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心崇尚什么,就会成为什么

2021-12-03 21:32:00 发布: 人气:2
图片


FO

RI

QING

LIANG

BAO



这两天我们密集地思忆我们师父,哪怕用人类最好的语言,用最美的辞藻去表达或者描绘,如果自己没有人生的领悟,那都是空白的。


只有当我们自己修行了,自己的人格中有这种佛法修养了,你里面有三分,你才能猜到别人五分,你里面一分都没有,给你讲五分,你也听不懂的。



沐浴在师父的这种长养之风里


图片


我们来忆念师父的身口意,这是我们的人生课题,说明我们还知道向这么高的目标去看齐。随着我们生命的成长,才会对这样的一位圣贤多一分解读。


我们沐浴在师父的这种长养之风里,“瓶中甘露常遍洒,手内杨枝不计秋”,勃勃生机,如沐春风。


我们要修到什么程度,才能够达到这种状态?虽然我们还没有修到这种状态,但是我们要懂得珍惜有这种状态的圣贤,我们可以向他们看齐,可以羡慕。羡慕久了,慢慢你也会有的。


如果这样你都不羡慕,那你就缺失了崇尚圣贤的这种品格。你心里崇尚什么,崇尚久了,你就会成为什么。


图片
图片
图片


君子虽然不常来,

但心常呼应着,

这就是人格的修养。


我们说:“背得唐诗三百首,不会作来也会吟”。我们读了这些优秀的作品,虽然成不了哪一门哪一派,但至少可以提高我们对优秀作品的鉴赏力。


像北齐、北魏时期塑的佛像,纵使没有肉没有骨,但是那种清气,那种缥缈,如清风拂面,令人超然物外。它不是侵入你的视线,而是着重表现在跟你的解脱、佛陀的解脱的意境上面,所以它跟隋唐的佛像有着极大的不同。


弘一法师就觉悟到了这个,所以他的书法都是细细长长的。就像北齐北魏的佛像一样,笔划与笔划之间的呼应是那么恰到好处,布局是那么“谦谦君子”,君子虽然不常来,但心常呼应着,这就是人格的修养。


中国的文化博大精深,确确实实我们要很用心地去欣赏它,去被它滋养,然后也要有一份情怀,要保护好它,把它延续下去。


图片
图片
图片


对世间的一个法度、一门艺术

都要抱着这么谨慎的、景仰的态度、

不可亵渎之心去面对,

更何况学佛啊!


我们师父小时候还是读过私塾的,他的老师是位老秀才,家里又是佛门世家,也是中医世家,所以师父是具有深厚的中国传统文化的这些修养的。


印光大师也好,我师父也好,对字纸的态度是非常神圣的。我们师父那么大年纪了,有时候还要弯下腰、屈下膝,把地上的一个纸片捡起来,口中念着印光大师的偈语:“世间字纸藏经同”,要这样示现给我们看。师父写字都是毕恭毕敬的,师父也写草体,但是有法度的,写得再快也必须按照法度来。


对世间的一个法度、一门艺术都要抱着这么谨慎的、景仰的态度、不可亵渎之心去面对,更何况学佛啊!


我们有这么完美的师父,我们要好好地学呀!从外在的形象到内在的神情去观察,看他的眼神,他骨子里的那种清气,他内在的思想和慈悲…佛法虽然是深奥的,但是可以通过这样一位高僧,很直接地示范出佛法的高贵品质来。


书法界尚称五百年出一位大家,更何况佛法呀!佛法更是出神入化,同时还能了生脱死,还能够住于生死海中广度众生,所以由此递进,我们对佛法至少也要有一份恭敬啊!


图片



图片

                  日全食                                           2021/12/4


12月4日午后13:30分左右,本年度最后一次日全食将隆重登场。这次全食,全食带从靠近南美洲的南大西洋开始,经过南极洲,在南太平洋结束。在大西洋南部、非洲极西南部、印度洋、南极洲、大洋洲极东南部以及太平洋南部可以看到偏食,我国不可见。

图片
图片

2021年12月4日日全食图


“在日食、月食、冬至、夏至这四个特殊时期行持善法,功德将自然增长无量倍!然此四者的相应功德,依次递减,其中以日食最为广大、不可称说!”


值此殊胜吉日敬请广大善信发菩提心,珍惜机会尽己所能地行善断恶、积资净障!无论诵经、持咒、受持斋戒、观修空性、顶礼、供水、布施、印经、闻思佛法,乃至孝敬父母、奉献慈善公益等,所获功德均事半功倍、无量无边!





图片

我于十方佛,合掌诚祈请:

为众除苦暗,请燃正法炬!



图片

回  向

文殊师利勇猛智 普贤慧行亦复然

我今回向诸善根 随彼一切常修学

三世诸佛所称叹 如是最胜诸大愿

我今回向诸善根 为得普贤殊胜行




图片

长按二维码

关注我们

你要做的

无非是

开始和坚持


相关文章
· 能灭烦恼的水,究竟是什么水?——《天台宗纲要》学记第二十二课
· 【文化释说英文有声书】第四篇 “迷失”与“去我” (五)
· 既受了三坛大戒,像不像沙弥、比丘、菩萨呢?自检讨去。
· 能灭烦恼的水,究竟是什么水?
· 能灭烦恼的水,究竟是什么水?——《天台宗纲要》学记第二十二课
· 为什么,总是一再讲到他老人家?
· 众生虽与佛同一体,受用却是天渊之隔
· 我们能受用佛法,就是接受到了他老人家住世的惠利
· 【人天善法】修行人为什么要少语止语
· 【悟道法师净土精要】关于佛的三身你不知道的解读
· 看见大河的时候,这样观修|日诵净行品68愿
· 当你发起利益众生的心,第一个利益到的其实是自己
· 这是年幼的它,对妈妈的爱……
· 当三宝的形象,出现在你梦里
· 我们跟佛之间的差距有多大?
· 佛陀有没有带我们见观音菩萨?
· 印光大师:像这样的人,人人爱之 上天护之
· 在循环的轮回里,开一扇“任意门”——《天台宗纲要》学记第二十一课
· 昙花里的妙法
· 【德语视频】慧日法语甄选|《心经》是佛的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