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句佛号的故事
谛闲老法师有一个徒弟,原本是他同乡,做木匠的。找到他来求出家时年纪已经大了,又没有文化,学经教、修苦行都不适合。谛闲老法师就给他找了个小茅蓬,问他:“让你念佛你能听话吗?”徒弟回答:“能听话。”
一句佛号,足不出户,就这样三年过去了。有一天,护持的老居士跑来跟法师说:“您让我护持的那位师父站在房里一动不动了。”谛闲老法师前去一看,徒弟立在床前,脸朝窗外,手持念珠,往生了。老法师连声赞叹:“好样的、好样的,真是修行人的楷模!了生脱死以种种瑞相为往生作证明!”
这种“听话”其实是对师父的一种信心。师父叫我念阿弥陀佛,我就念阿弥陀佛;同样的,师父叫我放生我就放生,师父叫我点灯我就点灯。老老实实,依教奉行,在这个过程中,业障消除,福慧增长。哪一天资粮丰富了,阿弥陀佛垂手接引,极乐净土立现目前。
这种“听话”也是一种与佛陀的配合。佛如医生,我们如病人,佛给出药方,但药还是需要我们自己来吃。听佛的话,实践佛的方法,病哪有不好的道理?
扫帚的故事
佛陀时代,有一位周利槃陀伽,非常愚笨,学东西即学即忘。随哥哥出家后,三个月的时间连一个最简单的偈子都记不住。当他觉得自己会被僧团赶走而在祇树给孤独园外独自伤心时,佛陀发现了他。了解了事情的缘由后,佛陀问他:“你真的很笨吗?”“我真的很笨。”
知道自己笨,也算一种智慧吧。佛陀就告诉他:“笨不要紧,你能听话吗?”“我能听话!”能听话就有救,佛陀就指导他:“从今天起你就扫地吧,一边扫地一边念诵'扫帚'两个字。”
但仅仅“扫帚”二字周利槃陀伽也是记了“扫”忘了“帚”,记了“帚”忘了“扫”。好在“听话”的承诺一直激励着他勤勉不辍。这样日复一日,有一天当他一边念着“扫帚”一边思维时,恍然间大彻大悟,证得了阿罗汉果。
周利槃陀伽证阿罗汉果,不是因为“扫帚”两个字,而是因为这是佛说的话。周利槃陀伽对佛的话深信不疑,这就是以信心而得度。
佛法的奥妙就在这里,只要你谦虚、有惭愧心,依着师父的引导,一点一点慢慢就能与师父心心相印。心相印了,到处都是佛性,佛性一现前,当下就是解脱。所以佛教界流传一句话:师父叫你鞋倒穿,你就倒穿。
佛不忍众生受苦,深入五浊恶世,行诸度化,但众生好度吗?刚强难化,难调难伏!佛的话是真实语、究竟语、慈悲语,但众生听得进吗?置之不理、充耳不闻!
我们说请佛住世,不是光嘴上讲讲,是要去依教奉行,听佛的话,实践佛的教法——精进地修习四念处、四精进、四如意足、五根五力、七菩提分、八正道分,时时刻刻保持正念,安住在正道之中。
我们的戒定慧的功德能日日增长,就是佛法住世、善知识住世最重要的因缘。
修行苦,苦就苦在我们的心与佛法的真实义难以相应。一句“阿弥陀佛”,我们都知道意思是“无量光无量寿”,但“无量光无量寿”看不见摸不到,想真正了知它就要从看得到、摸得到的地方去训练。
师徒间相互配合,从简单的听话到复杂的领悟,心与心渐渐相印,有一天你就能明白“阿弥陀佛”到底是什么意思。
谛闲老法师的弟子何尝不是在心的相印中看见了阿弥陀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