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三次走出家门......

2021-08-03 21:30:00 发布: 人气:3
图片




- FORIQINGLIANGBAO -


出家,并不是悉达多太子发明的。在当时印度的九十六种外道当中,许多外道也是有出家的。就连出家这个行为,它本身也是一个人不受各种打扰而追求真理的一种学习方法。

悉达多太子的八相成道就是一种表法,每一步都是佛陀的愿力编排好的程序,乃至佛陀走出家门,代表的是走出自私的、人类所依靠的衣食住行的保障。

所谓的家,就是这样一个给予生命温暖的港湾。但是生命追求真理的时候,是需要从这个低级的束缚里面超越出来的。




图片



我学佛之后,三次走出家门

FORIQINGLIANGBAO



第一次是九零年年底,

以前常常听说崂山道士,

我当时就准备经过泰山去崂山。


图片








所以年三十在家里吃了年夜饭,我哥送我到火车站,大年初一就到了泰安,然后开始上泰山。


登到泰山顶的时候已经是黄昏了,这时在碧霞祠遇到一个道士,他坐在庙门口,我上去跟他聊天,问道:“你们道教修什么?念什么经?”他说念《道德经》、《周易参同契》。


我那个时候虽然已经学佛了,但还是喜欢念《道德经》,所以我们就有了一个共同话题。聊着聊着他忽然问我一句:“你相信人会飞吗?”我读《道德经》时,身心方面是有一些体验的,所以我说相信,他就跟我说晚上九点钟再来。


我赶快找地方住下,就在碧霞祠上面的岱山宾馆,行李放好,到街上吃了点东西,天也快黑了,就又回到碧霞祠。这时碰到一位北京来的驴友,大概五六十岁的样子,他也在那儿溜达。


我问他:“你怎么这么晚还在这里啊?”他说“宾馆忽然涨价了,我就在碧霞祠过一夜”。我说,“那晚上很冷的啊。”他说,“我多拜拜神。”他问,“你拜了没有?”我说,“我还真没拜。”他说,“哎呀,我以前也跟你差不多,到哪儿都不拜,结果回去之后就觉得缺了点什么。”他说,“你一辈子能来几次啊,结果拜都不拜。”


他这么一说,我想确实是的,来也是临时决定从泰安下来的,这一辈子还能不能来也不知道,那就磕头吧。你别看这个拜好像挺简单,实际上一个人要做这个动作,要克服多大的心理障碍,一个有傲慢心的人,这个动作他都做不下去的。


人就是这样,一旦磕头了之后就一发不可收拾,你跟张三神仙磕了,你跟李四神仙不磕,觉得好像看不起他似的,就排队磕。碧霞祠里多少神,就一个一个磕过来,磕到最后一看是观音菩萨。我就知道了道教也供观音菩萨,只是名字换了,叫“慈航道人”。


那天到后来也没人来找我,我就离开碧霞祠,回宾馆了。路上经过一个过去的寺院遗迹,天亮的时候我看到那边刻有佛的名号,大殿的地基还在。


我就一个人站在那里,泰山顶上的星星是亮晶晶的,我仰头望着这星斗满天的夜空,向宇宙祈求,也是我心中唯一的祈求,我说我想修行,我的师父在哪里呢?我向东南西北中各磕三个头,向着虚空、向着宇宙,内心呼唤“我的师父,请您能够知道我的呼唤!我在寻找您!”那个时候我就相信,师父如果是开智慧的,肯定是遍知一切的,我相信跟我有缘的师父可以听到我的呼唤。


回到房间后,我想第二天早上起来看日出,就把闹表弄好,然后去休息了。结果早上起来一打开房间门,门外全是雪,好厚的雪,我惊呆在那边,明明记得睡觉前是满天星光灿烂,怎么睡了一觉就漫天大雪了呢?院子里的树上都是雪,银装素裹,这时候脑子里一下就浮现出小时候背过的那首诗,“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宾馆里本来没住几个人,有的伸头看一下就继续回房睡觉了,我傻乎乎地跑到朝东的地方,在大风大雪中等着看日出,鼻子都快冻掉了,太阳也没出来。


