线装书局推出的《慈风普扇》属于传统文化智慧类散文集,是传喜法师近年来海内外报刊专栏的文字辑录,共分3个篇章、5个部分,42篇。涵盖生命的议题、文化的传承、精神生于道、佛教与科学、自信与自觉等内容,引导我们从种种错综复杂的信息里,找到安身立命的定海神针。《孟子》言:“吾养吾浩然之气。”《易·乾》云:“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通过本书的阅读,以期激发今人乾健不已的精神。
在当今技术成指数级增长,人工智能对整个世界的颠覆愈来愈令人咋舌的时代,人类的前途及个体生命的价值何在?本书深入浅出,法师从自我生命的体验出发,把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热爱,对如母有情的厚爱融化在字里行间,分享了道是人类文明的核心,启迪心灵、唤醒心灵,呼唤人性的回归;在这个信仰重建的时代,又超越信仰、超越宗教,以多维的视角,引领读者直探生命的本义,实现生命的超越,从而阐释出中国传统文化的内涵与本质。
上篇 生命的议题
一、看破“无常”的本性
二、保持正觉 如沐春雨
三、滴水入海 心心相印
四、美在月光里行
五、“好雪片片不落别处”
六、“妈妈生了弟弟,哥哥哭了”
七、生命的追问
八、冰对水说
九、装藏心灵世界
十、智慧,是一种能量的传递
十一、孝心天堂
十二、“你是谁”
十三、“我,就是惑业”
十四、孔子“苦”中的境界
音频版(走路、坐地铁都可听)
上篇 生命的议题
十、智慧,是一种能量的传递
小时候,每年到了冬至这一天,家里总少不了要烧香供祖先。每每到了烧纸钱的环节,妈妈总会念念有词,所以这个事情比较能够触动神经。那时尽管年纪尚小,但跟在妈妈身后,那些情景现在想来仍历历在目。及至出家后,每年的冬至大法会信众大多会来庙里诵经、超度祖先,祭祖便也有了更好的方式,追思与祭奠自然另有一番意义。
“冬至吃萝卜,一冬天不生病。”我师父的祖上曾做过八抬御医,每到冬至时节师父就嘱咐大寮里早早备足萝卜。师父说:“萝卜青菜营养好,不同的萝卜入内脏,作用不同。青萝卜入肝脏,可以帮助排肝毒;胡萝卜入心,补心;白萝卜入肺,可以清肺;萝卜汁里加蜂蜜,喝了润肺开嗓子,唱歌的喜欢。这叫‘冬吃萝卜夏吃姜,不劳医生开药方。’”在那个冬日的暖阳里,一边开心地吃着清脆的萝卜,一边聆听师父的开示,定格了师父的慈悲微笑,也成为我心中的一个永恒记忆。
“慎终追远,民德归厚”,冬至孝亲祭祖是个民间传统。忆念祖先、忆念先贤,忆念人类文明的脊梁,缅怀祖德,饮水思源,才能不忘根本;承先启后,继往开来,才能不辱使命。
师父说:佛教里讲的都是大道理。大道理,即是生命的方向。如果方向错了,任凭你再怎么努力也只会南辕北辙,相行愈远。在学佛念佛的过程中,我们也在研究生命现象,也在理解佛法的内涵,我们念阿弥陀佛——无量光无量寿、时空没有障碍,为什么时空没有障碍?因为佛的功德超越时空,可以同化时空,佛光跟时空不是对立的。
就像对冬至祭祖的环节,为什么会留下那么深刻的记忆呢?因为我们得到了祖先的加被,在那个时空节点上,这个孩子的生命当下即是充实的,对这个记忆点的印象才会如此深刻。同样,一个人读书是否聪明,这事关其有没有家传文化、有没有家传孝道。如果有传统孝道,一个得到祖宗荫庇的子孙,其大脑的充电量就会更加丰盈,神经末梢也会更加活跃,能量场也会更加强大,或说福报、智慧就更多一点,这也是其过目成诵、过耳不忘之因。这,从哪里来?这是他大脑的福德。而这个福德,是与其家族、祖先乃至圣贤文化息息相关的。
若能明白这个道理,就会明白我们为什么要广弘佛法。因为对一个家庭来讲,孝道文化不能少;对一个社会来讲,圣贤文化不能少,这关乎每个人的当下与未来。一旦缺少了它,我们的生命就会干瘪,大脑就会缺乏能量,大脑的能量越匮乏我们就越被紧紧地束缚于形而下。
