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家必须站在高点,超越政治、阶级的偏见,把人当人来写,才能写出人与社会的完整、真实面貌。”莫言受邀访问台湾,谈到文学创作如是说。
让自己“归零”
近日莫言接受台湾星云法师邀请,在台湾高雄演讲“文学家的梦想”,并在台北出席他获得诺贝尔奖之后的首本新书《盛典》发表会。这是莫言第6次访台。
面对媒体,莫言坦言最想做的事是“写作、努力忘掉得奖”。他说,想要“放空”,让自己“归零”、回到“初学写作的状态”,“想怎么写就怎么写”。
然而,“想怎么写就怎么写”并非毫无规矩地信马由缰。莫言说,只有把人当“人”来写,超越阶级和政治偏见,才能写出完整的、真正人的形象。他也对媒体强调,过去大陆作家写“人”,会带有阶级、政治的偏见,他在写作时就尽量避免这一点,不把国民党军队当“鬼”来写,也不把共产党军队写成“神”。
莫言还表示,现在“想写自己。”早期,莫言的作品是批判社会和人性,“50岁以后,我想应该向内看,看清我自己,一个人只有正确地认识了自己,才能理解别人”。
读佛典与佛结缘
莫言此番受星云法师邀请访台演讲,少不了叙叙自己的佛缘。
他对媒体说,人类应当有正当的欲望,否则社会不会进步,但是欲望得不到控制,变成贪欲,各类负面现象就层出不穷了。
莫言说,自己今生不能落发为僧,但会多读佛典,与佛结缘。
他也表示,要好好研究星云法师的佛学著作,从头学起,日后更要把星云法师赠与的书法“莫言说尽”挂在书桌后面,“作为人生谏言”日日提醒自己。
——摘自“七宝藏”公众平台
爱出者爱返,福往者福来。随喜转载,功德无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