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世音菩萨普门品讲记》有声书 | 第四集

2019-10-19 00:06:00 发布: 人气:2

 Avalokiteshvara

观世音菩萨普门品讲记

GuanShiYin

传喜法师 述


图片
图片



图片

音频版(走路、坐地铁都可听)



南无阿弥陀佛!

南无观世音自在菩萨!

顶礼恩师悟公上人!


《楞严经•大势至菩萨念佛圆通章》里说“都摄六根、净念相继”。我们如何都摄六根啊?很多人都会这样问。在这个法会上我没有专门讲这个问题,但这里,我可以跟你们这样讲:一根归元六根消融,你一根耳根能够反闻闻自性,性就是无上道,性就是都摄六根,离开这个其他都摄不了,这样去念就叫净念相继。观世音菩萨“解六结越三空,得二圣发三用”,全都是从这个因缘当中发出来的,所以“彼佛如来叹我善得圆通法门,于大会中授记我为观世音号”。当时观世音菩萨这样修行时,观音佛就对祂说:你已经像我一样了,你也可以称为“观世音”了。


其实,观世音菩萨是古佛再来,以前成佛的名字叫“正法明如来”。现在,你听了这个法之后,你有没有觉得“正法明”了呢?如果你明了正法,你也可以叫正法明如来了,你说,我们佛法里有自、他的区别吗?这就是观世音菩萨的大悲心,而且,如果我们明了了正法,就能够“照见五蕴皆空,度一切苦厄”。我们每一个众生在无量无边的苦恼当中,不管遇到怎样的苦,你用这种方法反闻闻自性的时候,都会化苦恼为清凉,转娑婆为极乐,都能得到解脱。经的文字不讲开来,虽是有智也难解,这里面有甚深的修法,所以听经要深入进去,经中的每一字每一句都跟我们自己有关系,如果你明白了就叫“正法明”。正法是没有生灭,无有来去,如如不动的。


如来的正因是什么?般若就是如来的体性,就是正法的因,这就是如来的正法。大家要去反观,佛陀讲般若讲了二十四年,但是众生的苦难太多,寿命又太短,于是佛陀就把这些悲心凝成一句“南无观世音菩萨”,以这样一种简单明确的方法来告诉我们:怎样明正法,怎样度一切苦厄。


佛在《普门品》里教我们:“若有无量百千万亿众生受诸苦恼,闻是观世音菩萨一心称名,观世音菩萨即时观其音声,皆得解脱。”在《心经》里教我们:“照见五蕴皆空,度一切苦厄。”用观世音菩萨的这种因缘来度一切众生。我们每次打开经典都要念“开经偈”,因为这个经不仅“无上甚深微妙法”,而且是“百千万劫难遭遇”,好不容易“我今见闻得受持”了,所以我要祈请“愿解如来真实义”。这个“如来真实义”是要靠传法者来开显的,所以我们被称为法师,如果不传不讲的话,你纵使有智也难解。有些人依文解义,按文字的字面去解经的话,是不能了达诸佛甚深的本义的,不要说经典不能依文解义,就是世间人的一首诗你也不能依文解义。


图片


我简单地举个例子,我们小学时读过一首诗:“松下问童子,言师采药去,云深不知处,只在此山中。”这首诗你按字面去解释:在树下碰到一个小孩,问他:你老师呢?回答说:到山上采药去了。但是今天云雾缭绕,我们看不到他,他就在这山里面。是不是这个意思啊?这样解的话,诗人的肚子都要气炸了。当年白居易就说:诗在诗之外。就说前面的那首小诗,如果我们修行人来解读的话就心领神会了:众生都有佛性,但是我们业障障着见不到佛性,虽然见不到,但佛性还在这当中,所以“云深不知处,只在此山中”,是不是啊?这佛性就是我们最好的老师,就是我们内在的善知识。


这善知识在哪里呀?就在我们自己这里。所以我们佛教说:人人有个灵山塔,好向灵山塔下修。尽管你不知道这个塔在哪里,但祂还是在你那里。你不听经闻法,不明白这个道理,明明你可以做佛做菩萨,因为佛菩萨的存根就在你那里,好比银行里有百万亿万的存款,你本可以做个亿万富翁,但是你却不知道,你受穷,穷得不得了,你冤不冤啊?有人给你指出来说,你家里藏着一个存款的条子,你是不是要向这个人问个清楚啊?学佛也是这样,能够指示你的佛性,带你回家,让你做佛做菩萨的,就是我们要依止亲近的善知识。


