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气候话题,思考佛教的普世价值

2021-07-30 21:32:00 发布: 人气:4
图片


NO.1



随着每一年的极端气候越来越频繁地发生,联合国秘书长曾在今年年初表示,2021年是国际社会应对气候变化关键的一年,同时联合国气候大会也提倡人们改变生活方式,其中就提到,吃素是一种非常积极的拯救地球的方式。


吃素,不仅仅是尊重生命,救护生命,还可以减缓气候转暖,这也是我们佛教徒最自豪的一种生活方式。不管是从技术层面还是道德层面,我们佛教徒的生活方式都是最符合现代环保概念 --“减排”的道德标准的。我们这样的生活方式在不知不觉中也在利益人天。


NO.2


图片



佛教的智慧具有超前性。


佛陀早在三千多年前就告诫弟子们,要爱护大自然,珍爱绿色植被。而佛教很重要的一种生活方式——安居,从三千多年前的佛陀时代一直延续到现在,很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不踏生草。因为春夏植被繁茂,走动多了会踏到这些生草,我们修行人不要妨碍这些绿色植被的生长,所以要结居一处精进办道,不外出。


佛陀还告诉我们要珍惜水源,水神不喜欢我们整个手伸进河里,所以我们洗手的时候,要拿一个器皿舀出来到外面洗,这样你就只占用那一小杯水的资源,如果你把手伸在溪水里洗,你就使用了整条溪水的资源,这样就会损自己的福报,所以应该用多少取多少。



NO.3


图片


佛陀就是这样潜移默化地让我们形成一种良好的生活习惯,珍爱大自然,珍惜地球资源。


甚至最模范的修行者行“头陀”时,从洗漱到饮用,一天的用水量规定只有两斤半。


现在社会上有人说,传统文化是由传统文化人来承担,来解释和示范的,传统文化人过着传统文化内涵的生活,在衣食住行中贯穿了一种爱护自然、保护自然、珍爱生命的理念在里面。



NO.4


图片



如果从这个角度来看,佛教又是人类最科学、最人性、最道德的一种教育和生活方式。如果我们同时有了智慧的思维,有了智慧的生活模式,实际上我们就是地球文明中的最先进者。


我们要充满这种自信,充满这种自豪,同时我们也希望用佛教文化的这种智慧去造福整个人类。



NO.5



图片


实际上气候转暖的这个世界话题,最终要落实在每一个人的身上,当我们每一个人都克服贪嗔痴了,都勤修戒定慧了,我们就没有那么强大的贪欲去占有和消耗公共资源了,碳排放就可以从根本上减少。


所以中华民族文化的复兴,就是优秀的思想、优秀的行为准则的复兴。当佛教的这种价值观成为普天下的价值观的时候,它不仅能够改善气候,更重要的是,它能够净化我们人类的心灵。








图片

我于十方佛,合掌诚祈请:

为众除苦暗,请燃正法炬!


图片

回  向

文殊师利勇猛智 普贤慧行亦复然

我今回向诸善根 随彼一切常修学

三世诸佛所称叹 如是最胜诸大愿

我今回向诸善根 为得普贤殊胜行





图片

长按二维码

关注我们


 图片

你要做的

无非是

开始和坚持




相关文章
· 【茶香慧日寺】:结了佛缘的伟大意义
· 蕅益大师:无论悟与不悟,一心念佛便是
· 【西班牙英语韩语视频】慧日法语甄选|一种智慧的表现
· 乒乓健将邓亚萍居士前来拜见有明老和尚请开示
· 新书《钵水明镜》五台山重磅首发,限量赠送通道开启
· 你现在,是处在充电模式吗?
· 甘露醍醐 | “示教利喜”是什么意思?
· 日诵净行品22愿——统理大众,一切无碍
· 这些有前世记忆的人,为我们证明了生命……
· 高僧的生死观(连载五)丨这几位老和尚个个来历不凡
· 入了这个门,融入法界无量光明中
· 【悟道法师净土精要】念佛消旧业—实惠稳当
· 【法语视频】慧日法语甄选|南无阿弥陀佛
· 甘露醍醐 | 苦修最苦的是什么?
· 日诵净行品21愿——深入经藏,智慧如海
· 梦里的妈妈,我要怎样救她?
· 千江有水千江月,愿做菩萨那只手
· 一钵看世界,镜中观人生|新版《钵水明镜》首发,限量赠送
· 印光大师:佛法利益,非凡情所能测度
· 【德语视频】慧日法语甄选|“海枯石烂不变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