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说是过眼云烟,但自出家20年和弘法10年以来,我有幸遇到许多历经过血与火检验的大和尚,佛法上讲这是增上缘。我与上果下林老和尚就曾有过一宿之缘,不到十几平米的一室之内,床对床面对面地亲近过老人家。刚才听闻介紹,老人家历尽人世沧桑,在近百岁高龄时还眷恋故土,为恢复天宁寺奔波上下四年之久,也不得果。虽说我们国家改革开放三十几年了,但是佛教仍旧面临许多困境。现在这个天宁寺是异地重建的天宁寺,此天宁寺非彼天宁寺,不过也好,它也是这段历史的见证。”2014年10月13日下午,传喜法师应印兴法师及当地信众之邀來到河南省沁阳市天宁寺主持蒙山超度法会时对当地的信众如是说。
佛法是超凡入圣的大智慧,传喜法师继而说到:戒定慧是三无漏学。大家不但要听经,还要读论和持戒。比如礼佛,不要有分別心,纸画的、木做的、铁造的乃至泥塑的,都以一颗虔誠之心礼拜。不但如此,大家还要拜经,除了顶礼经典,还要尊敬出家人。出家人是人天福田,要恭敬三宝。如是修行,才算等持戒定慧。解脱是自己的事,但是,没有诸佛菩萨能成就吗?所以,一定要依教奉行。
今天,佛光普照,愿佛光照到我们每个人的骨子里,照到我们身体的每一个细胞,照破黑暗与无明。所谓:明来暗去。佛光一照,业障消除。这里清清之气,微风徐来,经幡飘动,大家有没有觉得非常舒服啊!头顶蓝天,脚踩莲花,这是真正的天安地宁。乾为天,地为坤。此刻,我们的心,有没有清净下来,这里虽然树不多,但偶尔还是有几声鸟鸣。虽然我们的心不是宝行树,但你的心静下来就是七宝行树。极乐世界七重栏栅和七宝楼阁代表什么呢?代表众生因七圣财而成就的。世间人以金银琉璃为财富,我们修行人以七圣财为财富。而七宝池八功徳水就是七觉支八正道,滋养我们的莲花生命。
我们在娑婆世界一日一夜的清净修行胜过在极乐世界一万年的修行。为什么呢?心安则国土安,心安则众生安。不但心要安下来,还当愿一切如母的众生,都能如我这般心安下来。心安,正觉才能现前。有正觉,才能念佛是佛。而我们娑婆世界的众生常常把自己的心当成垃圾,纵然是千疮百孔,遗失已久,仍旧追逐六尘,随境迷心。在业浪滔天中成为苦海的飘泊者。殊不知,个个有衣里明珠,人人本具如来德相。
为何世间还有三宝屹立?不舍众生啊!大家有此因缘听经闻法,还要明道,有所抉择。回归,就是南无。礼佛,就是礼自心。三宝如慈父慈母一般,我们皈依三宝才能开启自性三宝,住持三宝就是开启自性三宝的,就是开启回归之路的。我们的佛性在凡不减,在圣不增。我们不了解自己的佛性,随业造业,这也正是众生怜悯之处。诸佛菩萨正是接引众生,提携众生和点拨众生的。
莲池大师曾经说过:亲得离尘垢,子道方成就。我们现在天宁寺超度百千万年前的祖先,我们有没有本事把时光倒流召请祖先啊?那靠什么呢?靠的正是当下的清净之心。于此当下,召请历代祖先。我们以前都曾做过牛羊猪狗鸡鹅,所以,我们都曾有牛父母、羊父母以及猪父母、狗父母和鸡父母乃至鹅父母。我们历生的父母,都要以佛光去召请。佛光,不离菩提心。我们的心是无量的,无量光无量寿。众生以因地之心,同佛果地的觉。众生以因地之心入佛的果海。这叫,因赅果海,果彻因源。佛光度我们,愿力度我们。我们是因地的佛,阿弥陀佛是果地的佛。因地的佛,果地的佛,靠的就是感应道交。如果我们回头,就是浪子回头金不换。我心、众生之心、十方诸佛之心,《华严经》云:心佛众生,三无差别。以同体之大悲,行无缘之大慈。
