弥勒圣诞
弥勒菩萨是大乘菩萨的典型代表,是继释迦牟尼佛之后的贤劫千佛第五尊佛。
弥勒菩萨笑容满面,代表皆大欢喜。
弥勒菩萨长长的耳垂,代表慈悲无限。
弥勒菩萨袒胸露腹代表心包太虚、量周沙界。
弥勒菩萨出生于婆罗门家庭,后为释迦牟尼佛弟子,并先于佛陀入灭,上生于兜率天内院。
弥勒菩萨现在兜率天内院说法,据《菩萨处胎经》记载,弥勒菩萨将在距今五十六亿七千万年后,下生人间于华林园龙华菩提树下成佛,故称“当来下生弥勒尊佛”。
【弥勒当知,汝复受记五十六亿七千万岁,于此树王下成无上等正觉。
——《菩萨处胎经》】
《佛说弥勒下生经 》中详细描述了弥勒佛出世时国土的庄严和人民的安乐:土地平整,七宝充满,花香浓郁,果味甘美,国土丰乐;人民善良,具足智慧、威仪和德行,人寿八万四千岁,高十六丈,无有诸患,日日以禅定为乐。现在种下广大善根并修行慈心的果报便能转生那里。
弥勒菩萨成道后于龙华树下前后举行三次传法盛会。每次法会证果得道者不计其数。《佛说弥勒下生经》中说,赴初会证果者,是受到释迦牟尼佛的教诲,由受持五戒、行六事法及四事因缘等功德利益所成就的。赴二会成就者,也是释迦牟尼佛的遗教弟子,由行饮食、医药等四事供养及受三皈依者所成就的;三会之人,还是释迦佛的弟子,以称念“南无佛”及行微小功德所成就的因缘。
中国一些寺庙供奉的笑口常开的弥勒菩萨像,依据的是五代时期的契此和尚。契此和尚入灭之前,说了一偈:
弥勒真弥勒,分身千百亿,
时时示时人,时人自不识。
后被世人奉为弥勒菩萨的化身。
农历正月初一
是弥勒菩萨圣诞
值此殊胜日
愿众生戒杀放生
广修六度
祈愿国泰民安
众生福慧涨涨涨
国泰民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