“人生不止眼前的苟且,还有诗和远方。”诗和远方,不只是个人的能力,踩在巨人的肩膀上才能去眺望,才能有诗和远方。所以,高晓松在很多场合都反复提到过这句话,因为“诗和远方”是他的家教。若换作一个没有书香之气的家庭,再加上一个没有圣贤文化的社会氛围,在这种环境里长大的孩子,其世界观、价值观也往往是偏颇的,为了利益不择手段是再自然不过的了。
因而,道德可谓是人类的一种奢侈素养。道德的高能量或说理性之下才有所谓的严谨自律,才能遏制贪瞋痴的欲望。倘若不具有这种素养,人就像一匹脱缰的野马,而失去了防护工程。可见唯有理性占上风的生命,才有所谓的主人。从这个角度讲,理性也可说是一种能量、一种看不见的能量流,是一种无界限的文化,犹如人类文明的一道曙光。
“我生来从没有一次选到过幸运,总是选到失败,我一直错选,直至今天站在这里。”审判庭上,当事人如是告白。
试想,周易为什么能算命?周易所讲的就是阴阳之道。一个正能量充满的人,在碰到阴阳这个岔路口时总能幸运地选到阳;反之,一个没有内在道德的人,在生命的选择支里常常会不幸地选到阴。所以,由一个行为即可推知一个人的命运。
就像我们吃饭是为了摄取能量,而文化才是人类健康成长更为重要的一种生命元素。同样是人,我们生活在人的文化氛围里才成其为人;如果生长在狼群里则会变成狼人,生活在熊的怀抱里则会变成熊人。狼人、熊人,非狼、非熊所生,百分百都是人的血统,吃的也同样是碳水化合物,但如果失去了人类文化的哺育,在狼群里生活则会养成狼的习气,茹毛饮血、捕猎获食,变成了所谓的“狼人”。可见,人类的健康成长还需要一种更为重要的生命元素,那就是文化的滋养。
中华民族数千年的优良文化传统,让我们有幸成为古圣先贤的子孙,同时我们也是子孙的祖先,我们责无旁贷。因为这个文化的相续性不能断,否则损失可谓大矣!因而,家庭的孝道、社会的圣贤文化,是我们健康成长,抑或是大脑神经末梢能否顺利工作的一个重要能量源泉。
可通常情况下,我们的大脑还处于一种休眠、混沌或者死机的状态。有人说“我不看经书不犯困,一看经书就能睡着,我坐着也能睡着”。这说明我们的大脑缺乏能量,不能与高能量的经典发生同频共振。这能量哪里来?不是简单地吃饱肚子就可以了,吃饱肚子有时反而更容易昏沉、犯困。所以,修行人常言:吃饭只吃七分饱,修行常带三分病。为什么要带三分病?带点病,有时反而不致太过狂妄,不会不近情理,做事往往也会留有余地,这是病人的优点。反过来,一个身体强壮者更易于不可一世,不懂得体谅他人之痛,对弱者的人生困境也不会将心比心。
那问题来了:如果要把一个人培养得很强大,那强大了之后干什么,这点很重要。是把一个人培养成罗刹或修罗,还是培养成圣贤或菩萨?这是关键所在。这即是社会教育所要担负起的一个责任,也是社会的一个矛盾体。倘若没有道德约束,一个人强大了往往就会忘乎所以,会愈加争强好胜,贪瞋痴愈加炽盛。从究竟义上来讲,罗刹即指我执。假若我们培养、鼓励、滋长的恰是其罗刹的种性,那么社会亦将陷入一种扭曲循环,反而是在助长这种邪恶抑或负能量。所以,《三打白骨精》里有句台词很经典:“你不怕下地狱吗?”白骨精冷冷一笑:“我就是地狱。”这即是一个黑暗的或者负能量充满的生命状态。
美国有一位儿童心理学家,他主持一个儿童电台,并负责解答孩子们的提问。有一天,一个叫Alice的6岁小女孩打来电话咨询:我是个好孩子,我弟弟是个坏孩子。爸爸妈妈要求我们每晚9点上床睡觉,每一次我都很听话。可弟弟却不听话,每次都要一个苹果才肯上床,而他居然每次都能得逞。我也想要一个苹果,但爸妈从不给我。为什么弟弟是个坏孩子却能得到苹果,而我是个好孩子却总得不到?