众生因地的心,只要戒恶修善,即成通往极乐世界的资粮。不离心,不离正觉,不离菩提。所以,众生修行不离当念。一句阿弥陀佛,万德洪名,我们平时念佛当以清净之心都摄六根,净念相继,念念清净。无论在家出家,都要真实用功的。在家人假使念一万声佛号,也不及出家人念一百遍,因为出家人身披法服,是住持三宝。所以,众生不要生骄慢心。如果大家不听经闻法,不亲近善知识,佛法就坏掉了。沁阳这个地方很好,很多居士学经礼佛,修加行。我们不但要自己保持好习惯,还要感染亲友和度化亲友。告诉亲友礼佛信佛,是人与人之间最好的礼物,是天地之间最祥和的事情。
什么是中华文化的复兴?家家弥勒,户户观音。大家都学圣贤,做圣贤。夜不闭户,路不拾遗。今年,我们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出席纪念孔子诞辰2565年时表示儒家思想蕴藏着解决当代世界难题的重要启示,它是认识当今中国人精神世界历史来由的一个重要途徑。这是我们国家和民族的福音!佛教自传入我国的二千多年时间里,从来不与政治对立。不仅如此,佛教报四重恩,其中就有报国土恩,念佛可以护国息灾,念佛不忘救国,救国必须念佛。是心是佛,念佛有正能量。文化有文化的力量,而佛教文化是最大的正能量。
法会結束的时候,我忽然想起科学家爱因斯坦曾说过的一句话:我每天上百次提醒自己,我的精神生活和物质生活都依靠别人(包括活着的人和死去的人)的劳动,我必须以同样份量来报偿我领受了和至今还在领受着的东西。我强烈的向往着俭朴的生活,并且常为感觉自己占有了同胞们过多的劳动而难以忍受。一个闻名于世界的人,我们怀念他,不仅仅因为他是一个科学家,请不要忘記,他更有高贵的灵魂。人,活于世间当存感恩之心。我们在诵经前都会说到:上报四重恩,下济三途苦。今日听闻传喜法师再一次提到报国土恩。《大乘本生心地观经卷》云:[一切国王于过去时。曾受如来清净禁戒。常为人王安隐快乐。以是因缘违顺果报皆如响应。圣王恩德广大如是。]这片国土养育了我们,也成就了我们,我们自当以赤子之心知恩报恩。
说到知恩报恩,传喜法师在法会前后念念不忘提及果林老和尚。果林老和尚,号一了,1908年12月15日出生于河南沁阳漕村镇一望族家庭。老和尚曾经亲近拜谒过虚云、印光等大德,还先后与海灯、智真等同住终南山净业寺修道,不遗余力恢复道场如法华寺、兴国寺、牛头寺以及沁阳千年古刹天宁寺。所谓饮水思源,传喜法师几次带领大家共唱:南无上果下林大和尚!南无上果下林大和尚!南无上果下林大和尚!
法会上,还听闻传喜法师讲到七圣财。什么是七圣财?一者信财:信为道本,信受正法;二者进财:未得见谛,而一心精进求出离道;三者戒财:戒为解脱之本,能防三业之非,能止三业之恶,德熏法界,香溢十方;四者愧財:惭者惭天,愧者愧人。不怕念起,只怕觉迟。常常回光返照,升起向圣之心;五者闻财:闻为三慧之首,闻后能思,思后能修。佛法难闻,能够听闻了义之佛法,就有得度因缘;六者舍财:舍即是施。运平等心不染着,身命资财,不悭不贪;七者慧財:定慧即止观,定则攝心不散,止諸妄念,慧则照了诸法,破诸邪见。世间的财富有限、有量、有漏,而且终有坏的一天;唯有出世间的圣财,不坏不灭。听法须观心,书写须解义。每次听法,总要有所思有所悟。
爱出者爱返,福往者福来。随喜转载,功德无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