不动,依旧好好修就行了。
这次参学的最后一堂课特别好,大和尚也说这位师父是出来表法的,就是告诫我们这个规矩是不能犯的,一场法会是不容易的,最后大家都不开口就很庄严。
我刚出家的时候,师父殷殷地嘱托、关照我说:“禅和子不开口,不知道你有没有。”我一直记在心里。
这个不开口是很厉害的,有也落一边,没有也落一边。你不开口,就不落有和没有,这两边都不落。所以考功的时候,大家一场禅七下来,都不开口,说明大家有收获,大家的心还是平静的,也没有自我表现的那个牛角,牛角代表的是魔的头,魔的角。虽然我们每个人心里还是有烦恼,还是有种种的两边,但是我们在降伏中,没有强出头要去表有还是没有,这还是修行相,说明大家都在自我降伏中。
扫码关注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