他一时语塞,竟被问住了。但他很诚实地告诉Alice:很抱歉,我现在还不知道。如果有一天我知道答案了,一定第一时间告诉你。一晃3年过去了。有一天,他去参加一场婚礼,紧张的新郎将戒指戴错了新娘的手指。神父马上为他解围:“孩子,她的左手已经很完美了,请你戴在她的右手上吧。”
他听后,一下茅塞顿开,当即迅速返回电台,叫停了所有正在播出的节目,兴奋地呼唤Alice的名字。他说:“Alice你在吗?你在收音机前吗?你还记得3年前的问题吗?我很抱歉,你现在9岁了,我才有了答案。我希望你能认真听,希望你不再为坏孩子得到苹果而耿耿于怀。坏孩子虽然得到了苹果,但其实你得到了上帝最好的礼物,就是你是个好孩子!”
这,即是著名的“上帝不奖励好孩子”之说。而上帝给我们最好的礼物就是我们是一个好人,这即是做好人的最大福报!一个善良的人,一个善良的心态,即是我们生命中最美好的礼物!
然而,做事是要有理论支撑的。若找不到理论基础,找不到一个善的群体,一个人往往是走不远、支撑不久的。所以,才有“指鹿为马”的历史典故。一个人,倘若想由内而外地充满正能量,是要好好修的。这就是为什么我们要皈依三宝?因为佛法僧三宝,是至善圆满的。我们皈依到这样的群体,好人会更好,所谓的坏人来皈依,戒恶修善了也会变成好人。只要去实践,顿然,我们的生命即被三宝之光照亮了。
佛教为什么又叫智慧的教育?应该说,这个教育倘能推广普及,不仅能造福社会、普度众生,而且能开启智慧直达生命的当下与未来。而智慧是一种能量的传递,即佛教所谓的“加持”。就像点灯,灯捻先要被加热,固态要经由液态变成气态后才能被点燃,这个过程即是一种能量的传递。
我们学习热乎乎的佛法,研究这样一个生命课题,即是引导我们趣向美好新世界。为什么无量光无量寿?为什么时空没有障碍?如果你是光明,那就处处充满了光明;如果你是欢喜,那就处处充满了喜悦;如果你是天堂,那处处就是天堂;如果你修到了,你无量光无量寿了,那你就没有任何障碍,处处无量光处处无量寿,即是无障碍光、清净光、智慧光、超日月光。
所以,一个家庭的孝心,是子孙的正能量;一个社会的圣贤文化,是一个民族、一个国家及其世界的正能量。倘若有了这些能量,我们脑神经的链接才能被打开,才能畅通无阻,豁然开朗。否则,我们大脑的神经末梢或者链接不是完全畅通的,就像电路里的电容,电通了才能感应传递,没有电,则是无法传递的。
未完待续
接下来的一段时间里,我们会每天给您带来一段震撼的阅读体会,音频可保存,走路、坐地铁都可以听。
《慈风普扇》喜马拉雅有声书
扫描二维码聆听
我于十方佛,合掌诚祈请:
为众除苦暗,请燃正法炬!
回 向
文殊师利勇猛智 普贤慧行亦复然
我今回向诸善根 随彼一切常修学
三世诸佛所称叹 如是最胜诸大愿
我今回向诸善根 为得普贤殊胜行
长按二维码
关注我们
你要做的
无非是
开始和坚持
【赠阅新书】活动申请链接
点击下方“阅读原文“