《妙法莲华经》是极其殊胜的,称为经中之王。佛在一生当中所度的弟子都已经根性成熟了,心都比较调柔了,而且对佛都有不退转的信心了,佛才宣说这样殊胜的大法。佛陀初在菩提树下成佛的时候,当时这样思惟:“我所得智慧,微妙最第一,众生之根钝,着乐痴所盲,如斯之等类,云何而可度?”我所证的法微妙第一,但众生都执著在追求快乐、求升反堕的愚痴当中,在这样的迷茫中,我怎样来度他们呢?“我即自思惟,若但赞佛乘,众生没在苦,不能信实法”。如果我直接来说这个一实相乘,众生没在苦海当中他不会相信的。你告诉他:我们平时的生活中,当下就有诸法实相,有极乐世界,大家都不会相信的。“破法不信故,堕于三恶道”,如果我们对佛所讲的法不信,反而会因不信而堕落到三恶道去。佛观到我们众生根器这么钝,这么愚痴,说这么殊胜的法,我们没有这样的智慧来相信,反而会堕落到三恶道去。佛说:唉呀,我宁愿不说,当下就进入涅槃的境界。这时大梵天王马上化身出来祈请佛陀住世:佛陀,您不能入涅槃,在三界苦海的黑暗当中,您犹如世间的明灯已经亮起来了,您不能入涅槃。佛陀“寻念过去佛,所行方便力,我今所得道,亦应说三乘”。佛忆念过去诸佛成佛之后,也不是马上就说一乘实相大法,而是应众生的根器应机说法的,因此佛陀开始转法轮。


因为诸法寂灭相,言语是没有办法来形容的,非要大家自悟自证,所以佛陀就以方便力来到波罗奈,也就是鹿野苑,为最初跟随祂的五个人说法。说苦、集、灭、道四谛法,第一次跟他们说的时候,阿若憍陈如等就证到了阿罗汉果位。五个人听“佛”说法都相应地证得了阿罗汉果位,这时候贤圣“僧”有了,三转四谛法轮这个“法”也有了,这时佛、法、僧三宝都具足了。接着就有一长者的儿子耶舍来出家,带来五十人;佛又度化了迦叶兄弟三个,他们又带了一千人;再度化目犍连和舍利弗,他们也带了二百人,这时佛陀的常随众就成了“千二百五十人俱”,加上最初的五比丘,实际有一千二百五十五人,他们常随在佛陀身边。虽然他们证得了阿罗汉果位,但念佛恩深重无以报答,所以就追随在佛的身边做弟子做侍者,也为佛陀教化众生追随教化。这些人都是印度最出名的,原先修外道时也是修得最好的,他们看到佛陀都认为佛是天下最无上的,是世间之尊,所以他们拜佛陀为老师,跟在佛陀身边。


图片


佛对世间根劣的众生说《阿含经》,《阿含经》着重在说“无我”,哪里是“我”呢?找找看“我”在哪里?这胳膊是我呢?还是腿是我?还是肝、肾、胃是我?对这些肢体部分你会说:我的手,我的胃,显然“我的”不是“我”,你找遍里里外外都找不到一个真实的我。肾坏了可以换一个别人的肾;胃坏了可以切割,有的人胃切割了三分之二也能活;肝也能割掉;心脏坏了,安一个人造心脏也可以活,你说,“我”到底在哪里呢?有说大脑是我;有说大脑思惟是靠脑细胞,但是这个世界上竟有人是没有脑子的照样可以思惟,他颅壳里面是一滩水,什么脑细胞也没有也照样活着,甚至连整个头都没有的也照样活着,这样的例子也有好几个。所以佛陀就启发我们:于是身中,云何为“我”?于是比丘众就在树下岩边,或者到尸陀林去思惟:什么是“我”?由这样不断思惟而证得人无我,证得阿罗汉果位。所以佛“思惟是事已,即趣波罗奈,诸法寂灭相,不可以言宣,以方便力故,为五比丘说,是名转法轮,便有涅槃音,以及阿罗汉,法僧差别名”。佛当初就是以这样子的方便应机说法的,当时佛陀讲经,弟子们是一批一批地证阿罗汉果。


现在末法时代,人们到庙里烧香,也不知道佛菩萨是什么,罗汉是什么,都不知道,圣者是怎么修来的更不知道,只知道造庙,也不知道里面的真实义,信佛就进入了影像阶段。最后大家说,佛菩萨是泥塑的,这些庙是那些迷信的老头老太造的,整个就是一个迷信,应该把这个迷信给铲除掉。于是,大家就把佛像给砸了,把庙给拆了,我们现在是像法的末法,末法的像法。末法时代虽然还有庙,还有佛菩萨的形象,虽然有出家人,但是出家人已经不证圣道;虽然也有经典,但很少有出家人能来开显佛经的真实义。所以僧分四种:贤圣僧、近道僧、糊口的僧、无惭无愧的僧。特别是最后这种僧虽然现出家形象,但却不依佛陀的教导来修行,不持戒律,甚至无恶不作。现在这个时代这种现象也比较多,所以印光大师就称自己是“常惭愧僧”,教我们要知道惭愧。我们现代证得圣道的很少很少,现在为了能供养到一个圣者阿罗汉得供千僧斋。因为佛陀规定,若有人供千僧斋,必有一位真的阿罗汉来应供,所以五台山四月十五之后供千僧斋的人很多,每年要供几十场千僧斋。供一个千僧斋至少要有十万元左右,就是为了和一个圣者阿罗汉结个缘,因为如果和一个阿罗汉结了缘之后,那是不得了,舍一得无量报。但是阿罗汉的果位从修行上来讲,根器小的才称阿罗汉。佛说法,一批根器小的,或证法眼净初果须陀洹,或证二果斯陀含,或证三果阿那含,或证四果阿罗汉;根器大一点的,听佛陀说法发菩提心,或证初地欢喜地,或证二地无垢地,或证三地发光地,或证四地焰慧地,或证五地难胜地,或证六地现前地,或证七地远行地,或证八地不退转地,或证九地善慧地,或证十地法云地,甚至证无上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图片


