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唐太宗说“见小沙弥,犹如敬佛”?

2021-08-02 00:00:00 发布: 人气:4
图片
图片
图片




【原文】

太宗谓玄奘法师曰:朕欲斋僧,但闻僧多无行,柰何?


奘法师曰:昆山有玉,混杂泥沙;丽水生金,岂无瓦砾。土木雕成罗汉,敬之则福生;铜铁铸就金容,毁之而有罪。泥龙虽不能行雨,祈雨须祷泥龙;凡僧虽不能降福,修福须敬凡僧。


太宗恍然曰:朕自今以后,虽见小沙弥,犹如敬佛!


【译文】

有一次,唐太宗问玄奘大师:“我想供僧,但听说许多僧人无有修行,应当如何?”


大师开示说:“昆山有玉,但是混杂泥沙;丽水产金,岂能没有瓦砾?土木雕成的罗汉,敬奉就能培福;铜铁铸成的佛像,毁坏则会造罪;泥龙虽不能降雨,但祈雨必须祈祷泥龙;凡僧虽不能降福,但修福必须恭敬凡僧。”


唐太宗听后恍然大悟说:“我从今以后即使见到小沙弥,也应如同见佛一般。”


图片


凡僧虽然不开公司,也没银行,但是求福要求凡夫僧。泥龙虽然不能直接降雨,但是求雨要求泥龙。经典里说,王子虽小却不可轻视,他以后要做皇帝的;沙弥虽小也不可轻视,因为他是圣贤之教的继承者。


有人觉得自己是老居士了,对刚出家的师父不是很恭敬,他的眼光只看到这是个小和尚,但未来小和尚会变大和尚的,他现在是凡夫,不能超时空,哪一天他有所觉悟就超时空了,那时任何一个时空点对他来说都是没有障碍的。



图片


每个人的心灵空间都是没有障碍的,功能性都是在的,只不过有一天我们明白了,会使用这个功能了,会按这个功能键了。不会按功能键的时候这个功能同样在,即使是凡夫的心也是超时空,也是无量光、无量寿的。


所以不要说小和尚不能轻慢,普通人也不能轻慢、得罪。君子、小人能得罪吗?君子不能得罪,俗话说“君子报仇,十年不晚”,小人也不能得罪,后果比得罪君子还严重,马上给你颜色看,这就叫“人心惟危”。


鬼呢?更得罪不了,你阳气弱的时候它便可以来接近你。所以为什么有人在弥留之际能看到吃过的鸡鸭鱼肉,天上飞的、水里游的,它们都来跟你算账。你如果认为你强的时候有吃它的资格,那你弱的时候,它就是食物链最高端了,它就有吃你的资格,这是双向的。

图片


《楞严经》云:“以人食羊,羊死为人,人死为羊。如是乃至十生之类,死死生生,互来相啖。”所以没有绝对的善恶,只有绝对的因果。你不吃它,它不吃你,你吃它半斤,要还它八两,因果法则本然如是。


我们过去所吃的众生肉,吃进去容易,但怨结要解开却不容易,祖先告诉我们“冤家宜解不宜结”,你吃了只鸡,怎么解?我们解不了却天天在结,直到有人带着满身的癌细胞,才到寺院求忏悔。我们不知道吃肉的过患,这是一种危机。


图片


我们来到寺院,能吃一顿素也算有功德,因为它是干净的,不需要你还债的。我们学佛了,希望历代的祖先也觉悟,历生的父母都能被佛光照耀、开智慧,走上解脱之路。我们所受用到的希望他们也能如此。


愿望是这样,但现实的世界里,这是一个缓慢的过程,需要耐心,所以我们更要坚定自己的愿力。当你坚定了自己的愿力,有了责任心的时候,这个责任心就变成了修行的动力。一个人如果没有这种动力,连戒恶修善的力量源泉都没有。


有多少看不见的力量,我们的圣贤、祖先,宇宙里的高智慧生命护佑着地球,让我们有平安、和平的生活。但有时候想想,我们对得起所享受到的和平、平安的生活吗?我们有没有在这个基础上做对自己、对世界有意义的事?所以我们每天要在佛面前发愿:断一切恶,修一切善,让自己刻骨铭心,把生命中的觉悟回向给这个世界。





图片

古文殊寺简介

古文殊寺佛像随喜

古文殊寺原创短片合集

文殊菩萨智慧灯共修活动通启

为什么说五台山的土木山石都能消罪障?

宇宙中最具救护的力量,危难时刻不能忘却的急救号码

师父那份悄然的点化,遇事之后才明白

【清凉福城】当进了这个门,一句佛号就可以万病总治

【清凉福城】这是耳根圆通章最重要的修法部分

【清凉福城】在五台山,不要忘记我们为什么来这里?

甘露醍醐 | 夏天高温袭来时,就是修习止静打坐的好时候


图片

扫码关注我们

图片
图片





相关文章
· 一个修行的生命,是积极向上的
· 明旸老和尚:观世音菩萨手拿念珠为什么要念自己的名号
· 【文化释说英文有声书】第一篇 食(七)
· 高僧的生死观五丨这几位老和尚个个来历不凡
· 生命的呈现与改变,离不开——随机
· 甘露醍醐 | 夏天高温袭来时,就是修习止静打坐的好时候
· 印光法师:默念,也要听
· 宣化上人 | 一念为善,天地增加正气
· 十万亿佛土之外的极乐世界
· 佛弟子特别感恩的一位菩萨
· 莲池大师:观世间如梦幻
· 【英法德意西日韩七国语种视频】慧日法语每周甄选
· 甘露醍醐 | 怎样才能增加福禄寿?
· 为什么说五台山的土木山石都能消罪障?
· 【英法德意西日韩七国语种视频】慧日法语每周甄选
· 嗡嗡嗡,当一只蚊子飞过来时……
· 禅宗法典《信心铭》
· 信心领受,无有怀疑
· 从气候话题,思考佛教的普世价值
· 【茶香慧日寺】:结了佛缘的伟大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