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行人别让大好光阴在睡梦中虚度(十种离睡之法)

2019-11-04 00:04:00 发布: 人气:5
图片
图片

当念无常之火,烧诸世间,早求自度,勿睡眠也。诸烦恼贼,常伺杀人,甚于怨家,安可睡眠,不自警寤?烦恼毒蛇,睡在汝心,譬如黑蚖,在汝室睡,当以持戒之钩,早摒除之。

                                 ——《佛遗教经》


图片
图片


人生有多少时间花在睡觉上?

如果我们按照每天8小时的睡眠时间来计算的话,那么人的一生中至少有三分之一的时间是花在睡眠上的。如果我们活到75岁,那么将有25年的时间是在睡觉。如果除了8小时的睡眠时间外,再有几个小时是花在一些无意义的闲聊、玩乐等杂事上,那么,人生将近一半时间就已经被消耗掉了。


图片
图片


如何克服睡魔?

睡眠为“五欲”之一。嗜睡之人怠惰昏昧,不能精进修持,无从出离生死,故称嗜睡怠业为“睡魔”。那么怎样才能克服睡魔呢?佛陀在《佛说离睡经》中告诉了我们有十种离睡之法:


第一,莫行想,莫分别想,莫多分别。

昏沉时,不要随此睡意想着要睡。如果跟随睡意进行思维:这么瞌睡,就睡一觉吧!那就真的会被睡魔骗走了,这一次顺服,下次也会如流水般顺流而去。


分别想,就是有分别心的妄想。虚妄分别的念头,耗费神思心力,就脱离了定境,而落入昏沉陷阱。多分别,是指更甚一步,就是胡思乱想。


比如我以前有的时候,临睡前一会儿想想这,一会儿想想那,可谓联想丰富,想着想着迷迷糊糊就睡着了。如果逆此障缘,没有分别想,心中就会清净,心定则神思心力充足。


图片
图片


第二,如所闻法,如所诵法,广当诵习。

应反复读诵温习所听闻过、诵习过的经典。佛法无边,文字般若可谓字字珠玑。沐浴在佛恩中,就会法喜充满,精神振奋。


第三,如所闻法,如所诵法,当广为他说。

应为他人讲说所听闻过以及读诵过的经典。这里有一个时机的问题,如果二三同修都想离睡而精进佛法,则互通有无,解疑释惑,有的甚至在讨论中豁然大悟。


第四,如所诵法,如所闻法,意当念当行。

所诵习、听闻过的经典法义,应如理思惟并身体力行。既然在此指出当念、当行之法,应该是对治烦恼收摄心神,关闭诸放逸之门的甘露正法,比如白骨禅观。


图片
图片


第五,当以冷水洗眼及洗身支节。

应该用冷水洗眼睛及身体四肢,这种冷水刺激的方法,会让你蒸蒸耗散的精气,回复小腹之丹田,令你振奋抖擞而精力充沛,所以非常有效。


第六,当以两手相挑两耳。

用两只手同时搓拉、掏挑两个耳朵。耳朵是身体所谓的神经敏感区域,也是道家所谓上丹的一处守护根门。搓拉、掏挑之后,一是刺激之功,重要的是上丹之气因之平衡而不散失,所以能守精气而定神。


第七,当起出讲堂,四方视及观星宿。

应当走出讲堂,环视四方,及仰望天空之星宿,以去除睡魔。


图片
图片


第八,当在空处仿佯行,当护诸根,意念诸施,后当具想。

走到空旷处经行、跑香,收摄护持六根,念及我受十方之布施供养,只为修道度众,不应散乱、放逸。心有惭愧之后,必然勇猛精进。


第九,举尼师坛敷著床上,结跏趺坐。

把坐具铺著在床上,盘腿而端身正坐。诸坐法中,结跏趺坐最安稳而不易疲倦。


第十,当还入讲堂,四叠敷郁多罗僧著床上,举僧伽梨著头前,右胁著床上,足足相累,当作明想,当无乱意,常作起想,思惟住。

应当回到讲堂,把七条衣叠好放在床上,九条衣放在头前,右胁而卧,两足上下相累。躺下后须作光明想,心不散乱,且常作起床之想,如此可令思惟安住稳定。


除睡魔咒

吉ji 帝di 安an 帝di 弥mi 帝di 昆kun 伽qie 帝di 羶shan 帝di 波bo 陀tuo 莎suo 诃he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长按上方二维码关注古文殊寺


相关文章
· 少年的你,为了“一个都不能少”,四个班129名同学做了一个决定......
· 时空穿越之地藏菩萨的前世——《地藏经》讲记第11课
· 恭逢唐密传持三祖善无畏三藏大师圣诞(见者增福增慧,转发功德无量)
· 我们对佛升起很大的信念后,还要学习怎样靠近佛
· 只有四个字,怎么有那么大的威力?
· “没有我怨恨的人,没有我不爱的人”这难道不是一句破地狱的真言吗?
· 佛法有声书:一脉相承
· 灵魂的定义是什么?灵魂与开悟有什么关系?
· 【周末素食厨房】:能让你健脾开胃、增强免疫力的秋季养生汤!
· 这才是成就佛果最快的方法——《地藏经》讲记第10课
· 做义工为大众服务与自己一个人念佛修行,哪个功德大?
· 忍一切的劳苦 也要忍一切的辱
· 好逸恶劳是人的通病,唯精进是最好的良药!
· 心田不长无明草 处处常开智慧花
· 玻尿酸、美容针也无法挽救的究竟是颜值还是无常?
· 《观世音菩萨普门品讲记》有声书 | 第十一集
· 请问经典里是否有记载,有关本师释迦牟尼的净土呢?
· 供佛一捧沙的功德竟然这么大?
· 为什么会堕落五无间地狱?——《地藏经》讲记第9课
· ​【修行法门】在五台山,文殊菩萨教化众生很重要的一个方法就是妙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