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我们讲了蒙山法会期间,刘洪眼中的多维世界(“千与千寻”般神隐的幻域,就藏在这座寺院中)。其中提到,来参加法会的唐朝众生,心态平和欢喜,幸福感远高于现代人。
不知你们有没有这样的疑问:
难道时间并非一去不复返?除了当下的时空,过去、未来的时空也平行存在着?
那时的物质生活远逊于当今,为什么唐代的众生过得更幸福?
对此,刘洪讲述了一次神奇的经历,来解释这些问题。
有一天晚上,她躺在床上,并未睡着,却突然进入另一个时空。
她沿着一条大路,走到尽头,再一拐弯,往下坡走去,竟赫然进入了一个车水马龙的唐代市场。道路的两边,是琳琅满目的商店,如药铺、布铺等等。
街上,有高谈阔论的人,人们的品德都很好,恪守儒家的社会秩序。环境有序、优雅、和谐,生活节奏缓慢,幸福指数很高。空气温润,不像现代的空气是急躁、干瘪的。
许多唐朝人因为福德深厚,去世后,依然能延续人间的生活。他们想恢复大唐盛世,但不可能实现,故心生执着,滞留在这个时空里。(只有智慧高、福报大的高僧大德,才能说服他们放下对时代的执着,求生极乐世界。)
他们看到后来千百年,都不如唐朝,索性不投胎了。尤其是现代社会,过度追求利益,削尖了脑袋一直钻,没有做人的优雅与体面,故觉得非常畸形,难以接受。
他们认为,从社会伦理和内在修养看,天地间应该遵循的大道,在现代都已经没有了,整个世界乱成一团糟。
我们看去世千年的唐朝人是鬼,但在他们看来,惟利是图的现代人才是鬼。
他们看到工业污水被排到地下,污染了地下水,大受惊吓:怎么会这样?毫无规矩可言!
对于古代人而言,地下水承载了几千年人类文明,是源源不绝的福德,能够泽被后人。污染地下水,无异于自断命脉。
他们在很愤怒的情况下,才会做一些缺德的事。在现代人看来,或许不值一提。但对于古人而言,就会羞愧交加:我怎么可以这样呢?!
因为祖规很严,有一人做了辱没祖宗的事,全家都很丢脸,担心:过年过节祭祀祖宗,如何面对祖宗?
祭祀时,宛如祖宗亲临,坐在面前。全家上下,男女老幼,都恭恭敬敬地跪着。
大家长向祖宗报告:我叫什么名字,住在哪里,家有老小几口。首先感恩目前的一切,全凭天地祖先护佑;再陈述今年做了哪些事,忏悔做错了哪些事,汇报明年要做哪些事;最后祈求,我以后做的事,能对得起天地祖宗。
大家长,是一个家族的领导。尽管家业很大,佣人很多,但他不会颐指气使,而是在一言一行上,起到表率作用。
即使对扫马圈的佣人,他也很恭敬。因为他会认为:你福报不够,我可以帮你、教育你,我有这个责任;而不是指使你,反正我花钱了,我就可以骂你。
如果收养了孤儿,他会给足人家面子:“我家有需要,你可不可以帮忙?”暗中帮助他,给他教育,辅导他成人,帮他成家立业。
佣人也很有骨气,忠心不二,很有气节。主人派他送东西,他不会看,不会贪,话也不会多说或传错一句,也不会夹杂自己的私心。
如此种种,默默修德。
整个大家族,从上到下,一团和气。最重要的就是德风。
这让我想起了《文昌帝君阴骘文》中:“依本分而致谦恭,守规矩而遵法度。谐和宗族,解释冤怨。”看来这些品德,都是真实存在,且十分普遍的。
再讲讲唐朝的农民。他们虽然不识几个字,但种田非常快乐。因为他们的内在,是祥和平静,很少有私心的。
不过,如果遇到外族入侵,需要打仗了,就会紧急抽粮、抽丁,老百姓就要受苦了。
即使是农民,智慧也很高。他们对天地很恭敬,不会埋怨。
粮食收成后,人们首先想到的是感恩神明、祖先,用粮食供养他们,最后才自己吃。所以大家吃东西的时候,特别心安理得。
粮食之所以长得好,和农民的德行、福报有莫大的关联。同样一碗饭,没有福德的人吃起来味同嚼蜡;有福德的人吃起来津津有味。
如今,文化传承几近消失,很多人不知道,古人过节非常隆重。到了什么节日,就会祭祀相应的神明。甚至做某一件事,也会祭祀相应的神明,所以就很有福德。
他们对天地神明有敬畏心,做了错事有羞耻心,会马上对着太阳忏悔,对着月亮忏悔——及时忏悔。
比如,今天我没有照顾好别人家的孩子,没有百分之百全身心地招待他,帮助到他,就会愧疚。
因为古代家户相距遥远,如果有别人家的孩子来住宿,就会尽心尽力地去照顾好他。如果没有做好,就会很难过。
家族之间、同乡之间,都相互照顾、款待,礼数特别周全,就怕失了礼。
这让人想起书中记载,古人经常说“仰不愧于天,俯不愧于地”。听了刘洪的这些故事,我才明白,果真是如此啊!
刘洪说,为什么有很多人怀念唐朝?因为无论在人看来,还是鬼看来,唐朝都是最好的,人间该有的状态,算是光明的。
再往前就更好了。比如三星堆文物的古蜀国。
那是极高的文明,真的很幸福。老百姓一打坐,就进入云端。
雨后,青山为烟岚环抱,古蜀人就坐在那氤氲的烟岚上。
古蜀文明很高级,没有任何私心,人是通透的,念一起就可以移动。这如果发生在现代社会,就类似于,只要你眼睛一抬,车就升起来了,眼睛一移,车就过去了。不用借助电梯、楼梯、热气球,人可以直接升到高楼上。
古老文明中,即使两个原始人身处不同的森林,相隔几千里。只要静下来一坐,就可以互相沟通了,和大自然融为一体。日出而作日落而息,没有那么多贪心,人很通透。
反观现代社会,虽然物质资源极为丰富,精神世界却是枯燥干瘪的。
甚至滥采石油、煤炭等资源,是在提前消耗、透支子孙的福报。
所以,现在呼唤中华文明的回归,必对当今世界有扶衰起弊之功,人类社会还会再次辉煌。
(文中人物、寺院系化名)
封面图:春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