禅七最后的考证:师父问,你却不能答

2021-06-03 00:00:00 发布: 人气:2


念 佛

是 谁

who




图片





考 · 功课



图片
图片


你,悟到了什么?


这次我们派了几位师父出去参学,前后共计三十三天,最后七天是打禅七。当禅七圆满的时候,有一个环节叫考功课,就是方丈和尚拿着香板拍打每一个人,问你打禅七你悟到了什么。 


图片
图片



心 · 无所动




作为禅门的规矩,考功课的时候是不能出声音的,方丈和尚虽然问,但是你不能回答,你一回答就起心动念了,一起心动念这一场禅七对你来说就没用了,也就代表你打完了禅七,妄想心还是很大,你准备回答,代表还想证明自己开悟似的,实际上这是一种失败。


最好的禅七受用就是心无所动,悟到什么,就是心无所动,这实际上就是最高的境界也是最平凡的境界。甚至是无凡无圣,没有所谓的开悟和不开悟这种分别念,这才是禅七打得好。


图片


降伏其心

图片


这个规矩方丈大和尚一再强调,但是最后考功课的时候,问大家打佛七,念佛是谁?结果还是有一位师父开口应答了。高旻寺的班首就把他拉出去了,监香的师父,一人一块板子,每人打三下。


在古代,香板是皇帝御赐的,代表尚方宝剑,有生杀大权。修行不是儿戏,讲这个道理,就是希望大家要平常心,要能降伏其心,打了半天禅七,连自己都不能降伏,这就失败了。




 图片

修行人


平凡人

我们学佛,学到后来就越像一个普通人、一个平凡人,越像一个老实人、一个善良的人。


我们不分宗不分派,也不去自我标榜,就是这个道理。



所以每次弟子给我发信息,说有修行的瑞相,我还是要关照说:“不要着相,不要动念,动心就不对了。”就像《楞严经》中所说:“是名善境界,不作圣解,若作圣解,必落群邪。”着相了,就变成了负面的了。也就是说你修行很好,有瑞相,这是对我们的一种鼓励,不能骄傲,一骄傲这个鼓励就变成人生的挫折了,表扬一下还飘飘然了,这就不行了,还是如如不动,依旧好好修就行了。


图片


这次参学的最后一堂课特别好,大和尚也说这位师父是出来表法的,就是告诫我们这个规矩是不能犯的,一场法会是不容易的,最后大家都不开口就很庄严。


我刚出家的时候,师父殷殷地嘱托、关照我说:“禅和子不开口,不知道你有没有。”我一直记在心里。


图片


这个不开口是很厉害的,有也落一边,没有也落一边。你不开口,就不落有和没有,这两边都不落。所以考功的时候,大家一场禅七下来,都不开口,说明大家有收获,大家的心还是平静的,也没有自我表现的那个牛角,牛角代表的是魔的头,魔的角。虽然我们每个人心里还是有烦恼,还是有种种的两边,但是我们在降伏中,没有强出头要去表有还是没有,这还是修行相,说明大家都在自我降伏中。


图片

古文殊寺简介

古文殊寺佛像随喜

古文殊寺原创短片合集

文殊菩萨智慧灯共修活动通启

这些禅堂内的天地,少有人知道

憨山大师开示|参禅的误区

舍利,是一种证明

家有考生,如何得到文殊菩萨的加持?

【清凉福城】你找到内在的那份清凉了吗?

佛诞献礼 | 这一天,蓝毗尼园,祂来了

甘露醍醐 | 见相种福

扫码关注我们

图片
图片





相关文章
· 好自珍惜,便得安好
· 虚云老和尚:佛菩萨岂要人念?只缘众生障重才示种种法门
· 【中英双语】慧日法语甄选 | 戒定慧庄严
· 甘露醍醐 | 开启心灵的朝圣之旅
· 103岁的老和尚告诉你,这样修学最好
· 你缺的,是法还是状态?
· 让大家都走上学佛之路,这是一种简单而朴素的情怀
· 悟公上人:爱惜光阴 各自珍重
· 【意大利语英语双语视频】超越轮回的牢笼
· 甘露醍醐 | 青春不限年龄,童真也不限年龄
· 六一儿童节 | 家长怎么做,能令孩子安乐易养、健康聪慧?
· 【六一童心节快乐!】假如你想每天都拥有这份纯真的快乐…
· 你有求法的状态吗?
· 印光大师:修十善业,为三世诸佛净业正因
· 【日语视频】走在圣贤的道路上
· 这是最高级的仪式感
· 甘露醍醐 | 见相种福
· 妙江大和尚:文殊菩萨会迎接每位来五台山的人
· 让生命回归平静是一种能力,也是一种贡献
· 僧团结夏安居的甚深妙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