捡到自己的钱包原来是最快乐的

2020-07-31 22:00:00 发布: 人气:2


图片




在我们寺庙门口,曾经有个牌子写着:幸福是精神范畴,智慧来自生命精华。


智慧才是生命的精华,幸福是什么?幸福本身它不是一个物质性的东西,我们觉悟到这个,就要调整我们努力的方向。



找到心灵家园


图片


不管我们身处一个怎样的社会和时代,衣食住行是硬道理,活着就要饭吃、要衣服穿、要空间感、还需要虚荣心,还要体现个人的生命价值,一个少不了。但是同时,它也占据了我们的心灵空间,耗费了我们的生命精力。你是拓宽心灵自由度重要呢,还是拥有物质世界的这些名闻利养重要,这个是要有选择的。


世间的生活也是因为有一种希望和期盼,看着自己心爱的孩子,什么苦都觉得可以忍受。但是这种生命是委屈压抑的,没有精神空间的心灵是黑暗的,这是一种无法诉说的痛苦。


只有在你打开经书的时候“一时佛在”,瞬间可以超越过去、现在、未来,这个“一时”,是永恒的时,它是心灵的无极限,无量光、无量寿就是心灵无极限,这里有广阔的空间、时间。


打开佛经就是心灵找到了家园,心灵有家园,酣畅淋漓任翱翔,可以深呼吸,可以流泪,可以发愿。


图片
图片
图片



认识生命的本来面目


图片


颜回自甘他的那种贫穷的状态,是因为看到了精神丰富的伟大;陶渊明不愿为五斗米折腰于乡里小人,是因为他追求着心灵的自由;多少人放弃物质生活归隐山林,也是为了追求心灵的自由和精神的财富。


所以才会有人说“指梅为妻”,“你有妻子吗?”“有啊,梅花是我的老婆,”“指鹤为子”,“你有儿子吗?”他说“有啊,仙鹤是我的儿子”。


这是一种东方人类的智慧,我们的人文修养在物质之外又拓展到精神领域,认识到了精神世界的重要,然后去庄严它,去认知,去领受,领纳这份本来属于生命的这一部分。它不是外来的,而是本有的,所谓的“本来面目”。


世间上的名誉地位,它会有求不得苦,但是你的本来面目是不会求不得苦的。本来面目就是你自己,不但不会求不得苦,当你得到的时候,还得来全不费功夫,而且比世间所有的得到还要快乐,自己捡到了自己钱包的那种快乐。


图片
图片
图片



回归到自性三宝


图片


这是很奇怪的,本来你捡的是自己的钱包,但是这个快乐比别人给你还要快乐。为什么?因为别人给你的是二元对立的,有得就有失,你得到自己的钱包,这个叫无得无失。“以无所得故,菩提萨埵”没有恐怖,远离颠倒梦想,可以得涅槃。


一切诸佛就是以这个本无所得故,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自家的面貌就是三十二相,八十种好。修行积累资粮,就是为了恢复本觉,觉悟本觉,觉悟了之后,念念不忘,如是安住,好自守护。你也如是,我也如是,十方诸佛皆是如是。


净念相继即为“法”,觉悟本觉即是“佛”,净念相继即是“法”,本来清净即是“僧”。智慧就回归到自性三宝,佛出世,佛法住世,所有的住世三宝所努力的目标,你已经得到了,你已经考到清华北大了,这是你人生最大的成就。


图片
图片
图片



佛性是通十方诸佛的


图片


所以就明白捡到自己的钱包原来是最快乐的。你说自己钱包还需要捡吗?需要的,因为你不知道自己有钱包,这个就是“衣里明珠”。你知道我们每个人都有佛性吗?佛性是不垢不净,不增不减,佛性是通十方诸佛的。


为什么极乐世界的人,于早上一念顷就能供养十方诸佛?因为极乐世界的人都已经觉悟的,觉悟的人是不离当下、遍及十方的。


如果我们在娑婆世界能体悟到这个大道,那多幸福啊!你就是地球上最庄严的人,世间的语言也没有办法比喻的。你有这样的修行,有这样的觉悟,你的心就可以通极乐世界,通十方诸佛。


我们来五台山就是来挖这个宝矿的,找自己的钱包来的。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我于十方佛,合掌诚祈请:

为众除苦暗,请燃正法炬!




图片

回  向

文殊师利勇猛智 普贤慧行亦复然

我今回向诸善根 随彼一切常修学

三世诸佛所称叹 如是最胜诸大愿

我今回向诸善根 为得普贤殊胜行







图片

长按二维码

关注我们


 图片

你要做的

无非是

开始和坚持


相关文章
· 梵呗|起梵腔
· 弘法足迹|传喜法师2014年弘法大事记
· 一个学佛青年的内心独白|古文殊寺原创记录影片《我在五台山》
· 甘露法语 | 如何消除过去所造的恶业?
· 【殊胜日】维摩诘大士圣诞 | 金粟如来的化身,佛陀时代第一居士
· 恭迎金粟如来圣诞日|开不二门,无碍方便
· 弘法足迹|传喜法师2013年弘法大事记
· 26年来,祂的生命始终在我信念的最高处……
· 掉进水里的佛像竟然自己回到了寺院——缅甸朝圣之旅(茵莱湖)
· 这才是真正的学佛修行
· 凌晨2点,他去高速公路上收尸,然后……
· 吉祥这个事,是有因和有果的
· 虚云老和尚:人有二十难, 谁能过此难关, 谁就了脱生死
· 什么是真正的孝?原来孝有三重境界——《地藏菩萨本愿经讲记》第6集
· 忿怒的是破魔 炽然的是悲心 ︱听师父详解钟鼓楼吉祥宝顶之甚深寓意
· 甘露法语 | 念珠
· 做无量劫轮回的终结者
· 如果让我选择一百次,我一百次都会选择出家
· 【画话】师父是怎样炼成的?
· 礼赞清凉山|古文殊寺原创影片《清凉山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