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10月27日下午,刚刚圆满在峨眉山举行的《普贤文化讲座》,传喜法师又一路风尘来到重庆市江北区铁山坪森林公园,德相法师和当地的四众弟子热情迎请,这是传喜法师首次来到重庆市弘法。
有机会参加法会的人,都为累生累世的佛缘所感,有机会参加法会的人,千万不要错过积累福慧资粮的良机。我们要像海绵吸水那样,多听多记,然后回到生活中,慢慢消化理解,成为般若之用。哪怕十之一二,都会受益无穷。
在重庆的法会中,传喜法师第一次提到七弦琴的比喻,让人有豁然开朗之乐:“为人子弟,要能把自己修得像七弦琴一样,轻轻地调,都能发出声音来。一个生命发不出声音来,放不出光,不要说光耀门庭,自己都很萎靡,更别说利益他人了。生命活出风采来,靠的就是持戒、定、慧三无漏学,生命充实而广大,到哪儿都变成正能量,念经念咒,佛的功德就从你的身口意放出来,往哪儿一站,哪儿的负能量都给他转化掉,你就变成人间吉祥者。你们像菩萨一样参加这个法会,我们同心同德,一起振奋起精神来,身体别靠着椅背,我们的身体就像七弦琴一样的,你靠着椅背就发不出声音。你挺胸坐直,身体就像七弦琴一样调得很好,从高音到低音,发出七种色彩来。念经的时候,五脏六腑振动出这种正能量,经文的功德就通过我们的身口意展现出来,这叫身口意业,以清净的身口意业广度众生,念念相续,无有疲厌。身口意业,无有疲厌,这就是普贤菩萨。我们在座每个人都变成普贤菩萨一样,这样的法会下来,第一个得到利益的就是自己。你越投入,你越受益。想想那些鱼儿、鸡儿和鸭的,有多少已经成了我们火锅中一味料了。如果我们这一生,没有那么幸运投胎为人,此刻,说不定将要被放到火锅里的就是我们自己啊!所以,振奋精神,人身难得今已得,佛法难闻今已闻,那就把整个身口意都投入到佛法当中,以大悲心来实践佛法。虽然时间有限,就这几个小时,但是,这个时间就变成了无量功德,变成无量光无量寿,超越了此地的物理空间,超越了平凡的时间,这就是《普贤行愿品》,所以大家一起来行这个《普贤行愿品》,同入大光明海,同入诸佛的功德海,这就是佛法的威德力。”
七弦琴是古琴的另一种称谓,为中国最古老的弹拨乐器之一,有文字可考的历史有四千余年。为区别于西方乐器,我国在琴的前面加上一个“古”字,琴又被称作"古琴"。古琴是汉民族最早的弹弦乐器,更是汉文化中的瑰宝。在几千年的历史长河中,“琴、棋、书、画”历来被视为古代文人以及士大夫修身养性的必具备的技能。 佛教举行的各种法会中,无论是诵念,还是梵唱,多是以悲悯、轻柔的声调赞叹三宝和歌颂佛德。而参加法会的人,若是摄持一颗心不散乱,以对诸佛菩萨的虔诚之心和对无量众生的慈悲之心,发自内心地至诚诵念,此心当即入佛心,此愿当即入佛之愿海。
《楞严经》有云:诸有智者,要以譬喻,而得开悟。在法会期间,把自我空掉,把自心里面的那些喜怒哀乐和爱恨情愁统统空掉,让佛教的经典以及佛法的不可思议境界,通过我们没有染浊的身体、语言和意念,清澈地流出来,周遍法界。所以,“空”是大智慧,身口意空了,般若的妙有,才显出各种色彩来。非清心不能尽古琴之妙,传喜法师的七弦琴比喻再恰当不过。这是显中之密,万勿略过。
愿以此宣流法音功德,回施法界一切如母有情众生,祈愿生者皈依三宝,发菩提心回心向善,求生净土,往生者莲品高升,同踏大宝莲台,同圆种智。回向世界和平,灾难消除,风调雨顺,国泰民安。
——文字 妙丽 摄影 善振
爱出者爱返,福往者福来。随喜转载,功德无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