敦煌风佛传故事图——鹿野苑的由来

2019-11-07 00:07:00 发布: 人气:3


鹿 / / 

佛陀初转法轮处



图片


鹿野苑位于古迦尸国波罗奈城,今北印印度教圣地瓦拉纳西市北方,又称鹿园,乃远古梵摩达王时,世尊行菩萨道,身现鹿王教化有情之处。同时也是佛陀初转法轮和成立僧伽团体之地,是著名的佛教四大圣地之一。


佛初成道,大梵天王劝请佛转法轮,佛观察外道二仙,阿蓝迦兰与郁头蓝弗皆已命终,无得度缘,昔五位随侍,憍陈如等,少尘少垢,薄使利智,堪受妙法,便往化度,佛为憍陈如尊者,三转四谛十二行法轮,离五欲乐及无益苦行,开示涅槃寂灭、八正圣道中道之行,憍陈如尊者解已,于诸法中远离尘垢得法眼净,佛弟子中得最初解,是为圣首。佛续为开演,五阴无常、苦、空、无我法教,五比丘漏尽意解,证阿罗汉,世间三宝具足,世尊为佛宝,四圣谛为法宝,五比丘为僧宝。


来源于敦煌壁画中的佛传故事图《鹿王本生》以鲜明的色彩和造型,用连环画的形式直观的表述出佛陀往昔行菩萨道利益众生的感人故事。


图片

《鹿王本生》

图片

1.  很久以前,佛陀曾转生为鹿王,体态高大威猛,俊美庄严,統领着上千只鹿,生活在印度北部的森林中。


图片
图片

2.  那时有一位国王喜欢吃鹿肉,常常率兵到森林中狩猎,鹿王带领鹿群奋力突围,四散奔逃。


图片
图片

3.  国王和士兵的利箭如雨点般射出,惊恐万状的鹿群有的跌下山崖,有的坠入深坑,有的被荆棘刺伤,更多的鹿死在弓箭之下,尸横遍野。


图片

4.  鹿王见此情景,心中非常悲痛,于是独自进城求告国王:“如今我们寄居在大王的国境内,大王每次狩猎让鹿群伤亡惨重,请大王慈悲,不再围杀,我们愿每七日献一鹿,供给大王吃。”国王被鹿王的真诚所感动,便答应了鹿王的请求。


从此,鹿群依照抽签得到的献食次序,每七天派遣一只鹿前去王宫。


图片

5.  一天,恰好轮到一只怀孕的母鹿去送死,母鹿即将生产,她苦苦哀求其他鹿和她对调死期,然而谁又愿意早一天赴死呢?为了腹中的小鹿,母鹿于是向鹿王求救。


“仁慈的大王,我并非贪生怕死,只是希望能延迟几天,让我把孩子生下来再去,好吗?”


鹿王心生悲悯,宽慰母鹿说:“放心吧!我愿代你去献食。”


图片

6.  鹿王来到王宫,国王十分诧异地问:“怎么会是你亲自前来?”


鹿王回答:“我代替一只怀胎的母鹿前来献食。”


国王在明白事情的经过后,十分悔恨,流着眼泪说:“鹿王虽为兽类,却怀有仁慈之心,肯为自己的子民舍身,而我为人王,每天肆意杀害众生以饱口福,我不如鹿王啊!”


图片

7.  于是,国王废止了群鹿献食的约定,同时将鹿群居住的地方保护起来,命名为“鹿野苑”,并下令:鹿野苑杀鹿,罪同杀人!


图片

8.  释迦牟尼佛证道后,在鹿野苑“初转法轮”,为五比丘宣说苦集灭道四谛,鹿野苑成为著名的佛教圣地。

图文来源于网络

版权属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图片



图片


我于十方佛,合掌诚祈请:

为众除苦暗,请燃正法炬!


图片

回  向

文殊师利勇猛智 普贤慧行亦复然

我今回向诸善根 随彼一切常修学

三世诸佛所称叹 如是最胜诸大愿

我今回向诸善根 为得普贤殊胜行



图片

长按二维码

关注我们

 图片

你要做的

无非是

开始和坚持


相关文章
· 佛心与众生心有什么差别?
· 汉传佛教早晚课诵的殊胜:修定、修观、发愿
· 憨山大师开悟前的三个梦
· 看到三宝的形象,为什么会流泪?
· 佛门耆宿梦参长老圆寂纪念日:遗风不灭 世范长存
· 悟公上人:不动才方尊
· 金钱这样用功德无量!——《地藏经》讲记第13课
· 文殊大士灵应录 —— 三昧姑的故事
· 古文殊寺抢工进行时 —— 在这里,将虚妄的时间串成念珠,将无暇的人身变成宝瓶
· 文殊菩萨将于何时成佛?
· 《观世音菩萨普门品讲记》有声书 | 第十三集
· 寺院4年的供品“不见”了!他却受到了全世界的赞誉!
· 悟公上人:念珠
· 次第闻思修的重要性!(大乘和小乘佛法的殊胜功德)
· 佛源老和尚:忏其前愆 悔其后过
· 怎样观佛像?
· 讲个鬼故事——鬼也恩怨分明
· 信从闻思里来,主观的信是迷信,佛教是智信——《地藏经》讲记第12课
· 寺院十二时辰
· 『天宁梵呗』 南无腔(南无楞严会上佛菩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