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典故事】佛赞难陀比丘

2021-03-02 21:34:00 发布: 人气:3
图片


图片


佛典故事连载系列之

《佛赞难陀比丘》












     过去,佛陀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说法时,一日,难陀尊者来到佛所,至诚恭敬地顶礼佛足,随即端坐一旁。此时,佛陀告诉众比丘:「在所有的弟子中,善于说法者,难陀比丘最为第一;而容貌威仪端正,又出身富贵豪门者,难陀比丘最为第一;能够捨离炽盛欲望者,难陀比丘最为第一;能够收摄诸根,饮食知量,于初夜、后夜都能精进行道,修念觉支,正念正知恒常现前者,也是难陀比丘最为第一。」


     「何以说难陀比丘能够收摄诸根?因为他不执著于色、声、香、味、触、法六尘。何以说难陀比丘饮食知量?因为他食用食物只是为了止饥,而非贪著美味;为了修清淨梵行,只取自己所需的份量。何以说难陀比丘于初夜、后夜都精进行道?因为他在白天时经行,到了夜晚则坐禅,精勤断除令众生不得解脱的色、受、想、行、识五阴。在上半夜,他洗足后,便端身正坐,系念专注,入于禅定;中夜时,右胁而卧,足与足相叠,专注系念修念觉支,令正念正知时时现前;下半夜则正身端坐,专注修观,从初夜到后夜都摄心修行,一以贯之,无有差别。




 图片




     「善男子,难陀比丘得最上念觉,摄心不散,正观东、南、西、北各方。于一切万物皆能摄心观察,不令错乱。对于苦受、乐受、不苦不乐受,都能知其缘起,了达此诸「受」的起灭、久近。也明白了知诸「想」的起灭因缘,亦了达当安住在觉性上。比丘们当作是学,守摄诸根,饮食知量,初、中、后夜精勤修习,修最上念觉,大众当如难陀般精进行道。」


     佛又告诸比丘:「我现在教导大众要学习难陀比丘所修之行,如果有比丘所修之行如同难陀,我也会教诫大众向他学习。」佛陀接著说偈:「若能善摄诸根者,亦能系念节饮食,是则名为有智人。善知心起之体相,难陀如是我所叹,汝等应当如是学。」


     佛说此偈后,诸比丘闻佛所说,欢喜奉行。



--- 典故摘自《别译杂阿含经 ‧ 卷一》


图片



佛日清凉宝


《佛遗教经》云:「若勤精进,则事无难者,是故汝等,当勤精进,譬如小水常流,则能穿石。」从佛陀示现涅槃前对弟子的谆谆教诲,可知精进的重要。

 

所谓「精」,即精纯无杂;「进」,则是不懈怠。无论世间或出世间,无论学业、事业、道业,皆需经过一番辛勤努力,才能有所成就。修行是为了生脱死、断除烦恼,趣向究竟成佛之道,所以要发起长远心、精进心,如《佛说无量寿经》云:「人有至心,精进求道不止,会当剋果,何愿不得?」


(此评论仅用于引导,并不代表本平台观点)




声明

本文图片来自网络

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有不当请与我们联络

我们会第一时间进行处理,感恩




图片

我于十方佛,合掌诚祈请:

为众除苦暗,请燃正法炬!


图片

回  向

文殊师利勇猛智 普贤慧行亦复然

我今回向诸善根 随彼一切常修学

三世诸佛所称叹 如是最胜诸大愿

我今回向诸善根 为得普贤殊胜行





图片

长按二维码

关注我们


 图片

你要做的

无非是

开始和坚持


相关文章
· 微信公众平台
· 甘露醍醐 | 菩萨来到世间,要经历什么?
· 为什么说进入五台刹土,寸土能消万年灾?
· 道友之谊
· 以信心而“入” ——《普贤行愿品》讲记第二课
· 【佛典故事】妻子甚狱
· 海公法师 || 文殊五字真言念诵略法
· 听法师讲五台山的故事 | 佛陀波利塔
· 安住,在生命的升级班
· 慧日法语甄选 | 得无量报
· 慧日寺的名字原来和这尊佛有关,一起来认识一下吧
· 甘露醍醐 | 如果没有惭愧心,那连修行的标志都没有了
· 清凉山的初春飞雪,禅意几何?
· 每当看到这些视频,我们都会觉得充满加持
· 每天能以“质直清净”作为一种标准去用功,于菩萨道的成就而言就是很好的
· 【佛典故事】岸树井藤
· 听法师讲五台山的故事 | 不肯去观音院
· 深夜还在刷手机的你,串习的是……
· 慧日法语甄选 | 菩萨的力量是智慧的力量
· 甘露醍醐 | 如此,顿然心胸开阔、智慧明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