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田不长无明草 处处常开智慧花

2019-11-01 00:47:00 发布: 人气:4
图片
图片

我今天在过堂的时候,看见各人吃饭,渐渐有些散乱。吃饭时候容易散乱,亦正好对治散乱。世人不知人身之宝贵。《大涅槃经》偈曰:“生世为人难,值佛世亦难,犹如大海中,盲龟遇浮孔。”《杂阿含经》曰:“大海中有一盲龟,寿无量劫,百年一遇出头。复有浮木,只有一孔,漂流海浪,随风东西。”盲龟百年一出,得遇此孔。凡夫漂流五趣海,还复人身,甚难于此。


《显扬论》曰:“一日月之照临,名一世界;此一世界,九山八海和四洲。”九山是须弥山、持双山、持轴山、担木山、善见山、马耳山、障碍山、持地山、小铁围山,八海是七个香水海和一个大咸水海。须弥山与持双山之间乃至障碍山与持地山之间,当中都有一重香水海,八山之间,共七香水海。最后持地山与小铁围山之间,有一重大咸水海。此海中有东西南北四洲,盲龟在咸水海,百年一出头,要碰入这飘流不停的浮木之孔。


图片
图片


《四教仪》说:“在因之时,行五常五戒,中品十善,感人道身。”四洲中北洲无贵贱,余三洲有轮王、粟散王、百僚、台奴、竖子、仆隶、姬妾之分。皆由五戒十善之因,有上中下不同,故感果为人有贵贱不等。我们现在已得人身,又闻佛法,就要依教奉行,依戒定慧种种法门降伏其心。如照律下修行,则一天到晚,持《毗尼日用》五十三咒,“佛制比丘,食存五观,散心杂话,信施难消。”大众闻磬声各正念。维那在斋堂念了供养咒之后,呼此偈。


比丘吃饭时要存五观:一、计功多少,量彼来处(一钵之饭,作夫汗流);二、忖已德行,全缺应供(缺则不易,全乃可受);三、防心离过,贪等为宗(离此三过,贪嗔痴也);四、正事良药,为疗形枯(饥渴病故,须食为药);五、为成道业,应受此食(不食成病,道业何从)。五观若明金易化,三心未了水难消。


图片
图片


要常存惭愧心,莫失正念,闻声悟道,见色明心,不要心外见鬼。各存正念者,一声磬念一声佛也,不说人我是非,散心杂话。施主一粒米,大如须弥山,若不自了道,披毛戴角还。修因感果如种田,水养禾苗,如智水润心田。能念念在道,则处处都是道场。善用心者,心田不长无明草,处处常开智慧花。既然人身已得,佛法已闻,就要努力修行,勿空过日。


虚云长老开示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长按上方二维码关注古文殊寺


 声 明 

本文由「大圣五台山古文殊寺」

微信平台原创,转载请注明出处。



相关文章
· 《观世音菩萨普门品讲记》有声书 | 第十一集
· 请问经典里是否有记载,有关本师释迦牟尼的净土呢?
· 供佛一捧沙的功德竟然这么大?
· 为什么会堕落五无间地狱?——《地藏经》讲记第9课
· ​【修行法门】在五台山,文殊菩萨教化众生很重要的一个方法就是妙音
· 西方极境是否是自性显现?
· 皇帝也逃不过的因果
· 地藏菩萨本愿就是佛陀的心愿,无论在哪里都不要忘记佛菩萨恒时护佑我们——《地藏经》讲记第8课
· 一个都不能少!找到你、度化你、生生世世
· 佛法有声书:东汉明帝夜梦金人
· 日日往东走,回头便是西
· 道宣律师和文殊菩萨的一段殊胜的因缘(中国律宗初祖道宣律师圆寂纪念日)
· 别天天想着修高法,一个修行人踏实、孝心越大,消业障越多——《地藏经》讲记7课
· 看别人不顺眼,怎么解?
· 《观世音菩萨普门品讲记》有声书 | 第十集
· 如何摆好生活与出离心的关系
· 什么是真正的孝顺?详解孝的三种境界——《地藏经》讲记第6课
· 【殊胜窍诀】悟公上人:修行摄心的先决条件是什么?
· 【解密轮回】佛陀、观世音菩萨为何选择出家?
· 天台祖师传 | 天台宗八祖左溪玄朗大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