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潍坊居士请法,在出席了游本昌老师《最后之胜利》的最后一场话剧演出之后,第二天,传喜法师来到潍坊市畜牧兽医职业学院,为兽医专业的学生进行了以“国学与传统文化”为主题的讲座。十年来,传喜法师坚持“哪里有需要,哪里就是道场”,无论环境优劣,尽量满足众生愿望。此次弘法走进高校,也是传喜法师国内弘法道路上的又一次尝试。
此学院是一所大专层次的全日制普通高等院校。 开设有畜牧兽医、动物医学、动物药学等15个专业,在校学生有7000人。 学院有教授、副教授98人。还聘请了中国工程院院士为名誉院长。目前承担着教育部、农业部“十五”重点职业教育研究课题。这次讲座,校方领导十分配合,由于场地的有限,还专门选取了不同专业的班长、团支书、以及表现优秀的尖子学生作为听众。 讲座伊始,传喜法师与同学们亲切回忆了儿时与祖父共历的餐桌文化,每一个约定俗成的细小规矩,都可上溯到千年前的历史,都积淀了丰富的文化内涵。传统文化活生生地渗透在日常生活当中,成为一个民族鲜活的共同记忆。各种细节组合起来,积少成多,便形成了一个民族代代相传的固有传统。所谓细节决定成败,遵行优良传统,从小事入手,处处都能体现一个人的深厚修养。
法师另外列举了生活中随处可见的椅子文化、服饰文化,无一不体现着中国人自古以来所形成的道德情怀,都有特别的讲究和表法含义。而面对今天特殊的听法众,传喜法师还列举了中医学的伟大之处,因为同学们所接受的动物医学教育全部是以西方医学的体系分支而来,与传统的中医完全断除了连接。 中华文明是世界上唯一一个没有中断发展的文明,其文字、哲学、医学等都完整地流传到今天。好的文化善于凝聚善的力量,中华民族的传统文明,既保留了核心的价值观和宇宙观,又像陀螺一样善于汲取优秀的外来文化,才有五千年生生不息的发展势态。二十世纪初新文化运动之后,正如学者胡适所言,文化革新者在倒洗澡水的同时,把孩子都一起倒掉。流失了传统的中国人,失去了文化对中国人道德凝聚的巨大影响力。如今不太乐观的社会面貌,穷根究源,都是因为传统价值观的丧失,这真是非常遗憾的事实。正如孔子春秋恢复周礼时,形容自己“惶惶然如丧家之犬”,两千年后的今天,有远见的有识之士,如传喜法师者,再度惶惶然尽力呐喊,恢复中国民族的优良道统,恢复日常生活中身体力行的各种传统文化。
传喜法师列举《论语•雍也》中,孔子对颜回的赞叹:“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儒家文化从不否定趋乐避苦是人的本能,但是十分强调人的自律慎独,遵循核心价值观,理智选择,并以此为训,淡泊明志,不改向道之心。
从儒家文化对道德素养的严于律己,传喜法师由儒转道,为同学们讲述了仙风道骨的道家祖师吕洞宾,经受了汉钟离道德考验的故事。钟离欲将点石成金之术传授于吕洞宾,号称此术能使三千功行早日圆满,吕问离:“这点石所成之金,是永远不变的吗。”离答:“此黄白秘术,三千年之后,黄金还会变成石头。”吕曰:“遗害三千年之后人,不愿为之。”钟离笑答:“因你存此心,三千功行,现已即刻圆满”。这则道家公案也说明了“黄金人人羡,唯独祖不愿,只因心术正,便是神仙见”的道德价值观。吕洞宾因为考试过关,跟随汉钟离上终南山,受上真秘法,成为道家的纯阳真人。
传喜法师由儒道再转入佛教,佛教作为中华传统文化密不可分的一部分,两千年来,早已融入中华文明的基因和血液之中。佛教义理广阔包容,可以涵盖和超越所有的价值观和道德体系。佛教的传统因为自传入中国以来,有三宝在传承,住持在世间,因此保存得十分完好,成为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鲜明符号。
佛教对生命内在的探索,无有出其右者,传喜法师为同学们讲述最基本的佛法道理,列举了刚刚报导不久的湖南怀化再生人轮回转世的事例,详尽且具有强大的说服力。
佛教倡导极致善,平等对待一切众生。在座学子将来有可能成为兽医,法师更是慈悲劝导,同学们在对待动物的态度上,应心存有平等和尊重,因为动物也有七情六欲和苦乐感受,在这一点上与人无异。
法师侃侃而谈,点滴相授,慈悲柔软,令年轻的同学耳目一新,且欢喜听闻这从未曾听闻的正法,相信善根善缘已经种在同学们的心田。 传喜法师提到,庄周梦蝶,是我们的老祖先留下的对生命终极思考的千古哲学难题:栩栩如生的蝴蝶和梦醒以后的庄周,到底哪个是真实哪个是幻像,还是说两者都只是幻像和显现,那么,我们的实质到底是什么?人类真的具备辨识的能力吗?佛教的传入为中国人提供了圆满的答案。今天,我们的祖国又提出要恢复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构想和蓝图,实现“中国梦”的梦想。祝愿在山东,孔孟之乡,这个自古出圣贤的好地方,为了最终的梦醒时分,做个美好圆满的梦。
愿以此朝圣功德,回施法界一切如母有情众生,祈愿生者皈依三宝,发菩提心回心向善,求生净土,往生者莲品高升,同踏大宝莲台,同圆种智。回向世界和平,灾难消除,风调雨顺,国泰民安。
爱出者爱返,福往者福来。随喜转载,功德无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