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有人在做着不容易做的事情

2021-09-30 21:30:00 发布: 人气:3


《观普贤行法经》:

一切业障海,皆由妄想生,

若欲忏悔者,端坐念实相。

众罪如霜露,慧日能消除,

是故应至心,忏悔六情根。



LOOK#1 · 愿解如来真实义

图片


佛陀讲的经典肯定是正确的,但是要懂得它,才能为我们所用。


我刚学佛的时候,喜欢看佛经,不愿意看祖师写的解释,觉得特别啰嗦,看佛经多简洁,直截了当。但是学习了十年、二十年下来,越来越能体会到,为什么祖师要这么啰嗦地解释。


因为佛经虽然正确,无懈可击,但是众生要明白了才有意义。就好比我们要忏悔罪障的话,往往会端坐念实相。请问我们会端坐吗?端坐是可以看得见的,就是形体上的行、住、坐、卧,这四大威仪都是需要有人教的。否则,有可能一辈子也不懂的,那念实相就更难了。


...


谓修道之人,心不放逸,若行若坐,常在调摄其心,成就道业。虽久于行坐,亦当忍其劳苦,非时不住,非时不卧。设或住卧之时,常存佛法正念,如理而住。于此四法,动合规矩,不失律仪,是为四威仪也。

—— 《菩萨善戒经》



LOOK#2 · 愿解如来真实义

图片


为什么传道、释惑、授业是人类最尊敬的、高贵的工作?就是因为这个工作是非常不容易完成的,却总有人去做着这件不容易做的事。


如果你会端坐,会念实相,那罪业会像霜露一样,刹那间就可以化掉。但是要教会你端坐,教会你念实相,这是刹那间的事吗?


诸佛菩萨一生一生地来这个世间,那样耐心地陪伴我们,祖师们用千言万语来给我们解释佛陀的经典,就是为了让我们能懂得佛陀的真实义。


佛讲的哪一句是谎话吗?没有的,都是真实语。就是佛不说,难道天地大道就不昭彰于世界吗?一直都在的。但是这无字真经谁能懂呢?从这个意义上来说,佛开口说话就已经很慈悲了,奈何我们凡夫听不懂,所以祖师再来解释。


我们现在见不到释迦牟尼佛,是释迦牟尼佛不存在吗?不是的,是我们没福报见到衪了。乃至十六大阿罗汉都是住在世间的,也不是说一个就代表一大阿罗汉,而是代表一群阿罗汉,有的一个就代表着九百位阿罗汉,八百位,五百位,有的一个就代表着一千四百位。他们住在阿罗汉的清净世界里,我们凡夫是看不到的。



LOOK #3 · 宗教永远都是一个自觉自悟的过程

图片


为什么我们要强调建设寺院实际上是在建设自己呢?我们需要通过体力劳动来刻骨铭心地思维:我为什么在这里?就是要得出一点智慧的启迪。


为什么叫启迪呢?因为智慧不是一个有形的果实,可以直接送给你。这是需要你在整个劳动当中去思维,一次次地自我反问,自我挣扎,学会珍惜大家坐在一起的时光,感受着集体的力量,征服着自我的业力。这样慢慢地,一遍一遍地反复,一遍一遍地自我降服,才有可能得到一点智慧的启迪。


这种心灵的修行是没有办法量化的。你不端坐,不念实相,是你自己的问题;你能端坐,能念实相,就能消业障,就能超出轮回。宗教永远都是一个自觉自悟的过程。



LOOK#4 · 整个人类的历史就是一个思想的历史。

图片


图片

《中观论》:“空相未有时,则无虚空法,若先有虚空,即为无所相。是无相之法,一切处无有,于无相法中,相则无所相”。“有相无相中,相则无所住,离有相无相,余处亦不住。相法无有故,可相法亦无,可相法无故,相法亦复无。”



这每一句都是严丝合缝,紧密的逻辑。若你能理解了,这就是启迪我们智慧的咒语,让我们了达诸法实相,超越生死。超越了生死,就是解脱,超越不了,就是束缚的枷锁;超越得了叫法喜,超越不了就是苦。


我们这样去思维这些法,就有点学者的心灵状态了。这时候就知道什么是无明了,我师父悟公上人就说过,“无明是什么?无明就是无所明了。”佛陀看着我们这些众生在苦中煎熬着,告诉我们这个轮回的真相是苦谛。


佛陀讲的话是高度的智慧,是这期人类文明不可二得的人物,没有人能替代祂,更没有人可以超越,我们学也学不像。但是只要沾到一点边,就有一点智慧的气息。


有一位哲学家讲过这样一句话,“整个人类的历史就是一个思想的历史。”如果说人类的历史就是一个思想的历史的话,那么,我们人生的成长,就是一个启迪智慧的生命过程。





图片

我于十方佛,合掌诚祈请:

为众除苦暗,请燃正法炬!



图片

回  向

文殊师利勇猛智 普贤慧行亦复然

我今回向诸善根 随彼一切常修学

三世诸佛所称叹 如是最胜诸大愿

我今回向诸善根 为得普贤殊胜行



图片

欢·迎·关·注

你要做的

无非是

开始与坚持



相关文章
· 【谈谈闻思修】如何修学佛法——佛法的核心
· 【悟道法师净土精要】知道你这一拜有多少功德吗
· 【瑞典语波兰语罗马尼亚语视频】兜率净土
· 甘露醍醐 | 皈依自性三宝
· 如是做,身口意三业都得清净——日诵净行品38-39愿
· 我们需要有爱的情感,更需要爱的能力
· 这是祖师的婆心
· 【音频版】五台山之旅 | 南山寺
· 汉文字之美
· 印光大师:急躁心,乃修行人之大障
· 甘露醍醐 | 把自己锤炼得柔软
· 这是一个殊胜的教法
· 这是对信仰,最好的供养
· 悟公上人 | 五浊恶世有哪五浊?(下)
· 此“无神”非彼“无神”
· 【茶香慧日寺】:经过陶冶锤炼方才成器
· 虚云老和尚:勿弄巧妙,巧妙抵不住无常
· 【西班牙英语韩语视频】慧日法语甄选|每年都这样重复做,有必要吗?
· 甘露醍醐 | 为什么佛教是无神论?
· 恭迎燃灯古佛圣诞〡佛前一盏灯,增福慧无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