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父啊,我们做的一点功德可以永远回向过去吗?都不会减少吗?
观音菩萨来度我们,都是“福聚海无量”啊!一切诸佛菩萨虽然都已经圆满福慧了,但为了度众生,显现上祂还是要积累资粮。
资粮
FORIQINGLIANG
没有厚重的资粮,就不可能证悟广大的智慧;有了广大的智慧,就可以与诸佛菩萨同一体性地去利益众生。
如果我们的资粮积淀得比较少,那么戒的法身德、定的法身德、慧的法身德、解脱的法身德、解脱知见的法身德不够厚重,就难以广大地、无边无际地去利益众生的。
从理上来说,众生佛性都是具足的,但在事上,众生由无明而造作的恶业尽虚空都不能纳受。你怎么样令他的恶业净化?你怎么样给予他上升的资粮?
所以,即使是善知识再来、佛菩萨乘愿再来,他这一世度众生的数量都是有限的。如果他这一世利益众生的数量很多,已经超过他的预期了,那他下一世到人间积累资粮的时候,就不为人所知,要默默地、猛力地修资粮,甚至寿命都会很短。
一个善知识利益众生,都是把自身的福禄寿、五分法身的德贴补给众生,这就叫带业。谁带业?佛菩萨;谁往生?我们众生。
像虚云老和尚,利益众生这么大,他连出家人给他磕头都不受啊!不受供养、不受顶礼,都是为了节约福报。节约福报干嘛?多利益有缘的众生。他老人家要修多少世福报,才能来人间这样子给众生挥霍一次?!
佛陀久劫勤苦,广积资粮,就是为了能够来一趟这个五浊恶世救度我们。我们此时此刻能坐在这里也是佛陀的努力。正法、像法、末法,三宝的一切事业、我们佛子受到所有的恩惠,都是源于祂老人家的福德力。
三宝的一切都是讲解脱的。我们穿的是解脱服,吃的是千家饭,睡的床也是三宝的,踏的地也是三宝的,所有都是关乎解脱的,都是诸佛菩萨哀悯赐给我们的。
只有我们内心的习气、烦恼是自己的,所以,怎能不惭愧、不忏悔呢?
佛陀那么鼓励我们,说我们每个众生都有佛性,这不是虚妄的鼓励,而是真实不虚的。我们确实也具足解脱的基因,而心中烦恼是那么猛烈、湍急,所以,有时候定一定,就很有好!
1
想
要
做
功
德
利
益
众
生
不
是
那
么
简
单
的
我于十方佛,合掌诚祈请:
为众除苦暗,请燃正法炬!
回 向
文殊师利勇猛智 普贤慧行亦复然
我今回向诸善根 随彼一切常修学
三世诸佛所称叹 如是最胜诸大愿
我今回向诸善根 为得普贤殊胜行
长按二维码
关注我们
你要做的
无非是
开始和坚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