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
寒
。
今日小寒
赠您小寒养生方
冬日里的暖阳就像炎暑时的清风,在时光变得有些难捱时,她们张开怀抱带给人舒爽和希望。
你看红彤彤的朝阳一出,寂静的大地便再次喧哗,炊烟在千家万户升腾,有人吆喝着叫卖,有人奔行在路途……
岁晏的时光吹响了奋斗者的号角,和家人的团聚也越来越近。今天,二十四节气的小寒将来到我们身边。
小
寒
习
俗
画图数九
二十四节气小寒节气最初起源于黄河流域,据说早年黄河流域的农家每逢小寒,家家时兴用“九九消寒图”来避寒养生。九九消寒图是一幅双钩描红书法“亭前垂柳珍重待春凰”,均为繁体字,九字每字九划共九九八十一划,从冬至开始每天按照笔画顺序填充一个笔画,每过一九填充好一个字,直到九九之后春回大地,一幅九九消寒图才算大功告成。
+ + + + +
吃菜饭
小寒吃菜饭是老南京的习俗。南京人对小寒颇为重视,人们会用糯米加生姜等等(随各自口味习惯)一起煮成菜饭。古时,南京人对小寒颇重视,但随着时代变迁,现已渐渐淡化,如今人们只能从生活中寻找出点点痕迹。
+ + + + +
小
寒
三
候
【一候雁北乡】
身姿灵巧、气贯长虹,春的气息被南飞的大雁提前感知到,远方在呼唤它们启程返乡。
【二候鹊始巢】
大雁正翱翔过头顶,喜鹊开始建筑自己的新家,崭新的憧憬正在到来,崭新的喜悦等待它们“开口播报”。
【三候雉始雊】
春的气息已能被逐渐感知,雉鸡开始鸣叫求偶。
小
寒
诗
词
《雪后煎茶》
——【宋】陆游
雪液清甘涨井泉,自携茶灶就烹煎。
一毫无复关心事,不枉人间住百年。
❖
《寒夜》
——【宋】杜耒
寒夜客来茶当酒,竹炉汤沸火初红。
寻常一样窗前月,才有梅花便不同。
❖
《舆遣人寻访後山陈德方家》
——【宋】 黄庭坚
江雨蒙蒙作小寒,雪飘五老发毛斑。
城中咫尺云横栈,独立前山望後山。
❖
《小寒》
——【唐】 元稹
小寒连大吕,欢鹊垒新巢。
拾食寻河曲,衔紫绕树梢。
霜鹰近北首,雊雉隐丛茅。
莫怪严凝切,春冬正月交。
小
寒
养
生
别看“小寒”有小字,但却以小胜大,可比大寒冷!
到了小寒节气,南北都经历着寒和湿两大阴邪,阴风、冷雨、雪、或者雨夹雪很常见。
低温天气会消耗人体更多的阳气,因此,小寒养生勿忘护阳!
+ + + + + + + + + + +
小寒起居 · 多睡一小时
小寒进入了一年中最寒冷的日子,自然界中的阳气处于一种封藏的状态,人也要符合自然的规律,不要扰动阳气,尽量早睡晚起,以待阳光。
尤其是冬属阴,昼短夜长,阳气不足,人容易生病,每天多睡一小时,对人体健康十分有益。
+ + + + +
小寒着装 · 外出戴帽
平时就手脚冰冷的人,小雪时节可能会觉得更冰冷。
在寒冷时,如果只是穿得很暖而不戴帽子,体热会迅速从头部散去。
所以说,平时怕冷的人,外出最好带一顶帽子,即使是单帽也有很好的御寒效果。
+ + + + +
小寒保健 · 注意引补
小寒时节是冬季进补的最佳时节,但进补不要冒进,需要给肠胃一个适应的过程,所以要做好“引补”。
什么是“引补”呢?
就是先把脾胃功能调好,这样才可以避免因进补不耐受而对身体造成伤害。
引补的方法也很简单,平时可吃些健脾开胃的药物,如党参、太子参、炒意苡仁、山药、莲子、砂仁等调整脾胃功能。
再根据自身的健康条件,适当服食人参、豆浆、红枣、桂圆肉等进补。
若进补后无明显的肠胃不适症状,则引补成功。
+ + + + +
小寒饮食 · 少咸多苦
《四时调摄笺》里说:“冬月肾水味咸,恐水克火,故宜养心。”
意思是说,若咸味吃多了,就会使本来就偏亢的肾水更亢,从而使心阳的力量减弱。
所以,小寒节气应少食咸味、多食苦味,以助心阳,这样就能抵御过亢的肾水,适合的食物包括芹菜、莴笋、生菜、橘子等。
+ + + + +
小寒出行 · 必待日光
晒太阳是很好的生阳方法,不仅可以驱走寒气,还能预防骨质疏松,减少抑郁。
晒太阳时,建议掌心张开朝向太阳,配合散步或深呼吸,时长控制在半小时到一小时。
由于夜里的阴冷很容易伤人,所以大家在小寒节气要尽量避免夜里出行,如果非要出门的话,出门之前喝点热汤。
并在临睡前用热水泡泡脚或者加点艾叶,湿气重的可以加点花椒,先煮再泡,助阳效果会更好。
+ + + + +
大愿法师小寒养生方
小寒这个节气里面我们适合于吃核桃仁饼,用核桃仁五十克打碎,然后放面粉二百五十克,放一点白糖混合在一起,加水搅匀以后烙薄饼吃就可以了。
核桃你敲出来像人的大脑组织一样,所以它能够健脑。
——大愿法师《药师法门健康养生随许法》
月明天心
关注更多分享
天心素食
关注美味分享
往
期
回
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