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人持诵千万俱胝那由他佛陀名号,也不及持诵文殊童子名号的功德大,为什么?文殊童子于每一劫所做的利众之事,十万俱胝那由他佛陀也不曾行持。
在场的有些菩萨这样想:“文殊刹土的功德庄严,与极乐世界是否相同?”
世尊知晓祂们的心念而告言:“如同有人用发尖的百分之一许从大海中取一滴水,这相当于极乐世界的功德庄严,大海中剩余的水相当于普见如来的刹土庄严。”
狮子妙力雷音菩萨白佛:“有与此刹土等同的其他刹土吗?”
佛告狮子妙力雷音菩萨:“在东方善住愿超胜世界中,普光功德恒众海王如来现今住世,寿命无量,祂的刹土与普见如来刹土相同、不增不减。安住于文殊此行为、披上不可思议铠甲的光面、智妙、寂根、慧愿这四位菩萨,祂们的刹土庄严也是如此。”
狮子妙力雷音菩萨问文殊菩萨:“你将于何时成佛?”
文殊菩萨回答:“何时虚空界成为有色,彼时我才成佛。同样,何时幻师所幻之人证得菩提,彼时我才成佛。文殊本身就是菩提,菩提也就是文殊,空性就是证觉者。”
尔后世尊告言:“善男子,无量光如来的菩萨及声闻众,其数虽然不可思议,但(跟普见如来刹土的眷属相比,)极乐世界的会众就如同从磨羯国芝麻洞内取出的一粒芝麻,而剩余的芝麻相当于普见如来刹土的会众,有如此悬殊的差别。
普见如来寿量有多长呢?如此将这个大千世界碎为微尘,(一尘一劫,)也不能诠表其数的百千分之一。由此可知,普见如来寿命无量无边。”(《大圣文殊师利菩萨佛刹功德庄严经》云:“如以三千大千世界末为微尘,一尘一劫。若比普见如来寿量劫数,百分千分百千俱胝分,乃至算数譬喻所不能及。”)
接着佛又告言:“将来文殊童子成佛时间之量:譬如将这个大千世界碎为微尘,有人从中取一粒越过尽微尘数的大千世界后放下,如此以这种方式在东方放完了所有微尘。同样,第二个人在南方如此放置微尘……乃至如是放于十方。以这种方式包含的十方世界,以十万百千俱胝等计量也不可胜数。如此把放微尘和没有放微尘的世界再全部碎为微尘,精通历算者也无法以百千俱胝等了知或算出它的数目,这个数目会令一切众生迷乱。只有如来才悉知这些微尘以百数计算有这么多、以千数等计算有这么多,甚至超过它的数目,也无所不知。”
任何结果的背后都有它的因缘
弥勒菩萨白佛言:“世尊,为求这样的大智慧,假设菩萨乃至未来际在众生大地狱中被焚烧,也该忍受,不可舍弃如此智慧。”
佛告言:“的确如此,的确如此。除了信解下劣、精进不足、十分懈怠的众生以外,谁会对这样的智慧不生渴求之心?若将十方撒尘与没有撒尘的那些刹土皆碎为微尘,文殊童子将在比上述微尘数目更多的劫中,依旧行持菩萨行。祂的宏愿与真实行不可思议,为此,祂证得菩提后的寿量与菩萨眷众也不可思议。”
狮子妙力雷音菩萨白佛:“文殊菩萨在这么多劫中也不起厌烦之心真是稀有,所修大行真是稀奇。”
文殊菩萨说:“就像虚空不会分别’经过了这么多劫‘一样,菩萨对任何法也无有行持之想,为此不会厌烦、不生不死等。”
节选自《八大菩萨传》
文殊菩萨传—极乐世界只是沧海一粟
任何结果的背后都有它的因缘
我于十方佛,合掌诚祈请:
为众除苦暗,请燃正法炬!
回 向
文殊师利勇猛智 普贤慧行亦复然
我今回向诸善根 随彼一切常修学
三世诸佛所称叹 如是最胜诸大愿
我今回向诸善根 为得普贤殊胜行
长按二维码
关注我们
你要做的
无非是
开始和坚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