佛陀的讲法按天台宗的判教分为四个阶段:先是讲阿含部,之后讲方等部,再讲般若部,最后讲法华涅槃。般若讲空性,我们凡夫看也看不到,摸也摸不到,但是这是诸法实相,是一切诸佛如来的身体,悟了般若的人都可以入真正的三昧。中道就是胜谛和俗谛不二,慧能大师一个字不识,悟得了佛的心谛,就知道“烦恼即菩提”,祂达到了这个境界。佛讲般若讲了二十四年,大家都已经菩提成熟了,这时候佛就开权显实,讲大乘《妙法莲华经》,讲了佛自己真正的受用。《妙法莲华经》是诸佛的果地,是佛菩萨倒驾慈航的方便。般若重在智慧上,只有在了达了智慧体的基础上才能说方便,所以智慧成熟了才讲方便,只有佛才能讲方便。


《楞严经》第二十五圆通章说了观世音菩萨的耳根圆通,说观世音菩萨是怎样从耳根而证得三昧的。观音菩萨自己说:无量劫之前,有佛叫观音如来,“彼佛教我从闻思修入三摩地”。祂当时是怎样的一种因缘呢?“由我供养观音如来”,先是和观音如来结缘,听法之前先是供养。“蒙彼如来”这个“蒙”是特别感恩的意思,“授我如幻闻熏闻修金刚三昧”,这就是从闻思修入三摩地,成就了三十二应身、十四无畏、四不思议,“彼佛如来叹我善得圆通法门,于大会中授记我为观世音号”。佛在《悲华经》里也说:过去善持劫中,宝藏佛在世的时候,有无量净转轮王,祂有一个大太子就是观世音菩萨的前身,三月供佛斋僧,发菩提心:“若有众生受三途等苦恼,凡能念我称我名字,为我天眼天耳闻见,为他不免苦者我终不成菩提”。祂发了这样的愿,当时的宝藏佛就授记:“汝观一切众生,欲断众苦,故今字汝为观世音”。字汝:即授汝字号,观世音菩萨云何名为观世音的?就是在因地的时候发菩提心欲断众苦,以前面的发心为因,遇到了观音如来,教祂闻熏闻修金刚三昧而成就圣果。《楞严经》里观世音菩萨是第二十五个圆通,《妙法莲华经》里观世音菩萨在第二十五品里现身。




未完待续图片



图片

《观世音菩萨普门品讲记》

喜马拉雅有声书

扫描二维码聆听




图片

我于十方佛,合掌诚祈请:

为众除苦暗,请燃正法炬!




图片

回  向

文殊师利勇猛智 普贤慧行亦复然

我今回向诸善根 随彼一切常修学

三世诸佛所称叹 如是最胜诸大愿

我今回向诸善根 为得普贤殊胜行




图片

长按二维码

关注我们

 图片

你要做的

无非是

开始和坚持


相关文章
· 诵《大悲咒》若不能满愿,观世音菩萨誓不成佛
· 精华语 | 在观世音菩萨出家纪念日里,我们聊到了……
· 《观世音菩萨普门品讲记》有声书 | 第三集
· 一个殊胜的因缘
· 跟着《心经》“观自在”……
· 恭逢观世音菩萨出家日:一心称念,有感必应,所求皆如愿(转发功德无量)
· 首发:《观世音菩萨普门品讲记》有声书
· 农历九月十九:恭迎观世音菩萨出家纪念日
· 全球热点 | 尼泊尔、印度的佛教圣地
· 想与不想,他们都在护佑着你(见者增福增慧,转发功德无量)
· 一条鱼的来历:从此你有10大不吃鱼的理由
· 明白这点,能让生命超然于三界之外
· 这是一个小行为,却能成就你心灵的大世界
· 传喜法师谈观音菩萨修法窍门
· 观音菩萨“嗡嘛呢呗美吽”快速修法
· 龙树菩萨:记住,偷东西时也要保持觉知、警觉、观照,如果丧失观照,那就别偷……
· 佛法有声书:你是谁?
· 小酌怡情,大饮才伤身?——世界权威医学杂志告诉你,一滴不喝,才是最健康!
· 超能力、折叠时空、选择觉醒还是酷炫的神通?——「慧」看电影之《奇异博士》
· 古人因为敬惜字纸,子孙后代贤德连中状元,官至宰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