后来下山的时候,再路过碧霞祠,又碰到那天的师父,他说,“你昨天有没有来?”我说,“我来了呀。”他说,“我忽然有事情,就托了一个人来找你,结果没对上头。”


这是我的第一次离家,是想寻找有缘师父的。没有跟父母特别说什么,就好像出去旅游一样。


/壹





图片



第二次离开家是一九九二年底。

这次出去主要是找山洞,

找到的话我就住山好好修行。



图片






第二次离开家是一九九二年底,当时跟家里的父母、兄弟们说,“这次出去不知道什么时候回来。”所以那次出去主要是找山洞,找到的话我就住山好好修行。


那时候脑子里也没有出家的概念,所以写了一首打油诗,第一句就是“不做道士与比丘”。我当时觉得,如果是出家修道,穿了另外一身衣服,实际上又扮演了另一个角色,而我尽量不让自己去充当任何角色,我只是纯粹的想要修行。


所以从绍兴下火车后我就开始走山,从会稽山那边走到嵊州,从嵊州再到大佛寺,到了大佛寺才遇到我的恩师悟公上人,但是遇到的时候也没想起出家这两个字。


图片


从天台山走到石梁方广寺的时候,那个老当家给我煮了面,然后趴在桌上,一边看我吃面,一边问我,问到说我家里有兄弟六个的时候,他一拍桌子说,“你不出家谁出家。”这个时候我才有了出家的概念。


后来在真觉讲寺又遇到月长老和尚,以前是兴慈老法师的侍者,解放前出家的。老和尚当时在闭关,很慈悲让我进了他的关房,聊了一个上午,说他一辈子没有收过出家徒弟,如果我愿意跟他出家的话,他愿意让我成为他这辈子唯一的出家徒弟。老和尚八十多岁,须发皆白,鹤发童颜。他对我师父也是很好的,我说我刚从大佛寺来,他都知道。


那次出去整整一个月的时间,后来还是回家了。



贰/




图片



一九九四年是我第三次离家,

这次真正地离开了世俗的家。



图片





第一次、第二次离家,家里人都舍不得,有点伤心。当第三次离家,我说要出家的时候,家里人已经不那么伤心了,因为已经有一个缓冲期了。


所以我离开家的那天,我妈妈、大哥,还有一起念佛的居士,包了一辆大巴送我到师父的寺院大佛寺。


这是第三次离家,真正地离开了世俗的家。



/叁






 END 







图片

我于十方佛,合掌诚祈请:

为众除苦暗,请燃正法炬!


图片

回  向

文殊师利勇猛智 普贤慧行亦复然

我今回向诸善根 随彼一切常修学

三世诸佛所称叹 如是最胜诸大愿

我今回向诸善根 为得普贤殊胜行





图片

长按二维码

关注我们


 图片

你要做的

无非是

开始和坚持




相关文章
· 【茶香慧日寺】:付出奉献是佛教的精神
· 虚云老和尚:为什么要戒恶修善
· 【中韩双语】慧日法语甄选 | 西方广目天王
· 【德语视频】慧日法语甄选|一种很重要的修行方法
· 穹旻启耀(二)|《妙法莲华经》——智行合一与成佛的全覆盖
· 甘露醍醐 | 学佛不是让你远离世间
· 穹旻启耀(二)|《妙法莲华经》——智行合一与成佛的全覆盖
· 为什么我们一定要求生极乐世界?
· 让我们在行住坐卧中都能产生善的业力
· 【悟道法师净土精要】广生欢喜不生愁的秘诀
· 【日语视频】慧日法语甄选|汝等皆当作佛
· 甘露醍醐 | 吉祥的念头能安定人心
· 法水长流,宗风丕振 | 栖霞古寺上法下宗惺公长老圆寂纪念日
· 为什么唐太宗说“见小沙弥,犹如敬佛”?
· 是什么,让佛菩萨千百亿化身?
· 一个修行的生命,是积极向上的
· 明旸老和尚:观世音菩萨手拿念珠为什么要念自己的名号
· 【文化释说英文有声书】第一篇 食(七)
· 高僧的生死观五丨这几位老和尚个个来历不凡
· 生命的呈现与改变,离不开——随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